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斯的油画创作
- 作者: 程艳红
- 编辑: 程艳红
- 来源: 未知
- 点击: 2234
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 1640)是最伟大杰出的巴洛克风格的画家。鲁本斯使用调色油种类之多,可谓居众多画家之冠,其油画技法更是快速画法的完美代表。鲁本斯的作品众多,绘画对象广泛,且并不因创作大量委托画而受任何影响。鲁本斯的绘画风格影响了许多画家。从鲁本斯同时代的画家凡·戴克和约尔当斯,到后来的大师如华托、德拉克洛瓦和雷诺阿,都深受其影响。
鲁本斯在意大利学习了9年,所以深受意大利富丽堂皇的绘画风格和大面积用调色油覆盖画面的影响。鲁本斯还经常临摹以前大师的画,尤其是提香的画。在鲁本斯的整个绘画生涯中,他从未间断过临摹,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绘画熟练度。即使在鲁本斯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画家以后,他还临摹了21幅提香的画,9幅拉斐尔的画,以及一幅赠于西班牙作为外交礼物的丁托列托的画。
鲁本斯欣赏提香画中肤色的运用,更崇拜提香画中模糊轮廓的绘画效果。模糊轮廓是通过一系列的意大利手指擦色法(透明或半透明)和透明上光共同完成的。提香喜欢用灰色作底色画,即在一幅实际已经完成的灰色调的画上作画,鲁本斯也想达到与提香相同的效果,但鲁本斯同时又要求自己运用一次过作色法。
鲁本斯发展了一种自己独特的油画技法,即将丢勒为代表的光亮画面的佛兰德斯技法和提香为代表的宏大画面的意大利风格相融合。意大利画法因受大画面限制,表面灰暗无光,这使鲁本斯在色彩运用和光亮度的使用上颇受约束,同时也减弱了他画中色彩从浓到淡的变化。因此鲁本斯需要一种既可以制造出光泽画面又可产生透明效果的调色油。鲁本斯经过反复实践,最终发现了一种调色油,这种油使鲁本斯的画色彩浓艳光泽,并产生最大限度的对比感,如薄而透明的过渡色区与厚而不透明的色区,明与暗,硬笔轮廓与模糊的混色边缘,冷色与暖色,暗色与亮色等。
鲁本斯的调色油
鲁本斯的调色油看上去像很稠的胶液,且光亮透明。它可以保持明面与暗面每一笔触的描绘与造型。它有可以覆盖大面积的流动性的特点,同时很好的凝固性又使其不至于流淌。它可以长久保持干刷后的效果,使鲁本斯可以很好在画面上融色,而不至于将画面弄混浊。此外,这种油还可以在一块未干的白色区内画黑线,而不至于使相交处颜色变灰,反之亦然。
鲁本斯调色油的惟一缺点是干得太快。几个小时后,就会成半干状,使你不能在上面继续绘画。很少有画家能像鲁本斯一样如此得心应手地处理这一问题,而且不会画出败笔。这种油很适合鲁本斯那如火焰般的绘画激情和一次性直接过作色法的绘画风格。
在下面的鲁本斯油画技法示范画中,用了多种的基本调色油。你可以在《教你制备古典油画中最常用的调色油》找到它的制作方法。但基本调色油在鲁本斯油画技法示范画中原料有所变化,减少了亚麻籽油,增加了玛蹄脂。这样的原料配比使调色油变稠,尽管看上去与基本调色油的胶状没有多大区别,但实际上比基本调色油干得要快得多。
但在用它正式绘画前,需要先适应一下。如果发现它太稠,干得太快,可以加一些亚麻籽油做稀释,延长它干的时间。
鲁本斯的油画底
鲁本斯喜欢在白色画板而不是画布上涂上一层薄薄的暖褐色条纹。鲁本斯偏爱画板,因为它比画布可以反射出更多的光。鲁本斯喜欢暖褐色条纹,因为条纹可以从大面积透明的阴影区显示出来,使阴影区与反光区明显地分开,并使整幅画充满激情。暖底色必须在开始正式绘画前完成,因此不会被后面涂上的色彩稀释融合。
在鲁本斯油画技法示范画中,使用了6.3cm未加热的梅索奈特板。底料选用的是现代底料,它虽然不可能是鲁本斯使用过的,但却是很好的代替品。鲁本斯画面的准备步骤如下。
1. 用大平头刷在梅索奈特板光泽面涂一层丙烯酸底料。在较粗糙的一面也同样涂上一层,以免木板翘起。
2. 底料干后轻轻打磨,再上一层底料,再轻轻打磨。这一步要包括木板两面。
3. 调出丙烯酸无光泽调色油和水各一半的溶液,再加入熟褐色的干色粉或熟褐色的丙烯酸或水彩,用大刷子涂上最后一层褐色的底色,并保留画笔的条纹。
4. 干后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