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书画家赵启华先生作品印象记

  • 作者: 翔子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69

时间: 2012-09-21 10:02:21

抚顺书画家赵启华先生作品印象记


    抚顺新闻网讯   书画是一门艺术学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因此,我们格外地敬佩书画家的艺术才能与天赋。
    近日,记者应约到抚顺文化市场采访。在市场的北大厅举办了抚顺市18位书画艺术家的画展。这是抚顺文化部门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入选的18位书画家都是抚 顺美术界的高手,也是抚顺画坛倍受关注的才秀,他们代表抚顺市书画界的艺术水平和水准。每一位书画家都独具慧光,绘就一批高质量的作品在抚顺这座文化平台 上展出。
    文化市场的北大厅面积很大,几百平的面积隔离为数10个大展板,18位书画家的作品悬挂其间。熙熙攘攘的人流不断,观众大多为来自本市文化艺术新闻界等。 因为喜欢与美术界朋友交往,我和旭久老兄怀着凑热闹的心态,夹杂在众人之中,欣赏这些作品,可谓是对书画艺术的一种心灵陶冶。
    18位书画家其中之一的赵启华先生十分引人注目,那天他的展板前驻足的人颇多。许多人都在他的画前久不离去。也有多人要求与他拍照合影,留为纪念。其实书 画家赵启华先生我们是相识的,所以,也很注意他。启华先生作品的脱颖而出和引人注目,与他30几年辛勤耕耘书画分不开的。
赵启华先生具有多方面才能。据我所知他所涉猎范围:包括油画、国画、书法、摄影等等。他现在是抚顺市文联理事;抚顺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顺城区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区政协常委。常年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之外潜心作画,一画就是30多年。
    赵启华先生的很多作品被人称道,从他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潜心绘画取得的可喜成就。赵启华先生的国画与油画创作特点:基本功扎实,追求唯美,形神 兼备。作品大气中不失细腻,重墨中不缺清丽,粗狂中不欠含蓄。人物画占据作品的大量比重,且十分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和表现,全篇构图和组织设计张驰有 度。
    再现领袖不落俗套是他创作的特点之一:巨幅油画《北国风光》记录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抚顺西露天矿的情景,通过画面我们看到毛泽东作为领袖的胸怀和风 采以及抚顺这座重工业基地支援全国各地输送光火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完成这幅作品作者赵启华从2010年的元月至5月,历时4个多月的仔细构图,反复推敲, 几易其稿。对毛主席视察的季节、衣着、背景、站立方位等都做了详细的考证,并多次到西露天矿收集素材。作品完成后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达到了出其不意效 果。抚顺十里煤海的西露天矿,白雪覆盖矿山,电镐采掘,九曲盘道,与天呼应。毛主席视察的形象和蔼可亲,展示出一种博大的胸怀。此作品既记录了共和国的史 实,也是人物与风光完美组合成功的优秀作品。画面更不落领袖画的俗套,具有极强的唯美性和抒情性结合的特点。这幅作品《满乡诗文选》、《抚顺日报》先后刊 发,受到了广大红色收藏者的追捧。有人的将发表报纸收藏起来,也有收藏者愿出资购买此画。启华说这幅画作是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一份浓墨重彩的礼物。
    启华平时大量收藏领袖图片与红色经典绘画作品是分不开的,他有一种红色书画的收藏情结。2009年他就以毛主席视察抚顺为题,创作了6尺的国画《春到抚 顺》,一举在抚顺画展中脱颖而出,抚顺日报大幅刊载,2011年又在全国部分省市巡回展出。如此有了坚实的创作铺垫,使这幅油画《北国风光》更上了一层高 楼;启华先生国画作品《倾听》表现的是总理温家宝到抚顺棚改视察走访棚改居民,倾听百姓呼声的情节,该画被《辽宁通俗文艺》发表。温总理关心人民疾苦,为 民操劳,倾心询问老大娘的目光,仄耳注目的细节反映当代国家领导情为民系的胸怀。
     在生活里观察与提炼的作品,严谨的现实主义态度,精雕细刻,尽善完美。启华先生的国画下笔细腻,线条流畅,动静结合。向着高端绘画艺术境界飞翔,是启华先 生绘画的另一特点。国画《拥军模范胡玉萍》是启华的一幅力作,他从真实生活里发掘了素材,并进行的艺术创造。当年的画中主人公胡玉萍居住在顺城区的西戈, 老人晚年办个了小型饲养场。养猪送与驻地抚顺部队的官兵,成为著名的拥军模范典型。老人去世后,顺城区委大力宣传胡玉萍,启华再次身临胡玉萍家的院落环境 进而获得了灵感。创作了这幅拥军爱民富有纪念意义的作品,惟妙惟肖地胡玉萍的拥军细节和心态,也记载了当年军民鱼水深情。这也是胡玉萍的形象首次在绘画艺 术中得到讴歌和表现,再次证明启华创作的题材多为表现发生在家乡抚顺的重大事项。据了解,启华正在创作纪念雷锋50周年的相关绘画作品,很快将会完成问 世。
    启华先生的国画,托物咏志,表达情感,融入新意,精雕细刻,一花一草都求得尽善尽美。呈现出创作的多样化。在展览会上看到启华的三幅8尺屏荷花,是以石青 为主色调的泼彩、以绿色为主色调的清新淡雅的映日连天碧色,不仅描绘了唯美的君子莲花,也揉入了佛家思想与理念。《雨打芭蕉》以水墨为主的大写意作品,浓 墨淡雅,清馨阅目;《事事如意》赋予小情小景的寄托,也给人一种浓厚地真挚情感。这些作品明眼人一看便知启华先生继承了八大山人等名家的风格;还有启华先 生一生最喜欢的动物——马。他挥笔自如的《八骏图》和精雕细刻的工笔画的《马放南山》,以及桃花盛开的山水画,富贵吉祥的牡丹图等,各有风骚。都给读者留 下深刻印象。
其实赵启华先生的书法也具有很高的造诣。启华说他少年便开始苦练书法,掌握基本功力。中国传统书法王羲之《兰亭序》帖书法成为他遵循 对象,并从颜筋柳骨里获得精髓,奠定自己书法走向与根基。他潜心研究传统的中国书法历史各阶段的必然联系。启华先生还十分崇尚北魏时期碑刻的结构,启华先 生的行草,古朴中有气势,浑厚中含有坚实,凛然中具有骨质。其中亦可看到中国书法的传承。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的书法作品颇有影响,抚顺地区的旅游景点 也有他的墨迹。赵启华先生书法的舒展、凝重、生涩、大气、朴实、老成的风格富有章法和韵美。
    赵启华说他十分注重向著名艺术家的学习和请教,不断充实自己,他曾多次入京参观著名画展。并先后到著名油画大家全山石、高泉、沈尧伊、艾民有、孙立新、刘 宇等门庭拜访。通过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准。从临摹到创作,迅速提升了自己的创作水平。从油画到国画,从人物到山水,从静态到动态,现实主义的创作 追求形成了赵启华先生的鲜明个性。
赵启华先生出身于抚顺郊区的一个叫里仁的山村,孔子曰“里仁为美,与德有关”。在生活与工作中,启华先生严格要 求自己。里仁的家乡给予他的刚强坚毅和谦和性格,也给予他不尽的生活灵感。他一步步从养育他山村走向教育学院进修美术系,毕业又走向教师进修学校做美术教 研员,最后考入政府机关做合格的公务员,但是他离不开文化事业,他在书画艺术道路上升华,进入了自己的艺术收获时期。
    启华先生在艺术创作不知道牺牲多少的睡眠和业余时光。他常常一忙就工作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在辛勤耕耘的书画田园里,启华先生孜孜不倦地努力,笔耕不辍,收获颇丰,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很多美术杂志都选登他的绘画作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翔子,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俄华裔画家姜石伦:用绘画讲述中国故事

下一篇:德·库宁的绘画人生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