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童趣儿【二百一十三】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467

时间: 2025-01-30 16:47:35

郭进拴|童趣儿【二百一十三】


絮者,轻柔的代名词。阳春三月,柳絮轻轻忽忽从树上飘然而下,悠悠落地,缠绵缱绻,风流多情,在诗人的眼中也就多了几分风雅。这柳絮入了诗便也有了几多韵致。宋代诗人晏殊的《寓意》中有脍炙人口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这句诗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柳絮也因此多了几分风雅之情。白居易曾有诗云:“谁能更学儿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虽然诗人是以此感叹自己已经失去童年,无法再去追寻的怅惘,但是,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儿童捉柳絮的怡然和逍遥,也不失为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

  当然,因为柳絮本身随风而逝,飘荡无依的特性,与很多客居异地,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命运颇多相似之处,很多诗人也把柳絮作为身世飘零的象征。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的林黛玉,林妹妹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所以见飞絮飘泊无定,伤世感怀,不禁发出了“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的哀叹。想来,林妹妹孤单一人,寄人篱下,虽则有外祖母疼惜,但生性敏感再加上非愁即病,有这样的感慨大可被我们理解。又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妇孺皆知,诗人用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孤苦可知,令人心生戚戚。

  既然诗人如此钟情柳絮,所以其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我个人还对一些词句倍加珍爱。最使我折服的比如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词人将闲愁比作满城飘扬的柳絮,真是恰切之极。再如宋东坡本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可是做起婉约诗来也是愁肠百结,动人心魄。他的《水龙吟》中“似花还似非花”的精准描述和结尾“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倾诉,每每读来,总能使人心生凄凄惨惨之情愫,欲读不忍,欲罢不能,纠结不已,真真达到了诗歌动人心肠的最高境界。

  放眼窗外,绿意盎然,不觉已是暮春时节,柳絮也早已踪影全无,空留多情之人在此凭吊哀叹。但是,作为一种诗歌意象,柳絮却有着永久不散的魅力,无论是古代的文人骚客还是今天的凡夫俗子,总会有人记起它。

 我想,在某一个时刻,柳絮一定还会荡漾在我们的心底,永久地飘飘洒洒。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童趣儿【二百一十二】

下一篇:郭进拴|童趣儿【二百一十四】





相关内容

那时的爱情(外一则)

这是冬日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和…

2023-09-07
那时的爱情(外一则)
心锁

要搬新家了,八十多岁的娘一直…

2023-09-06
心锁
中篇小说《远忧近虑》

说来也奇怪,这几天飞来两只乌…

2023-08-06
中篇小说《远忧近虑》
举报(小小说)

晚上下班回家,屋里空无一人,…

2023-07-20
举报(小小说)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