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二百零四】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356

时间: 2025-03-15 10:36:00

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二百零四】


      人的存在是历史文化记忆的主要对象。《冷湖那个地方》塑造了具有中国石油精神与民族英雄气概的柴达木开发者与建设者的崇高形象,壮丽的自然风景与豪迈的英雄群像,使这部散文集具有崇高之美。“这块土地上的传奇很多,每一个传奇都伴随着一位普通而又不凡的英雄。”《冷湖那个地方》既描写了阿吉老人、“南八仙”、肖缠歧、陈自维与张秀珍夫妇、孪生姐妹大凤与二凤、驼工范建民等拓荒者与奉献者的形象,又刻画了郝清江、葛泰生、王尚文、陈贲、顾树松、秦文贵、尹克升、张德国、周铭涛等石油技术专家及领导干部的形象,诸多形象共同组成中国石油工业建设中的英雄群像,成为“西部之西”人物画廊的重要板块。

    “在山与湖之间,是自地球第三纪崛起的沉雄男性的大荒,大荒上生活着一支人类最伟大的儿女,他们正在创造着史无前例的英雄业绩。” 在“油砂山”“英雄岭”“老茫崖”“冷湖”“地中四”“花土沟”“尕斯库勒”“狮子沟”“南翼山”“涩北”“甘森”“大乌斯”等地理词条中,读者能够明显感受到柴达木人的乐观态度与奉献精神。可以说,甘建华《冷湖那个地方》的写作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作家向“西部之西”的石油建设者表达崇高敬意的方式。

除了塑造青海石油工人的群像,甘建华对柴达木的文化记忆,常常与盆地文坛艺苑的作家、艺术家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柴达木文事》一书记录了禀性各异、才气飞扬的西部知识分子群像。作家尽可能详尽地回忆了文坛艺苑的吉光片羽。曾来柴达木采风的文学艺术家,生活在那片高地的文化名人(包括作家、诗人、记者、编辑、画家、教授、书法家、摄影家、翻译家、收藏家、歌唱家等),皆进入了作家“文坛艺苑”的人物画廊,柴达木盆地的文化矿藏因众多文化人的建设而日渐丰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二百零三】

下一篇: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二百零五】





相关内容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李清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

2023-11-14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本次《鹰城墨缘——马国强水墨…

2023-09-23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8月7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

2023-09-14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最近,由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

2023-09-12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

2023-09-11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