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黄梅戏班社

  • 作者: 佚名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1870

《戏曲人物》范俊篪  9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解放前的黄梅戏班社,大约可分个人演唱,业余性班社,季节性班社,半职业班社,职业性班社。

        一、个人演唱,是指个人或几个人零星演唱。

        二、季节性班社,是指业余性班社和半职业性班社两种。

        三、职业性班社。

        黄梅戏职业班社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班社:

        双喜班

        班址在桐城,班主是踞光华。演出活动范围很广,主要在桐城、潜山、怀宁、枞阳、岳西、贵池、东流等地,演员阵容强大,早期是吴汉周、胡金发、方立堂等,其后则是严风英、桂月娥、丁翠霞,号称“三大坤角”,以及丁永泉、了紫臣等。班规很严,管理有序。还请了京剧艺人传授技艺,藉以提高自己的演戏水平。这个班子,勇于改革,演出中减少帮腔,加入京胡托腔伴奏取代锣鼓过门。1936年琚光华与丁永泉、潘孝慈、查文艳、郑绍周、檀槐珠等人,带班到上海,在上海九亩地、陆家浜演出。1944年,“双喜班”停止活动,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才恢复演出,1947年,“双喜班”荟聚黄梅戏精英严风英、桂月娥、丁永泉、丁翠霞、柯砚秋、潘犹芝、程积善、潘泽海、潘璄瑮、丁紫臣、王文治、饶广胜等于一堂,演出于大通,引起很大的轰动。这可能是黄梅戏一个最强的职业班社,一次质量最好的演出。

        小白伢班

        成立较早,约在1911年。班址在岳西,班主是崔小白和刘金秀两个女子。她们原本都是童养媳,黄梅戏的艺人住在她们家隔壁,教戏时她们隔墙偷听学会了黄梅戏,后冲破阻碍拜师学艺,师满试演获得成功,后两人以“二小戏”到处唱“堂会”,很受欢迎。随邀人自己组班,被称为“小白伢班”,不仅演唱“二小戏”、 “三小戏”,更多的是演出“本戏”。因当时女子演戏是件新奇的事儿,尤其是两个女伶领班并同台演唱,轰动四乡八村,数十里外的人也赶来看戏。这是黄梅戏的历史上,第一个女子领班的班社。

        张翰班

        班址在岳西,班主是张廷翰。这个班子,活动于岳西、潜山、怀宁、太湖、舒城、霍山、六安一带。班子里的成员,是集中潜山、岳西、怀宁的精英,如王宏元,朱昌运、吴汉周、王风阳、方立周、方立堂等.老旦朱昌运被誉称朱奶奶,花脸方立堂被誉称“活文王”、“活姜维”、“活包公”。由于阵容强大,演出质量上乘,故有“岳潜第一班”之称。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解放前的黄梅戏,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黄梅戏的语言和伴奏

下一篇:拾人牙慧的故事——写作素材





相关内容

文学常识之北京古称的演变

公元前1000多年,周武王灭商分…

2021-08-24
文学常识之北京古称的演变
文学常识之华夏的由来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

2021-08-24
文学常识之华夏的由来
文学常识之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

2021-08-24
文学常识之永乐大典
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

2021-08-13
徒劳的寒鸦
牧人和丢失的牛

牧人在树林中放牛,不幸丢失了…

2021-08-13
牧人和丢失的牛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