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家郑亚林

  • 作者: 翔子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45

时间: 2010-11-15 18:10:05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用笔、用墨、程式以及法度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表现形式。成为文人、雅士和绘画爱好者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它所表达的意蕴、意境、情趣更是耐人寻味,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画家、书画名人。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写意花鸟画之所以称之谓“写”,它是与“书画同源”、“书画同法”的道理分不开的。中国画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表现笔法作为基础,从这一点来论,书与画的技法是相同的,所以中国写意画格外强调此法,而写意花鸟又尤为突出。千年以来,花鸟画坛名家辈出,各种技法、风格日臻完善。随即从唐宋严谨规整的写实画风发展到元明清清丽、尚意的写意大格局。特别到了二十世纪,吴昌硕、齐白石将写意花鸟画艺术发展到了顶峰。在此期间,中国写意花鸟画在很长一段时期都以水墨为主。青藤、八大山人更是如此,当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永不停息的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拿中国画来说也是如此,不同的肌理、不同的色调、不同的布局都将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画的面貌。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郑先生,从小就对绘画耳染目濡,以至于在绘画上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并有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郑亚林先生山东人,毕业于中国最高的美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现为中国画写意花鸟方向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他自幼秉承家学,系统学习绘画。从传统入手,对名家、名作多有涉猎,擅长中国画写意花鸟,崇尚清代虚谷画风,刚柔相济,虚中求实,立足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和传统,他十分注重画面全局构图和墨韵气势,强调对物象的感知和理解。用强悍、稚拙、富有节凑的线条,描绘出一个又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物象。使朴素与华丽,雅俗与共赏相得益彰。郑先生立足传统,又着力于中国画的现代创新,他从诸家吸收营养,不断地在绘画语言和意境上进行探索。对传统的继承,使他对笔墨有了更加精深的理解。对古代作品的得临摹,使其作品更加空灵和自然。正因为它在传统的绘画海洋里找到了一种更加适合他本人的绘画形式,才使得它能够在以后的创作中学会取众家之长,避个人表现程式之短,在绘画上游刃有余,郑先生在纸上作画,不管是何位置,总能随意下笔,轻快淋漓之感,顿使人畅快有余,这足可以看出郑先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高超技艺。在色彩上,他将色彩的运用也视为一种笔墨语言,注重赋色的笔墨感觉和情感的表现力,构图上,他言简意赅。有着扎实的笔墨功夫和造型能力,极强的画面把握能力,纵观他的作品,依靠传统的国画笔墨、部分西方的色彩,把画面经营的妙趣横生,让人浮想联翩。不失古代所谓的“逸品”之作。他作品中的每根线条,总是曲曲折折,经历三番五次的折腾之后,才到达打它的所归目的地。并非一通到底,这都是对中国画传统内涵的深刻理解所至。在抒情方面,他更热衷于自己所喜好的物象,并把这些物象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达,如:形状、动态、精神情趣等等,在这方面,他总能出奇制胜,吸引你的目光。

纵观郑先生的写意花鸟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精妙的组织能力,他繁简结合,浓淡相生。他将北方的粗狂、江南的俊秀、边陲的离奇和自身的情感糅合在了一起,或许正是云南这块令人神往的国度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与心灵的慰籍。他辛勤耕耘、艰苦探索,坚定地奉行着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创作了许许多多赞美生活、讴歌生命的作品。其画十分注重自然之美和意境情趣,既不怪诞,也无离奇,博采众长。以潇洒自如的用笔、形似而神备的个性形象、墨色多变而寓意丰富的技法,描绘着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不论画幅大小,皆让它充满生机与韵味,展现了他非凡的驾驭能力。秋日的串串菊花,冬日的寒梅,春光中飞舞的燕雀、八哥,水中甚是悠闲的鸳鸯,繁花藤下的公鸡,飞来飞去的蜜蜂,都与众不同,真正达到了以他自己的绘画语言借物抒情,状物言志的目的。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 都有其不同的外在形态和生存环境,这就塑造了它们各自独特的内在精神。许多画家都习惯于一种笔墨写万物,或许这样容易形成自己的个人绘画风格。如果世间万物仅仅采用一种笔墨语言去解读和表达,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多方面发掘和探索不同事物的内在精神,就要力求从它们不同的各个方面加以表现,但这并非易事,依葫芦画瓢,将会失去艺术的表现与创新功能,和照相机没有任何区别。离开传统一味的创新,就会让艺术变得变幻莫测,背离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本源,艺术的价值在于能够在量变中创新,唐代的张彦远曾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传统、法自然,必须经过量的积累,这样才会有绘画的素材,之后才能胸有成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我和郑先生一起写生,一起参加各种笔会、展览的机会很多,他对绘画的执著和创新精神着实令我们同辈人钦佩,画品、人品名副其实,有口皆碑。他兴趣广泛、读书很多,文学、地理、历史、哲学、戏剧多有涉猎,,为人处事都不失一位山东人的正直、谦虚与热情,很多他的作品上面,自己撰诗,诗文与画并茂,细细体味,多为人世间冷暖,并写得一手好字,足见其艺术修养之功力。近年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创作力度的加大,绘画技法的逐步成熟,有许许多多的媒体、报刊杂志、网络、美术馆以及画廊都开始关注这位当前看来大器晚成的画家。这不能不说明他的绘画艺术已经有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郑亚林以独特的艺术灵性和才智,用艺术特定的表现语言向人们倾诉着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启迪和鼓舞着人们的心灵。艺术需要灵感,如同生命离不开灵魂一样,他正在逐步地融入这块神圣的沃土。我们断言:尽管艺术之路漫长而艰辛,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翔子,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油画家王国俊

下一篇:指画大师王春林艺术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