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二百零三】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383

时间: 2025-03-15 10:35:11

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二百零三】


       “西部之西”不仅是一种地理方位的表述,还是一种文化场域的表征。当代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新闻工作者有关柴达木题材的作品,自然会影响到甘建华对“西部之西”的文化记忆,并成为他描绘西部之西地理景观时不得不提及的“文本”。李季《柴达木小唱》《一听说冷湖喷了油》《油砂山》、徐迟《茫崖》《大柴旦》《冷湖》、昌耀《柴达木》、徐志宏《油海情》、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罗鹿鸣《土伯特人》 等诗歌,李若冰《柴达木手记》、朱奇《锡铁山抒怀》、王贵如《追梦的城市》、张承志《马海清真寺兴建记》、陈忠实《柴达木掠影》、和谷《花土沟》等散文,王文泸《火狐》、高澍《活佛》、李嘉楼《柴达木传奇》、杨志军《海昨天退去》、张鼎全《雪祭唐古拉》等小说,肖复兴《柴达木作证》、肖复华《大山驮起的丰碑》、张建伟《蝉蜕的翅膀——秦文贵的故事》等报告文学,张华硕执导的《瀚海潮》、张艺谋执导的《英雄》、陆川执导的《可可西里》等影片,王洛宾的歌曲、黄胄的国画、苗罡的版画、洪武平的宣传画、林锡纯的书法、费龙、雷力鸣、梁泽祥的摄影,以及姚宗仪、张万象、马集琦、张荣大、凌须斌的新闻报道等“文本”,分别呈现了一个既有区域的地理特征,又有个性化创作标识的“柴达木世界”。在互文性的审美场域中,这些风格迥异的文本既是甘建华言说西部时的情感触媒,又是其呈现西部文化时的重要参照。不同的书写文本在碰撞与对话中,渐渐沉积为“柴达木世界”色彩丰富、意蕴深厚的文化矿藏。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二百零二】

下一篇: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二百零四】





相关内容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李清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

2023-11-14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本次《鹰城墨缘——马国强水墨…

2023-09-23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8月7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

2023-09-14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最近,由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

2023-09-12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

2023-09-11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