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管理学家曾仕强的演讲风采
曾仕强,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被誉为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和最受企业界人士欢迎的十大名嘴之一。近年来,曾教授应邀在海内外各地演讲,每到一处,好评如潮。那么,曾教授何以成为讲坛风云人物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位管理学家的演讲风采。
《嘴巴里的故事》董士通 4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以史为鉴 借古明今
曾教授历史知识渊博,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厚积薄发是其演讲风格之一。演讲时,他并不纯粹地引经据典,旧闻重提,而是根据演讲需要,将历史故事条分缕析,揪出要害,从而达到以古论今、借古讽今的目的。例如,在谈到核心团队的重要性时,曾教授讲——
我们所有的成败,不是决定在领导,而是决定在核心团队。中国的竞争力不是在领导,而是在核心团队。以刘邦和项羽为例,刘邦哪点比得过项羽呢?论出身,刘邦是平民,项羽是贵族;论武艺,刘邦的剑只杀得了蛇,项羽砍过的人头却是谁都数不清。但最后,在乌江边抹脖子的是项羽,而不是刘邦。为什么?只为一样:项羽样样行,却不如刘邦会团结人!算起来,项羽还是个敢作敢当的伟男子,大敌当前,身先士卒,跃马扬枪,所向披靡,绝对的超级男模。但在任何社会,刘邦一定打赢项羽。因为刘邦靠的是团队,不是自己一个。他很清楚,单打独斗不行,所以,一有事,就推给韩信,推给樊哙,推给萧何,推给陈平……叫上一帮人来,你项羽力能拔山又怎样?气能盖世又怎样?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又怎样?还不照样死无葬身之地!我想,在座的各位,在企业大小都是个头目,如何建立你的团队,是最实际的。
这是曾教授在谈“如何打造坚实的基层团队”演讲中的一个片段。在这一段话里,曾教授先是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引起听众注意;继而以刘项之争的典故加以论证,在出身、武艺方面,刘邦虽然远不及项羽,但“项羽样样行,却不如刘邦会团结人”,一语中的,道出根由,“刘邦靠的是团队,不是自己一人”,项羽不会团结人,到最后当然是四面楚歌,拔剑自刎;这时,再真诚呼吁身份是“头目”的听众要重视团队,也就颇得认同了。楚汉之争的故事,虽然不算新鲜,但“超级男模”“团队”等时尚词汇的穿插,使话语风趣、有新意,一连串反问构成的排比,使句式有势、生动。并且,曾仕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去阐明现代管理之道,更使道理形象、易懂。这样的演讲,听众听起来能不兴致勃勃又受益匪浅吗?
标新立异 自成一说
听曾教授演讲,时常有新奇之声,不俗之见。且细听之后,更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例如,曾教授认为,君子也应注重交际技巧,提高竞争力,要善于自保,追求圆通。他是这样讲的——
圆通和圆滑虽然长得一模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几乎不分轩轾,都是“推、拖、拉”,一副打太极拳的样子,但是二者的本质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差异:第一,过程完全相同而结果截然不同。“推、拖、拉”到最后,把问题圆满解决掉,便是圆通;“推、拖、拉”到最后,没有解决问题,或者解决得不够圆满,那当然是圆滑。第二,圆通的人善于利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来充分思考,寻求此时、此地合理的行动方案,以便减少阻力,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圆滑的人只想利用“推、拖、拉”把时间拖延过去,以便逃避当前的问题,根本不想解决问题。第三,圆通的人用“推、拖、拉”来降低竞争的压力,使大家觉得经过“推、拖、拉”之后得到的答案应该可以接受;圆滑的人,则冀望于不经由竞争便能够获得胜算,或者不愿意应付挑战,悄悄地逃之夭夭。圆滑与圆通有着本质的不同,合理地“推、拖、拉”,把“推、拖、拉”的功夫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就是圆通。而在任何环境下,与任何人相处,都喜欢玩心眼、耍计谋,就是圆滑。小人圆滑,因而我们对他充满鄙视。君子当然不应该圆滑,但是要足够圆通,否则就常常使自己在与小人的斗争中处于劣势。
“圆通和圆滑长得一模一样”,都是“推、拖、拉”这副“打太极拳”的样子,这个拟人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不动声色地道出了人们厌恶圆通和圆滑的原因。接着,曾教授开始为“圆通”喊冤、申冤,三组对比,孰是孰非,泾渭分明:圆通是“面对现实”,圆滑是“逃避现实”;圆通是“负起责任”,圆滑是“推卸责任”;圆通是“审时度势”,圆滑是“投机取巧”。这样一来,听众对圆通和圆滑就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不再盲目排斥“推、拖、拉”,不再把“圆通”视为可耻行为。相反,“要足够圆通”,才能使自己在与小人的斗争中少吃亏。曾教授的演讲,观点新奇,论据充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怎能不让听众心服口服?
如今,曾仕强教授已年逾古稀,但演讲起来,照样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更可贵的是,他的演讲博观约取而厚积薄发,自出机杼而不囿陈见,高屋建瓴而决胜千里,堪称当今讲坛一朵绚烂的奇葩!
上一篇:交际: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下一篇:演讲开篇入题的法则1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