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生

  • 作者: 佚名
  • 编辑: 程艳红
  • 来源: 网络
  • 点击: 2290

物我对话

  写生是面对自然,与自然对话的一个过程。自然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推动无机界而进入有机界,从有机界以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绪和感觉,而成为一切美的源泉。古人喜爱听雨、观花、咏梅、赏月,今人崇尚绿化、山水、旅游、观光,都是对自然美的追求。“写生”就是把瞬息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描绘出来,确切地说就是以自身的精神表现自然的精神,即把人性与宇宙和谐的精神表达出来。石涛画山水,曰:“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郑板桥画竹,曰:“一方天井,修竹数竿,雨中风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李苦禅画鹰,曰:“笔飞墨舞之时,安知鹰为我耶?我为鹰耶?”等,都是把自己与自然亲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进入“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写生的过程:首先是自然界万物以其生命变幻的运动形式磁性地吸引住人的视觉美感,然后是画家坐下来与它们“促膝谈心”。谈心只是一个比喻,实质是为了更好地把物象表现出来。对此,我认为有四句话值得重视:一是“类似得真”。画贵形似,写实作品的主要特征,就是形似。然而,由于东坡先生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影响,很多人不敢讲“似”,其实,早就有人指出:苏氏之言有偏,应该是:“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画之形似,无可非议。问题是要在“似”的基础上,还须求内在本质的“真”。比如:人物的气质。花果鸟鱼的性灵等等内在之“真”。“真”的关键在于作者对写生的真诚,真心真意地把内在感受表达出来。“贵似得真”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是画好作品的首要标志。二是“晤对传神”。神是物象的精神和生命。写生作为面对自然万物的绘画,重在传物之神。一幅好作品的形象,少不了有神采、神韵、神情的支撑。昔顾恺之画人物,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答曰:“四体蚩妍,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就是把点睛传神,看作是表现美的关键。三是“情景交融”。画境就情境,美术就是情感活动的对象化,是情感交流的平台。写生就是借助物象抒发作者的情感,即所谓“托物抒情”、“情景交融”。只有在物象和景色上把人的情感传达出来的作品,才有感染力。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是寻研意境的特构,而意境就是情和景的结晶品。四是“静中求动”。画是物象瞬间静止状态的表现,但要把“静”中有“动”的感觉,包括闪烁、动荡、摇晃、触摸以及给人心灵颤动的感觉表现出来。“动”就是生命的律动。要想把画画活,少不了有表现动感这一手。那么,真、神、情等来自心源的东西以及动的感觉,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这主要靠色彩、线条、笔触、肌理等的烘托。所以,从技法、技巧的角度看,写生过程实质上是锻炼烘托功夫的过程。

 

《写生周庄》张翰韬  12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作品

 

  观看之道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是创造“看”的自身事业。在写生描绘过程中,如何观看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第一,看是写生的起步,“看”中有感受和发现。为什么几位画家对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画出来的作品,不可能完全一样,就是各人的感受的发现的不同。第二,观看的对象虽是眼前的景物,但还有人的经验、观念和艺术修养的介入,即不仅是眼睛的感觉,还有心灵的映射。否则,何以会有人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而有人对明摆着的美却交臂失之?第三,观看对象总有一个取舍选择的问题,不可能把看到的一切全部搬到画布上来。画布的形象总是根据对象的反馈,经过思考、理解、提炼、加工而创作的。有了这个过程和结果,才有艺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必然。第四,对象本身不可能一成不变。“静物”、“风景”都是随着时间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模特儿休息后再摆也不可能与原来完全一样。所以“看”不是静止地观看,而是动态地体验。第五,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从中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而进入“道法自然”“道进乎技”的境界。第六,意外的、偶然的发现,往往来自观看。马蒂斯把“看”当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视觉能力”。第七,“看”还有可能形成直接观照真理、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特征的直觉能力,即所谓“透视力”和“洞察力”。第八,叔本华认为:意境乃须臾即变的存在,唯诗人能记载它,使之永恒,主张以诗人之眼观物,化须臾为永恒。总之,写生的过程,离不开观看、感受和表现,其中“看”是先决条件;观看之道,值得我们去探索。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写生的由来

下一篇:论藏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





相关内容

享誉中华的凌源皮影戏

凌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红山…

2021-07-27
享誉中华的凌源皮影戏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鹿铃》

《鹿铃》编剧桑弧,导演唐澄、…

2021-06-30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鹿铃》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山水情》编剧王树忱,总导演…

2021-06-30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中国皮影--中国皮影艺术简介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

2021-06-18
中国皮影--中国皮影艺术简介
王维生平介绍

王维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

2021-06-09
王维生平介绍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