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粤剧电影为何能在网上“破圈”

  • 作者: 佚名
  • 编辑: 程艳红
  • 来源: 音乐中国网
  • 点击: 1093

时间: 2021-06-03 08:34:25


5月下旬,影史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国内上映,由于粤剧艺术相对小众,影片票房并不理想。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尽管该片在商业上并未获得多大成功,却在网上成功“破圈”,引发了不少电影爱好者和年轻网友的赞许与追捧。在豆瓣网上,《白蛇传·情》的评分高达8.2分,一举在2021年上映的国产院线故事片中跃居第一。

在这份榜单上,《白蛇传·情》的竞争对手,既有《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这一级别的“票房巨兽”,也有《我的姐姐》《悬崖之上》这样的话题之作,同时还有《吉祥如意》《又见奈良》等一系列小众精品。《白蛇传·情》这样一部小投资、冷题材的粤剧电影,想在其中“杀出重围”,其困难可想而知。从上映之前的默默无闻,到依靠口碑一鸣惊人,该片成功证明像粤剧这样的传统文化,完全可以走出老戏院,与最新的视听技术、表达形式有机结合,与时俱进,吸引年轻人成为“新粉”。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地代代相传的传统戏剧,曾是我们的祖辈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京剧能够得到“国粹”之名,充分反映了传统戏剧的特殊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普通人在文化生活上的选择空间不断扩大,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各种文化产品面前,传统戏剧显露出了前所未有的颓势,逐渐从“主流”退向了“边缘”。

在老一辈“忠实观众”与政府文化政策的支持之下,粤剧等较大的传统剧种固然暂无生存之虞,但长远来看,如果这些剧种只是坚守在戏院里,一再重现旧有的故事题材和表演形式,只会在“曲高和寡”中走向没落。面对当代主流观众“求新求变”的审美品味,传统文化只有在守住“内核”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拓宽形式、题材与故事的表达边界,才能不被时代进步的浪头打翻,在进化中实现“华丽转身”。

细看《白蛇传·情》的表演、剧本与制作,不难看出:主创团队既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也有对老粤剧艺术的深沉感情。在影片中献声出镜的演员阵容,是以广东粤剧院多名资深演员为首的“旗舰团队”。其剧本一方面取材于传统名著《白蛇传》,另一方面也针对原版故事作出了不少大胆而合理的改编。相比于演员阵容的“原汁原味”和故事剧本的“谨慎创新”,影片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先进的影视特效,补上了传统戏剧的固有短板,配合演员的唱段,制造出了大量用以烘托气氛的“视觉奇观”。

这些特效令观众耳目一新,也与故事发展有机结合,并无喧宾夺主之感,其在口碑上的成功,足以证明主创团队走对了路。未来的创作者大可以循着这条道路,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探索。

其实,只要看看过去几百年来的中国戏剧发展史,我们便会发现,任何一种“传统戏剧”,在历史上都绝非一成不变。大多数中国传统戏剧,本质上都是“市井的艺术”,更是“活的艺术”。面对传统文化,没人希望它们被供奉在神坛上,成为高高在上的“死物”。积极吸纳时代元素,通过自我进化保持活力,对传统戏剧来说是一直都在做,也应该持续做下去的事。对其他传统文化而言,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音乐中国网,来源地址:http://music.china.com.cn/2021-06/02/content_41580422.htm)

上一篇:倡议:不为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服务

下一篇:“百年风华”大型原创音乐史诗成功首演





相关内容

《热辣滚烫》靠什么吸引近半流行音乐圈

“一切都太晚了,已经来不及了…

2024-02-20
《热辣滚烫》靠什么吸引近半流行音乐圈
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厦门启幕 18部剧目上演

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16日…

2023-11-17
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厦门启幕 18部剧目上演
听,他们在“鸟巢”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

3月4日,徐兴惠专程从老家坐车…

2022-03-07
听,他们在“鸟巢”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
2022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启动申报

为加强戏曲表演人才队伍建设,…

2022-03-05
2022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启动申报
安徽黄山:“舞草龙” 庆丰年

“舞草龙”是安徽省黄山市徽州…

2022-03-05
安徽黄山:“舞草龙” 庆丰年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