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消逝的归途

原文

  怎么是七月又是七月了呢?翻开旧时的日历来看,竟不想,竟不觉,怎会是十二年已是十二了呢。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可喜可叹,喜,因是十二年来头次回途,叹,因为将行的几百公里不再是铁路。要说道路稳吗,的确是稳的,毕竟恰在我回乡后,芸山涓流之间,天堑已成通途。“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四川雅安公路是被这样称作的,也应享有这等称号。只因见了,故才信了。

  文人云:“一水穿城四面山,远看翠色绕岚烟。”文人又云:“千岩万壑呈秀色,溪水山泉自古流。”路外的风景诚如所言的风景,只是路外的风景又恰只有所言的风景,呈眼的多了遭了厌倦,无非是一幅单调的山水画。

  车窗有多大,窗外的风景自然辽阔。可拍下来留恋的又实在太少,可见的,从桥里到桥外,除了山,还有水,除了水,就只剩了山。


  恐怕还是看到的不多。晕车,大抵是我最无可奈何的,何况它还会是间歇式的。路途长远,久而立起,久而躺靠,久而精神抖擞,久而倦意朦胧,久而久之不晓得睡过了多少个服务区。我经由山村,经由城市,经由明与暗,就连天气也经由了几遭。身后几百里的残山旧水,早已不知所踪,身前几百里的湖光山色,还等着车灯去探寻。

  等到再次驶进服务区,我头次走下车来。变幻了几遭的天气,幻到这儿,竟幻成了晴。天蓝得不留余地,令人怀想。光在山的一头,已近巳时,竟像是初生,十分动情。吸引我的不是人人所能目睹的,无人有这样的兴致仔细地朝光的方向瞭望许久,我竟欣羡起阳下幽寂人家,怕是连祖祖辈辈都可不问世事,一身清贫,两袖清风,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纵使地老天荒一片沉寂,偶尔几声鸟鸣,也不会显得孤独。不问繁华之向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者靖节先生如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者王维如是。

  闭上车门的一刻,发动机启动一刻,巍巍颤颤格外催眠,晃晃荡荡自然闭眼,不过意识尽散前还有人叫醒,路外还可见到旧锈的铁轨。只愿车内寂静,让我独自凑到窗上,静静地观望数十年前人们所留下来的遗物。何须多人来于我介绍。

  等到簇簇阴翳出现在视野里,短短的十多秒,铁轨你怎就一下子不见了呢。也不知跨过了几千里的旷野,桥与路平行,两睫交瞬之际,一瞥往返不再,白昼容不下了我,将我们扔进洞里,起初还带有些神秘。扬头一连串灯光迎面撞来,白昼未必就仅有白昼,黑暗未必就仅有黑暗。盏盏黄灯,身前身后怎照得明了。遂幻想起自己正独占数百个车窗的一粟,正独对着窗外发神,意趣盎然。

  火车车窗的视野比起汽车来着实窄了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交通工具这一块儿,火车才是观景的首选。尽管是在巍峨雄桥上,亦或是乱山无数间,路途永远平坦,车窗狭窄倒是别有意味,毕竟景不胜多,在于精。盼外头青山历历,比起中国的山水画来少了意境几许,亦有情有韵。蠕蠕拥来的群山群水都呈一幅画卷展开,平铺在众人眼前,在未掀开后面的隐卷时,你永远不知道将会迎来怎样的惊喜。好在位置算靠前,后头人看的,永远是剩下的。最不能忘的,还属烟囱上扬曳的长烟,被火车拉得悠扬。炊烟应是农村的象征,难以形容的味道瞬间涌上心来,令人无限遐思。炊烟应是故乡的象征。

  何处为家,怎样的家才算故乡。

  十几年前,曳着长烟回到所谓的故乡,之后便与火车失了缘。莫说是多变的风景,就连铿铿跟进的车厢也再没见到过。铁路绝迹在了那朦胧的火车站里。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呓归途。

  无暇的阳夏,曾经还依旧是曾经,今夕却不像是今夕。


作文点评

    《消逝的归途》是一篇情感真挚、景物生动、哲思深刻、语言优美、结构紧凑的优秀作文。它不仅仅记录了一次归乡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见证。希望作者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作文征稿
      中国少儿艺教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慧芳)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栽传承之苗,润创新之露

下一篇:《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