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背后的故事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85

时间: 2016-01-09 15:16:11

来自网络

       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闭幕之际,巨幅纸雕《清明上河图》的拍卖价推升至1000万元。
  长32.76米、高1.1米的长卷洋洋洒洒铺陈开来,犹如一个奇幻王国豁然洞开,让人如醉如痴。这是目前中国最长最大的纸雕艺术品,由湖南常德纸雕艺术研究中心近百位纸雕手工艺人花两年时间创作而成,被誉为世界纸雕艺术的巅峰。
  在这件作品背后,寄托着无尽的情感……
  纸雕里饱含我太多的情感
  常德纸雕艺术研究中心总经理汤余伟是土生土长的湖南常德人,涉足纸雕行业前,主要经营电子产品,自己开了7家店,每年收入颇丰。2002年,汤余伟因为生意去了台湾,在一个朋友家看到了一幅纸雕作品,“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纸雕,虽然小,但我立刻被它迷住了。”纸雕,也叫纸浮雕,起源于17世纪欧洲,是用纸通过剪、贴、粘、搓、卷等手法,表现半立体画面的纯手工艺术。由于用材考究,且需大量人工,这种工艺目前在国内已濒临失传。
  5年时间过去了,回忆起当初见到纸雕的情景,汤余伟眼睛里仍闪耀着兴奋的光芒:“和大多数第一次见到纸雕的人一样,我觉得这门艺术带给我的是惊艳。当得知这样的艺术品来自我的家乡时,更是激动得不能自已。”他决定,卖掉自己的7家店,投入到纸雕的开发、生产和经营。
  他的举措遭到了全家的反对,但汤余伟坚持自己的意见,用卖店的钱创建常德纸雕艺术研究中心。他说:“纸雕艺术起初是油画的替代品,可以说,纸雕艺术不是我国的传统,但我认为中国有丰富的纸雕创作源泉,有悠久的文化,有灿烂的文明,不把这个艺术发扬光大太可惜了。”
  没想到这条路这么难走
  由于没有相关管理和经营经验,汤余伟的研究中心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困难,他回忆说,“当时我也没数,只是想着一点点做。”
  #p#副标题#e#

  2004年,汤余伟决定用纸雕艺术展现《清明上河图》。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遭到外国纸雕艺术家的否决,“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没有一个人相信中国人可以完成。”汤余伟在常德本地召集了几十位民间纸雕艺术家,开始了漫长的创作道路。汤余伟选取台湾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清明上河图》为制作巨幅纸雕的摹本。
  从汴京的农村一直到皇宫,巨幅纸雕《清明上河图》28幅画面再现了张择端的画卷中人、物、山、水 花、鸟、楼等形象,共计3003个人物、32艘船只、13座桥梁和274头牲畜,共用了200多种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纸张,再现了原作风貌,又融入纸雕独有的艺术气质,人物、花草、建筑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纸雕虽起源于欧洲,但在表现中国山水画方面有异曲同工的妙趣。”汤余伟说。
  巨幅纸雕《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五官、船只的帆橹、桥梁的墩石以及牲畜的鬃毛,全部用细小的纸片描摹拼贴而成,方寸之间动静有致,栩栩如生;行进中的船只,湍急的汴河被纸雕刻画得淋漓尽致;竹排与木排根根相连,真实可触;看似无关紧要的杂草与狂奔的猪群,完成得一丝不苟,细致入微……
  第七幅展示的是清明时节汴京城外搭台唱戏一幕,戏台占据中心位置,画面中,每个人物头像及神情惟妙惟肖,这是对技师的工艺和功力的极大挑战。人们衣服的色彩和人物的前后次序排列,也是制作的难点,近景屋顶的瓦片采用裁剪抖刀法,叠装而成。人物的衣帽和五官都是用原色小纸片剪贴而成,一位熟练的技师,每个工作日最多也只能做出5个小人。在方寸之间,聚集的人物多达340人,还有房屋17幢、船3艘、马3匹、狗1只……
  汤余伟没有想到,巨幅纸雕《清明上河图》,近百名手工艺人一做就是两年。这期间,汤余伟搭上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款。“这两年,我们的研究中心扑在‘图’上,一点盈利空间都没有,工人的工资每年就一两百万元啊,没想到这条路走起来那么难,”汤余伟不住地摇头,“做文化产业这么艰辛!”
  #p#副标题#e#

  2006年,作品完成,在当地举行的“诗人节”上大放异彩。
  愿更多的人关注纸雕
  应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汤余伟携百人两年心血之作到上海展出。他在展台前放了一块牌子,上写:本品为“中华慈善总会慈善书法万里行”慈善拍卖品,本品拍卖所得将捐献给“儿童白血病救助基金”。
  把耗费了那么多心血的作品义卖,汤余伟坦言有些舍不得。他说,作品完成后他参加过各地的展览,从义乌到南京再到上海,一路走来惊异声不断,而真正出价的人却不多。虽然有人出价1000万元,但汤余伟并没有显得很开心。“我还是希望有正规的相关机构购买,这样至少可以让更多人认识纸雕,了解纸雕。如果有博物馆要买,出价低些没有关系,我只是想让纸雕艺术发扬光大。他形容自己的心态就像嫁女儿,“不是女儿的彩礼越多越好,而是女儿嫁得合适才好。”
  汤余伟说,“纸雕是一门传统艺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清明上河图》背后的故事,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吴富荣作品欣赏

下一篇:浅谈刘友凡的《书法叹咏》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