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南画风解读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68

时间: 2015-06-26 08:56:05

李世南作品《如影系列70-020》生宣彩墨 70x46cm

李世南作品《如影系列70-038》生宣彩墨 70x46cm

  当我们每每尽情地欣赏与节节赞叹李世南深厚的笔墨功力和丰富的表现技巧,但我们往往以为他狂放或清逸或哀婉散淡的表达所迷醉的同时,那种狂野呼 号式的灵魂直呈是如此撕心裂肺,难怪他的作品一旦产生,便立刻受到张志扬、鲁萌、陈家琪等一批当代哲学中坚的青睐以及像皮道坚这样有深刻思想的美术理论家 长达近三十年的关注。

  李世南作品中对人性,对历史,对现实的反思与反省是与他的笔墨精进地胶合在一起,渗透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他的作品中究竟表达的是什么而空谈他的 笔墨,那无疑是瞎子摸象,也就根本把握不住他的创作轨迹,这就是为什么李世南的众多作品,尤其是一些系列作品,受众群首先是文学哲学界的同道,而不是美术 圈的同道行。我们毋庸回避圈内门户之见的根深蒂固,石鲁的饱受争议,甚至是黄宾虹还有人说他是“瞎画”。同时,倘若抱着偏见或成见去看李世南的作品,当然 无法读懂甚至无法理解,这种“隔”正是圈子的悲哀,但也由此愈显出李世南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以及作品的卓尔不群。《山居系列》是独一无二的,它与李世南中 年时期创作的《剥蚀的灵魂》、《爱的炼狱》、《灯系列》、《白屋系列》、《独行者系列》等代表作品一脉相承。他所关注的依然是人的本身,他的笔墨乃至人物 造型也首先是为他的表述服务的。他在笔墨表现上的创新也罢,综合也罢,变化也罢,都统统是为他的表述所用,只不过因其人生的历练与沉淀,《山居系列》较之 前的作品更加含蓄,更加深邃,更加讲究,这也就是为什么李世南的诸多“系列作品”幅幅不同、绝不重复的根本原因。

  李世南的《山居系列》是他意图将人物、山水融为一体的一次大演习。了解李世南经历的人清楚,他二十一岁便是从当代山水画大家何海霞先生。何先生 是张大千的入门弟子,其山水画的功力被称为“鬼手”可见一斑。何先生对李世南的传授是传统式师傅带徒弟,何先生把李世南领进中国画大门的恩师。也因此,尽 管李世南一直以人物画创作为主打,但他的山水画根子栽得正,也栽得深。

  李世南三十一岁那年,何先生下放劳动前又将李世南托付给石鲁。石鲁思想的前瞻性。深刻性,以及他的艺术观,从此深深的影响了李世南。石鲁在山 水、花鸟画上的探索,最终是为了人物画的突破,这一理想也指引着李世南三十余年来的艰苦努力,从人物画伸向花鸟画又伸向山水画。事实上,近十年来李世南的 了大量画册、手卷,特别是几组《绍兴系列》,已经走了扎实的一步;人物与花卉结构的打散、融合,人物与花卉技法的相互渗透,都已基本形成,并正走向完善。 《山居系列》则是继《绍兴系列》之后项人物以山水融合的经一部探索。

  李世南对自己是近乎苛求的。他要求自己的作品中每一个笔墨“零件”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但组装起来确实现代的。正如梅兰芳先生对京剧改造 所坚持的“移步不换形”。李世南也坚决认为中国画的基因不能变,根子不能变,高度不能变。这就要求画家不但对中国画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要具备深厚的传统 与现代杂陈,他的思维从来都是既坚守又开放。连许多“海归”派都吃惊于他观念的超前,这不能不与他的家庭影响有关;出身传统的大家庭,却又自小接受父辈的 西化教育,这就不难理解李世南的性格以及作品的复杂性。

  《山居系列》就是李世南为自己量身定做下进行的艺术探索。貌似传统,实质现代;表面现代,内里传统。意象的人物造型,却不缺精微的刻画;现代的 构成意识,却是传统的水到渠成;狂放的笔墨融进草书的书写意味;看似无法,实质笔法森严;看似平淡,却高不可攀……。这就是李世南2011年耗时八个月从 上百遍的反复中筛选出来的《山居系列》。用李世南的话来说,这组作品才刚刚是他“七十变法”的开端,即综合他几十年来所探索过得泼墨、泼彩等种种表现手 段,以期逐步走向圆融。李世南是不会停步的。李世南从来不会满足,当我们还在试图解析他的《山居系列》时,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山居系列》是去年李世南在双柿草堂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在柴门竹篱掩映下的瓦屋里,李世南日复一日地潜心走向自己的内心深处。与外界的疏离,同 时可以从容地冷眼旁观,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的艺术家只有保持与现实的距离,拉开距离,置身于现实之外,才能不被现实诱惑或玷污,才能保持一双敏锐的眼 睛,去洞察一切。《山居系列》的创作一如李世南的许多代表作,是对“革命现实主义”教条的背离与挑战。他蔑视虚假与粉饰,只听从心灵良知的召唤,由此对当 今人的生存困惑的揭示、寓意和象征,才能如此扣人心弦。人类的文化史证明,凡是假的就是丑的,丑的就是恶的,任怎么精描细画,终将化为垃圾。真善美的艺 术,必经历史的考验而愈显其历久弥新的价值。李世南对艺术纯粹的追求,不惜一切代价,正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山居系列》无疑具有原创性的意义。无论对当今人的生存困惑的寓意与揭示,无论将人物与山水打散、融合的大胆探索,都是非凡的,其个性语言且具 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山居系列》把对生存的怀疑与矛盾,以意象化的写意强烈的表现出来。人物的夸张变形,把人性的脆弱与扭曲,孤独与冷漠,淋漓尽致地给予 了表达。在现实与理想面前,人的两难是何等的无奈。画面中描绘的是美仑美奂的山水风光。越是理想化,就越显现实的残酷与人的无奈。李世南刻意借用古代山水 大家如倪云林等人的山水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隐逸世界,然而,那只是梦中的乌托邦。李世南把黄宾虹的笔意夸张到极致,为人物的处境加深了动荡与 不安。人物的静止、局促、困顿、挣扎与惊慌不安的线条交叉重叠,将人物置于一个漩涡的世网之中。象征的手法使李世南的写意获得更大的自由。人在荆棘丛中的 挣扎;人如纸片般的坠落;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宿命。所有对于人的命运的关注和同情,通过李世南精彩的笔墨表述,成就了《山居系列》在思想与艺术上的双重高 度。

 

  李世南简历

  李世南祖籍浙江绍兴,1940年生于上海。1956年支边赴西安。1961年从师何海霞先生,1971年师从石鲁。中国国家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曾参加三届全国美展,《开采光明的人》获优秀奖(中国美术馆收藏),连环画《李时珍》获全国连环画二等奖。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百年中国画大展”。历年来出版有近十种个人画集,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百年中国画大展”。

 

徐华拜访李世南先生

徐华作品《水墨敦煌》 68cm×68cm 2006年

徐华作品《交光互影》45×60cm 2013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蜀中刘八哥-书画家刘克刚

下一篇:国画大师们的绝活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