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九】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63

时间: 2025-01-23 09:18:22

【二百四十九】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这批师生和有志青年分成两支队伍向宝丰进发。一支是嵇文甫、王毅斋、李俊甫、罗绳武、赵俪生、苏金伞等著名学者及家属近80人,他们乘坐原计划用来运敌人高射炮的卡车前往宝丰。由于白天有国民党飞机轰炸,他们只能昼伏夜出,6月27日,他们到达襄县,中原军区的三位领导刘伯承、陈毅、陈赓前来探望。

到达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所在地宝丰后,由嵇文甫、王毅斋领衔,以全体人员的名义向毛泽东和党中央发了致敬电。新华社以《人心向背》、《开封河大教授及各校师生千余人踊跃到解放区》为题,做了多篇报道,一时成为影响极大的新闻事件。
      另一支队伍人数较多,因而选择步行前往解放区。他们一路艰苦跋涉,经过十余天昼夜行军,于7月9日到达宝丰。
      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以这批师生为基础,就地创建“抗大”式的中原大学,以培养革命形势发展亟需的干部。这批6月24日参加革命的青年学生,成为中原大学的首批学员。

      从此,“六·二四”成为他们生命中一个永远闪光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他们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从此告别旧社会,走向光明!在中原大学,他们这把星星之火,经过革命熔炉的淬炼,快速成长为燎原之势,投身新中国的建设,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那天,我在中原大学旧址,心潮激荡,热血沸腾,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是的,当我站在中原大学旧址这片红色热土,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

  当我站在中原大学旧址,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中原大学的人和事;

  我爱红色摇篮中原大学,我爱可如生命的记忆。

  ——如果我过奈何桥,就绝不喝孟婆汤。因为,我爱回忆,那些残留在心灵深处,花一样华美,有如花一样脆弱的记忆。

  那些记忆或黑或白,或大或小,或完整或残缺,但都是属于我自己,即使是撕破了的碎片,也张张记录着中原大学的历史。

  他们,不,应该称呼为她们,拥有永恒不变的美丽容颜的她们,恍如月光下的薄冰,虽然不堪一击,却仍然透明,如此的单纯不已。她们散发出令人心头一颤的微光,她将辉煌的照耀我们将来的传奇,一个个被标上未知数的奇迹...

  如果记忆如钢铁般坚固,我该欢笑,还是哭泣?

  如果钢铁如记忆般腐蚀,那这是欢城,还是废墟?我拥有回忆,一寸寸渐渐拔节的回忆。

  我拥有回忆,一枚枚缓缓升起,再缓缓坠落的回忆。

  我拥有回忆,一朵朵悠悠挪移,再悠悠止步的回忆。

  我拥有回忆,一注注慢慢清澈,再慢慢浑浊的回忆。

  我拥有回忆,一绺绺徐徐扬起,再徐徐散落的回忆。

  我有过去,宛如蔷薇花热烈绽放的流年。

  我有过去,恍如水晶石砰然断裂的年华。

  我有过去,犹如羊皮纸悄然泛黄的时代。

  让我们留住记忆!雕刻记忆!

  鲁迅说过:“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路,大的路、小的路,直的路、曲的路,长的路、短的路,经的路、纬的路,空中之路、地上之路,大河之路、大江之路……

  路,宏阔向阳,是这方山水间的民心所向!

  路,稳定持久,便于承接载物,便于纵横发展,也便于向远方延伸!

  路,却是那般盘曲起伏,那般坎坷泥泞,多么像一首绵密冗长的抒情史诗啊!

  多情却素昧,冷酷却热烈!

  现实写成了历史。

  现实已写了多年。

  现实还在书写着!

  关于路,长歌短吟,仿佛都在并不平仄的绕口令之中;关于路,短吟长歌,却又好像在抑扬顿挫的和谐之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二百四十八】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下一篇:【二百十五】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相关内容

作家郭进拴传奇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21
作家郭进拴传奇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17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