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07
时间: 2025-03-20 08:44:36
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
我试着喝了一口,厚厚的,绵绵的,软软的,香香的,含在舌齿之间仿佛不是茶水,而是什么汤;可它分明又是清茶,其醇美香酽早就沁入了肺腑,那滋味不由得你不爽气清神。他说,论烧水是煤气不如煤,煤不如炭,炭不如柴;挑水用桶是胶桶不如铁桶,铁桶不如木桶;烧水用的水壶是铝壶不如铁壶,铁壶不如铜壶。他指着门口的两口大陶缸对我说,烧茶的水都是他用铁桶从老井——玉泉里挑来的,两天挑一回,一回挑满满的两大缸,要先晾上一天,然后才能用。
关于玉泉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老和尚在这一带修行。到了他141岁的那年,他己得道成神,即将离开这里了。他想在临别前最后了解一下世人的心肠和才能,于是装作打水途中跌倒于地、气息奄奄的样子。一位善良的农民发现他以后,立刻丢下自己手中的活,把老和尚背回了家中,像对待自己的爷爷一样精心地照料他。乡亲们这家送香菇和木耳,那家赠粉丝与面条。老僧终于被调养好了,他非常感激乡亲们,于是他就对大家说:“老僧今年己141岁了,哪位能为我写副贴心的对联,他要求办什么事,我就帮助他办。”许多人挖空心思,想来想去也没有构思出来,最后,有一位号称“张才子”的隐居贤士这样写道:
“花甲重周尚余三七岁月,
古稀再度又加一载春秋。”
“花甲”是60岁,60岁“重周”为120岁,“三七岁月”为21年,加起来是141岁。“古稀”为70岁,70岁“再度”是140岁,“加一载春秋”即为141岁。
老和尚一见,大喜过望。心中暗想:此地的老百姓不但心地极其纯洁善良,而且富有聪明才智。便对“张才子”说:“那么,你希望得到什么呢?”
那位隐居贤士郑重其事地回答道:“本地历年干旱,百姓困苦不堪!我个人别无所求,惟愿一泓甘泉,味如鸡汤,滋润土地,灌溉庄稼,供乡亲们饮用。”
话音未落,老和尚己腾空而起,只见他把一颗霞光万道的宝珠朝远处投去。顷刻之间,石头间涌出一眼永不枯竭的清泉,有碗口那么大,泉水晶亮,水质纯净。从此以后,不管是何等大旱之年,它一年四季都流出晶莹澄澈的甘露,从来没有一分种的停息。夏天,乡亲们在此痛饮甘泉;冬天,乡亲们盛水煮汤,品尝牛、羊、鸡肉汤的鲜美;春秋时节,乡亲们用它泡饭充饥。久而久之,大家的许多病都被治好了,精神也健旺了。而那位老和尚却得道升天了,人们都说他就是“毛郎神”,为了纪念他,就在村里修建了毛郎庙,塑了毛郎神像。据张德老汉回忆,毛郎庙占地有15亩大,有三间大殿,木卷棚,砖柱子,钟楼,大殿后有山门,门前有碑,东墙画有24孝图,长有24棵大柏树,24棵大桑树,庙里有池,池里有鱼。民国时建洋学堂毁坏了一些建筑,其余建筑文化大革命时全被毁完。
毛郎庙茶名远震,但这里不出茶叶,只出水。玉泉里的水特养茶,不论是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碧螺春、乌龙茶、“工夫茶”,只要用玉泉水沏泡,就格外出色出味。在一座幽雅的茶楼里,我耳边萦绕着舒缓悠扬如溪水流淌的音乐,欣赏了身着古装的茶博士的茶艺表演:
其一为“烫洗”。即将玉泉水烧得滚开,立刻烫洗旁边的茶杯和茶壶,使它们迅速提高温度。
其二为“高冲”。在宝丰出产的紫砂壶内放好珍茗后,把滚开的玉泉水端至离壶20公分的高处,使沸水对准壶口飞流直下,让茶叶在开水中翻卷飞舞起来,把茶叶中的杂质、微尘冲上水面并漫出壶外。
其三为“低斟”。茶壶嘴紧贴茶杯,以免茶汤起泡。
其四为“关公巡城”。倒茶时绝不可能倒满一杯再斟第二杯,而应逐杯轮流着倒茶,以至各杯茶汤多少一样,茶色相同。
其五为“韩信点兵”。即从壶嘴向杯中一滴一滴滴茶汁时,也要逐杯滴。这样,三、四杯香、色、味俱佳、俱同的玉泉水“工夫茶”,就奉献在长辈或客人的面前了。
其六为“李逵旋风”。喝罢第一杯茶之后,要用滚开的水洗茶杯。洗杯有好几种方法,最佳洗法为“李逵旋风”。没有一定的“茶龄”,是不会有这种洗杯工夫的。洗时,要用三个手指拿着茶杯,使杯沿在另一只盛满开水的杯子里飞快的旋转并灵巧地翻动。
此外还有“凤凰三点头”等等20多道招式,格调高雅,韵味无穷,令人陶醉。
由于毛郎庙的茶名声远播,历史悠久,饮者、品者众多,免不了还要吃菜。所以,毛郎庙的牛肉也随之名声远扬。郏县本是红牛产地,加上毛郎庙在加工牛肉时的独特配料和操作,使毛郎庙的牛肉成了一道名菜,其色、味与其他地方加工的牛肉截然不同。现在,在平顶山辖区各县、市、区进饭馆吃饭,人们都要点“毛郎庙牛肉”这道特色菜。
这正是:
雨中醉游三郎庙,
饱餐秀色品玉泉。
老妻不识白发变,
笑问谁家美少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一百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