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九十八】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62
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九十八】
正如著名评论家何镇邦在《三言两语说诗美》中所评论的那样:
收在《相约千年》这个集子中的80余首诗,分为《轮回》、 《灵光》和《梦呓》三个小辑。反复吟诵,当会发现它们都表现出一种作为审美对象的诗美。这种诗美,细说起来,还可以分为意境美、音韵美和建筑美三个方面。
先说意境美。收在《相约千年》中的80余首诗,大都表现了诗人期待中的美好的爱情,有的则是对人生的诗意的解读,带着淡淡的禅意和玄思。无论是对期待中的爱情的吟咏,抑或是解读人生表现出来的哲理玄思,都构成了一种空灵、美好的的意境;有的诗略带伤感,意境则更凄美。置于卷首的《相约千年》说她是“为了爱情才来这个世界”,把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抒写得那么热切、那么美好:“思念的目光已捻成长线/编织前世今生相约的情结/在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中/寻你的影子/视线里/你已化为横亘时空的山脉/绵延着无尽的柔情与相思/觅得百转千回/缘聚缘散/修来一身静寂/两腮清愁/徘徊已久/可我仍未离去/因为我知道/你会来/为我而来。”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抒写得多么热切、多么执着、多么动人!
再说音韵美。诗应该具有音韵美,诗的语言要富有音乐性,这是诗与散文分野之所在。当然,诗的音韵美不仅仅是表现在押韵上,更重要的是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感。我国的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到古体诗、近体诗,以至词曲,都是非常重视韵律的,到了唐代兴起的近体诗,即律诗、绝句和排律等,格律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惟其有了这种严格的格律,诗才富于音乐的节奏感、读起来才琅琅上口。“五四”以后诞生的新诗,即白话诗、自由体,虽然废除了作为镣铐的格律,但也要求于口语化的诗句中有一种内在的韵律,更不要说闻一多、何其芳等倡导的现代格律诗了,它们的韵律要求也是相当严的。收在《相约千年》中的8 0余首诗,大都是自由体或半格律体,它们的诗美也表现在诗的韵律美上。
最后说诗的建筑美。诗的建筑美是闻一多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提出来的。现在我们展读练佩鸿的这部《相约千年》的诗集,也可以发现其中不少诗篇有多种几何图形的排列,这种排列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都体现出一种作为诗美不可或缺的建筑美。
据我初步的了解,练佩鸿在文学创作上是多才多艺的。她写诗,也写小说和散丈、报告文学,同时又编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剧本。
久不读诗,更不评诗,但读了练佩鸿的《相约千年》中的80余首诗之后,有些感受,不吐不快,加上诗人热情相邀,于是写下以上文字,置于卷首,同这些美艳的诗一起献给读者。
正如牛颂所言: 一位年轻的女作家,一支光荣的红军部队,一群坚强乐观,团结互助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组成朴实无华的诗、散文和定格的画面,给我们生动地诠释了在巨大灾难中的真情与博爱。龙门山断裂带的强烈大地震,要隔3000年至5000年才可能发生一次,这是如此的偶然、如此不幸,灾难固然令人心痛,但这场干载难逢的灾难往往会成为一次干载难逢的“契机”,一种把人的灵魂照亮,把人的美好情感升华,把人类精神的高贵彰显的契机。急剧的社会变革与转型,必然使人们经历痛苦的精神蜕变与焦虑,人们的内心常常会因跟不上外部急变的节奏而渴望一种东西,渴望在物欲弥漫中的真爱。翻开《真情英雄》这本书,正是可以让人在匆匆赶路中停顿一下,在阅读中体悟自己的灵魂,感受真情与爱。我想,这本书的价值正在这里。所以,我用了书中感人至深的一首诗《为了爱》做了这篇序的标题。也是要集中表达一下自己读了《真情英雄》的感受。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九十七】
下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