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一十四】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74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一十四】


李鸿飞、梅村在《江城七月传噩耗,魂系梦牵悲故人》中写道:


       然而她还是去了,她平静而安祥的去了。她生前曾表示过:不要为她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也不收葬礼和花圈……这一切不仅是为了免除俗套,也是不愿增加好友的悲恸,不愿让大家在大热天为她的去世而奔忙。然而她的死,在湖北、武汉文艺界、美术界的许多同志和朋友中所引起的悲恸与思念却是更深更深的。……她执着地追求真、善、美,她勤恳正直,不谋私利,与人为善而又刚直不阿。她说过:“搞艺术最要紧的是真诚,得全身心地投入和奉献。”
        她还是善良、勤俭的家庭主妇,是慕迅的好妻子,子砚的好母亲,她又是慕迅艺术上的知音和帮手。在那政治运动不断,极“左”扰得人无片刻安宁的年代,不论生活多艰苦,道路多坎坷,戴筠就像一棵四季常青的生命之树,支撑着这个家,使它有那么一块绿荫,使它得到难得的安宁、欣慰和喘息。……她憎恶虚假和庸俗,崇尚朴实和真诚,她懂得人世间真情的可贵。多年来,大家只要聚在一起就无所不谈,从生活、艺术到人生,同欢乐同忧患,相互砥砺相互关心。即使在鄱阳里那十几平方米的斗室里,也似乎有着博大的心灵和宇宙空间。


        周翼南在《念戴筠》中写道:


        ……过早夭折的作家姜天民曾是慕迅、戴筠的好朋友,天民在外地突然患病,戴筠立即解囊,垫付医疗费,为天民抢救治疗。天民去世后,戴筠常从武昌来到汉口,看望姜天民的妻子和孩子,并给予帮助。这就很不容易,亦可见戴筠为人的义气。
     


        余启雄在《戴筠——我师我友》中写道:
       戴筠一家和我的一家数十年相交,情同骨肉。她的一家人都重事业,重待人。爱人慕迅人品、文品、诗品、画品早为世所公认,女儿子砚聪慧贤孝,为人处世亲友们有口皆碑。在戴筠住院的三个月中,子砚对她的照料,使我再次看到一个无可挑剔的女儿,也使我看到了母亲的教养——戴筠是幸福的。


        戴淑芳在《送别筠姐》中写道:


       电话里传来子砚的声音,说筠姐走了。我顿时喉咙硬了,脑子里空了,血液似乎在那一刹那不流动了。
……
        我和戴筠是文艺学院的同学。毕业后她分配到省文联,我分到省文教厅。五二年全国文工团队整编后,文教厅分成教育局和文化局,文化局又和文联合并,我们就在一起工作了。白天上班同一室,晚上回家同往一幢楼。
……
        她调市里后,工作分开了,住家也分开了,但两家的往来却从未间断。如遇她出差,周末我就去幼儿园接子砚。再以后我的小儿子曹阳上了幼儿园,她也常去接他。她接我接,我们又都姓戴,搞得幼儿园的老师不知谁是曹阳的妈妈,孩子告诉老师个子高的是真妈妈,个子低的是假妈妈。直到现在曹阳都三十多岁了,仍叫她假妈妈,连我的侄男侄女也一起随曹阳称戴筠为“假妈妈”。
       ……
       她去了,真正的去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仍留在我的脑际。我想她,永远想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一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一十五】





相关内容

作家郭进拴传奇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21
作家郭进拴传奇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17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