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市场热钱的介入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83

时间: 2015-12-12 08:47:23

  对于赵无极2013年及以后的市场表现,我想有两股力量会在数年乃至更长时间对赵无极的市场进行精心呵护,其中最“务实”的就是投资资金。在2010年、2011年,由于艺术基金、投资性质的热钱对赵无极的作品进行了囤货,造成这两年价格上涨迅猛,特别是2011年尤甚。2011年其总成交额达到1.196亿美元,作品成交均价达到996426美元,比2010年增加了43.96%。作品上拍量也是历年最高,达120件,成交率94%。同时《10.1.68》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以885万美元落槌,创造了新的价格纪录。同样需要关注的是,这一年其超过千万港币的作品有21件,在500万港币至1000万港币之间有15件。
  所有的这些数据都昭示着赵无极的作品市场进入狂热暴涨阶段,然而就在2011年即将步入岁末之际,这件破纪录的《10.1.68》被爆出买家是“山东泰山文交所”女商人任春霞,后因欠款而被香港苏富比起诉,由此揭开了2011年数额巨大的热钱席卷艺术市场的内幕,其中赵无极则是热钱炒作的重要标的。
  这一轮被国内基金、游资热钱或其他金融机构快速推高的行情,在两三年以后(国内基金、热钱捂盘一般2年至3年),也就是在2013年、2014年前后,这些短期投资性购买的作品会集中返回到市场中,这些当年高价位斩获的果实再度送拍的时候,还能否如愿溢价或再翻一番?至少在2012年,伴随着欧债危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市场信心已经无法再现2011年的火热行情。
  另一股推动赵无极市场的力量是华人的“民族情结”。2013年赵无极辞世后,国内出现所谓赵无极作品回流亚洲的说法。从艺术本身而言,赵无极的艺术只属于中国,甚至他更属于法国,因为赵无极不仅加入了法国国籍,而且艺术探索的成熟期也是在法国完成。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赵无极作品回流,只是一个利用华人民族情结进行商业促销和炒作的由头。
  如果对赵无极作品从2000年到2011年之间的全部拍卖交易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交易数量上看,法国位列第一,占据41.03%,香港14.06%,美国8.94%,德国7.68%,瑞士6.86%,英国6.72%,中国台湾3.96%,中国大陆2.8%,比利时2.03%,日本1.88%。单从这一组数据看,赵无极作品国际化分布非常完美。
  再从交易金额上看,香港56.17%,台湾14.93%,法国12.92%,中国大陆8.46%,英国4.09%,美国2.65%,瑞士0.31%,德国0.13%,加拿大0.08%,西班牙0.08%。把上述两组数据进行相互参照的时候,就会显露赵无极作品的真实市场情况:首先,赵无极的重要作品基本集中在华人手中,即使所有权在其他国籍人手中,买进卖出的通道依然被华人掌控;其二,所谓的国际收藏分布均匀,不过是在其他国家散落一些数量众多、价格低廉的版画作品,赵无极的重要作品分布非常集中;其三,在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美国、英国和瑞士等地,赵无极作品交易冷清;其四,赵无极作品已经不存在“回流”一说,而只是要从台湾、香港“回流”到内地而已。
  如此深度分析赵无极的收藏市场,抛开花里胡哨的运作手法,放下东方不败的民族自豪感,我们仍然忧伤地看到,那些处心积虑的“华人”最终还是要把赵无极“回流”给中国内地,而现在的最后一棒,就是等待国内藏家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赵无极市场热钱的介入,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赵无极的二级市场厚积而薄发

下一篇:赵无极艺术展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