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初期与传统观念的抗争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79
时间: 2016-01-22 10:18:13

他和周围的年轻人一样,红卫兵串联似的四处流窜,看看别人都在画室里搞什么新鲜玩意儿。画家们讨论的都是哲学问题。“那个时候你谈不上什么创造,就是看你得到外面信息的快慢。如果你比别人知道得快一点,突然有一次机会出国,那不得了,买一本画册回来,自己照着弄,一出来,就很好。那时都在引进引进引进,拿来拿来拿来。”
武汉画院的院长卢柏森当时很器重他,鼓励他继续画写实,可冷军的心早就飞了。偶尔画几张写实给院长看,回去继续玩自己的抽象。直到1988年一次小规模的美术展,老院长邀请年仅25岁的冷军去参加。那时官方画展还不太接受新式画法,于是他就在家里摆了一个静物,画了一下午,感觉竟然不错,第二天又摆了一组,两天完成,自认又比第一张好很多,第三张画了一个礼拜。这几张画他至今留着,偶尔会在iPad里翻一翻——这是他画风初定的起点,也是所谓超写实的雏形。
等到1989年,“当代艺术大展”占领了官方美术的重镇——中国美术馆,一切革新与颠覆都变得名正言顺起来。冷军也看了展览,但他说,“我一看,心中有数得很。所以我老鼓励学生们不要去崇拜人,一崇拜谁就完了。”
冷军此时正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准备留学日本,却遭遇失败。他转身投入了另一个时代大潮——去深圳、珠海,为动画公司绘制背景,可惜当时年的政治环境造成了外国订单减少,公司倒闭,他只好又回到武汉。
卢院长再次向冷军伸出了橄榄枝,承诺只要他能有作品获奖,就帮助他加盟画院。他很快如愿以偿,那些超写实的作品开始不断在中国油画年展上获奖。“年轻人一被鼓励,能量就爆发了出来。”
上一篇:一切从画碗开始
下一篇:初期艺术界对冷军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