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形成与传播

  • 作者: 佚名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1672


《京剧人物》王乐斌  10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京剧的形成与传播,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四徽班进京——戏剧写作素材

下一篇:京剧的艺术特点





相关内容

文学常识之北京古称的演变

公元前1000多年,周武王灭商分…

2021-08-24
文学常识之北京古称的演变
文学常识之华夏的由来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

2021-08-24
文学常识之华夏的由来
文学常识之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

2021-08-24
文学常识之永乐大典
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

2021-08-13
徒劳的寒鸦
牧人和丢失的牛

牧人在树林中放牛,不幸丢失了…

2021-08-13
牧人和丢失的牛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