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新城美韵【一百九十九】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05

时间: 2025-03-20 08:43:40

郭进拴|新城美韵【一百九十九】


       出玉泉亭,过运粮河桥,隔窗望去,雨密如网,远山近水,若隐若现。我们在村子中间当街处的老槐树下停车观望,雨中的大槐树躯干虬曲,枯似焦炭,一块块皱裂的树皮就像是氧化了的黑铁铠甲。整棵树就像是一个佝偻着身躯的老人,曾经年轻挺拔过的躯体已目趋萎缩和暗淡,然而他还在风雨中站立着,站立在生命和死亡之间,成为一道风景。它己经没有了阔大浑实的树冠,只有几根枯枝横斜交汇着,但它还是在其中的一段枝条上冒出了几片新芽——展露给世人以新的希望和生机。

       初次见到它的人都会为它捏上一把汗:那根枝条也就手臂粗细,实在是孤单、孱弱,仿佛随时都会被死亡的手指掐断。可是,一年,又一年,多少人步履匆匆地走掉了,它依然坚挺如故。于是,它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种象征,成了人们共有的欣慰。

我默默地为它祈祷。这里的一位老人说:这棵树啊,是树中的神!

我们冒雨游毛郎庙,个个成了落汤鸡,穿着风衣打着伞,先是风衣的下摆如水泡,后是伞透肩凉,脚在水里淌,终于雨顺发流水洗面,浑身上下无干处了。但没有一个叫苦的,年近半百,早生华发如我者,恍如回到童年,淋雨多欢畅,何况沿毛郎庙小巷老街前行,如诗如画如仙如梦……

出村沿运粮河前行,河虽比不上长江黄河的开阔,但纤细秀美,幽静而俊逸,水流不止;而且也许与下雨有关,多见湍急处,纯净见底,飞珠溅玉,更令人迷醉的是,这里绝无人工痕迹,完全是浑然天成,不着装点的原始状态。沿河行,两岸村舍、树林,桃红柳绿,都在雨帘中,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雨遮水绕,雾起云腾,如临仙境。古人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雨中游毛郎庙、运粮河,自有一种朦胧美。

毛郎庙、运粮河确实是美不胜收的长卷画廊,说三步有一景十步一层天不为过。我是在春雨中来游的,这里的千般风物,万种诗情,又随着密集的雨滴图案变幻无穷……

通体湿透的我,忍不住俯下身掬起一捧水,入口清洌甘甜,始信琼浆玉液不过如此。

归来时,已透心凉,老槐树对面的茶馆主人——近七旬的回族汉子张德,热情地拿出干衣让我们换上,忙让座,让茶。

茶馆里都是老茶客,清一色的老翁,慈眉善目,须发飘拂。问起来,他们多为本村人,也有从方圆十里八村赶来的。来了喝茶。他们说,毛郎庙的水是可以解毒的,身上有些小病,喝喝水就好了。

茶客们静静地坐着,喝着,说着,惟有张德老汉不时走来走去,捅火、续水,招呼来客。闲下来,他就白话他的“茶经”。他说,毛郎庙的水可以漂起硬币,边说边拿了几枚硬币擦净放入茶碗,果然不会沉底。他又把水倒得从杯子口凸现出来,成了“汽车灯”,水却不会溢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一百九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