让机构选拔考试与招生入学彻底脱钩是治理校外培训的关键

  • 作者: 佚名
  • 编辑: 刘亚敏
  • 来源: 网络
  • 点击: 739

时间: 2021-05-22 15:17:15

5月18日,北京市教委通报,“优才教育”(海淀区卓越优才培训学校)面向小学生举办线上学科类选拔考试,违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暂行)》相关规定。同时在调查中发现,该机构存在超前超纲培训问题,并涉嫌将培训考试(测试)结果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

近年来,一些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刺激教育内卷、助长恶性竞争的现象是舆论场中的焦点议题。此次被通报的“优才教育”暴露出的问题颇具代表性。

它不仅体现在超前超纲,更核心、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培训考试和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密切联系”。这种挂钩到底是怎么体现的?是培训机构能够精准“预测”招生入学的标准而进行预考,还是一些学校在招生时会参考该机构的考试结果,抑或有其他的“门道”,这一连串的问号牵动每一个家长的心。

据了解,北京市教委已经要求海淀区继续深入调查,对于涉及到的关联单位或责任人一查到底。希望这也能成为一个可供解剖的“麻雀”,为更大范围的治理提供有益的参照。

如果说叫停、惩罚某家培训机构的违规考试是治标,那切断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勾连才是治本。从定位而言,社会培训机构主要功能应该是培养孩子的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如果参加某个培训机构的学生能在招生入学中占据优势,那必然倒逼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这个内卷游戏,教育就变成了家庭经济资源的竞争。有钱有时间的家长,就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大大超越普通家庭的孩子。这显然违背教育的公平原则。

接下来的治理工作,除了要对社会培训机构保持常态监管之外,对于相关学校以及涉及招生入学的相关部门,也有必要加强管理,将类似的选拔考试与招生入学彻底脱钩,让校外培训机构真正回归原有的定位。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新东方等12家校外培训机构,涉嫌存在虚假违法广告被立案查处

下一篇:必须打破“校内减负校外增”的怪圈!





相关内容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

2024-04-18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

2024-03-19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1月21日,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2024-01-22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故事宝盒》作为北方演艺集团…

2023-12-26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2023-11-17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