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民同呼吸 与时代共进步
- 编辑: 佚名
- 来源: 中国作家网
- 点击: 52948
时间: 2021-11-10 08:47:00
这是一群坚定的人,他们胸怀理想信念,坚守人民情怀,纵览世相、敬惜文字,记录时代、守望正义;
这是一群逐梦的人,他们身披清晨第一缕阳光,赶赴新闻现场,又伴着午夜的钟声,伏案挑灯笔耕;
这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坐田埂、进工厂、下社区,扑下身子、扎根一线,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他们,是新闻工作者。
7日晚,“好记者讲好故事”2021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0名记者代表分享他们的报道故事、所思所得,展现全国新闻战线在2021年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优异表现,深情展示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为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献礼。
深刻记录伟大时代
回望中,历史长卷波澜壮阔;放眼处,万里山河前程似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注定意义非凡。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电视直播,完美呈现了盛世盛典的永恒华章。“我讲的是建党百年直播中两个经典镜头创作背后的故事。”作为广场系统总导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洪玫重温了难忘的100天。“我很幸运,能有机会为伟大的时代留下生动的人物画像,用真情引发共情,用大家能看懂的电视语言和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诠释党的百年华诞。”洪玫说,这也是全体新闻工作者对党的百年礼赞!
自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几代航天人在接续奋斗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三沙卫视记者兰真的眼里,夜空中最亮的星是老中青三代的中国航天人。从文昌到酒泉,从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到95后女指挥员周承钰,兰真都倾情采访。“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我要收集每一次发射任务的臂章。”兰真坚定地说,要一直追寻那道飞向星空的光,用作为记者的脚步去丈量中国航天的进步。
“我已经过世的爷爷也曾是农奴。”西藏山南市措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旦珠是一名翻身农奴的后代,她回顾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发生的历史巨变。“如今的雪域高原西藏,从城市到乡村,从草原到森林,最美的风景就是一面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最动听的声音就是一句句‘共产党,噶真切(谢谢)’。”旦珠想大声告诉全世界,如今的中国西藏,不再是黑暗的、封闭的、落后的,而是一个团结、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如何用年轻人的视角看党史,把最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这是摆在辽宁日报社记者孙明慧和团队面前的难题。他们用近百天的时间,马不停蹄奔赴全国17个省市,寻找到了答案,打造出系列VLOG《请回答1921—2021》。“采访路上,年轻的我们与无数的青年相遇,他们来自浴血战斗、激情建设、奋进改革和伟大的新时代。”孙明慧说,每个人都会有青春的激扬,强国路上有我们的梦想!我们会沿着你们的足迹,永远奋斗向前!
深情颂扬人民英雄
百年沧桑变迁,唯人民英雄屹立在历史长河中,如同一盏盏不灭的航标灯,照亮中华民族的漫漫征程。
中国邮政报社记者陈颢月分享了3名中国邮递员的邮路故事。王顺友,32年坚守马班邮路,把邮包看得比生命金贵;其美多吉,脚踏云中天路,在雪线邮路奔波28年;尼玛拉木,被称为“溜索姑娘”,十年如一日飞身溜索传递邮件。这三条邮路陈颢月都亲身体验过。陈颢月感慨,这些邮路都是艰辛跋涉走出的长征路,也是为民服务连起的幸福路,他们都心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只要国家有需要,就不遗余力;只要人民有需求,就勇往直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记者李琳刚从高原采访归来,她分享了来自生命禁区、来自边境斗争一线的故事,同时回答了一个疑问:面对血与火、生与死,新时代的年轻官兵打得赢吗?“看着这些年龄比我小了一半的孩子,我的内心也被一种力量冲击着。他们用清澈的眼光、用青春的面庞,继续书写着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精神传承,那就是:战胜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作为一名老兵,李琳被边防官兵深深感动。
“他像种子一样,把使命扎根共和国的沃土,用丰收托举亿万人的幸福。”湖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尧多年跟踪采访袁隆平院士,讲述了这位大科学家毕生追求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想背后的感人故事。“尽一城花,只为送一人。”王尧记录下30多万群众从全国各地前往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送别袁老的画面。“如今,中国人的饭碗在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粒种子,载着袁老的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的梦想,结出累累硕果,永远留在我们心上!”王尧说。
深挚书写中国故事
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民心相通,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
第三十二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交出了出色的成绩单。人民日报社记者李硕讲述了现场采访奥运会的故事——谌利军克服伤病,上演王者归来;全红婵表演“水花消失术”,接受采访“萌翻全场”;中国女子橄榄球队无所畏惧、展现自己。“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遍遍奏响,中国力量赢得全世界的关注和尊重。”李硕说,尊重的赢得,不仅仅有成功,也有失败。即使失利,那些打不倒的拼搏身影,同样彰显着不屈的精神力量。
今年最受世界关注的明星动物,莫过于从云南西双版纳向北迁移旅行的15头亚洲象。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歆旎成为“追象记者”,一路追踪象群,采写、编辑并发布80多条稿件及视频。“我们的报道通过客观真实的叙事手法,成功突破政治、文化地域的藩篱,在国际上广为传播。”刘歆旎说,诸多西方主流媒体都做了跟踪报道,整个舆论场也呈现出一派宁静和谐的美好氛围,成为打造中国形象的最佳名片。
当前,一些外国媒体仍戴着有色眼镜歪曲、虚假报道中国,抹黑中国形象。新华通讯社记者徐泽宇讲述了自己在国际新闻舆论场与外国媒体交锋的故事。“为什么他们戴着有色眼镜来歪曲报道就能以自诩的新闻自由来开脱?为什么我只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拍照过程就被扣上了‘误导舆论’?”徐泽宇深刻发问。他认为,观察中国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但是对于刻意的断章取义,必须要坚决回击。要“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来打碎“灰黑滤镜”。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与人民同呼吸 与时代共进步,作者:佚名,来源:中国作家网,来源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09/c403994-3227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