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跑步锻炼累,唱歌一样养生

  • 作者: 张雪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156

时间: 2017-05-04 09:50:51

 
 
  可以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跑步、游泳、做操等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唱歌也是可以养生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唱歌如何养生:
 
  经常唱歌,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研究证实,唱歌是呼吸肌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运动,好处不亚于跑步、游泳、划船等。唱歌,还能使人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许多职业歌手的寿命比普通人长10 余年。
 
1、提高身体免疫力
无法排遣烦闷、苦恼的时候,只要放声歌唱一小会,就感觉心情轻松了许多,因为唱歌时要集中注意力,种种郁闷会完全抛在脑后,全身心地沉浸在歌曲优美的意境中,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美感,从而摆脱心理束缚,让自己感到心旷神怡。
唱歌时,还可以将自己带入歌曲所吟咏的情境中,借唱歌倾吐心声,抒发情感。听说有医学专家测试,唱歌时,特别是唱自己喜爱的歌曲时,大脑会生成和释放类似于吗啡的脑内激素。它能促进和激发免疫球蛋白和抗压力激素的增加,从而使大脑和身心感觉轻松愉快,增加身体的免疫功能。
 
2、利用腹肌收肚
唱歌时,基本呼吸方法便是腹式呼吸法。腹部的肌肉得到充分利用,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也可结实腹部的肌肉。此外,使用腹式呼吸法的时候,横隔膜的活动可以调节空气的吸入和呼出量,肺容量增加。正确的唱歌法唱歌,不是用喉咙大喊大叫,这样不但达不到效果,还会损及喉咙,形成息肉,造成反效果。不妨练习一下正确的唱歌法:腹式呼吸法。
" 腹式呼吸法"是唱歌的基本技巧,相当容易练习,在家也可自己练:首先仰卧在地上或床上,在腹部放上1~2公斤重的物件,如书或电话簿。维持这样的姿势唱一首歌,切记要看见腹部一上一下的起伏着,确保你是用腹式呼吸,每日练习一次,慢慢就会熟能生巧。

3、增强记忆力
老歌新曲成千上万,歌词更是内容丰富,不用心很难记得清清楚楚。因此,唱歌其实也是一种脑力劳动,要从脑海中数以亿计的信息中搜索、恢复并重现歌曲相关的内容,脑筋真的必须高速运转一番。由于需要重复对歌词的记忆,长此以往,还能健脑、提高记忆力。

4、改善便秘及皮肤状况
如果你有慢性便秘的烦恼,不如多唱歌。据说可以舒缓导致便秘的压力,使支配大肠蠕动的自律神经活跃。另外,唱歌时利用腹式呼吸法锻炼腹肌,亦可以刺激大肠的蠕动。

5、预防疾病
经常唱歌,还能消耗一定热量。因此,它也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歌唱时长短呼吸,使机体代谢增加,促进了身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了心脑血管的功能,降低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生可能。

6、放松舒心
唱歌时,人会变得紧张,但当唱完一首歌后,唱歌的人会随即放松下来。这样一松一紧的循环,可以刺激自律神经,纾解身心。
唱歌后如何缓解咽喉痛?
 
  唱歌虽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长时间唱歌喉咙容易沙哑,唱歌过后喉咙沙哑要怎么办呢?可以吃哪些食物缓解?

  罗汉果饮:将罗汉果用煮沸水泡服,当药饮有甜味时,便可服用,每日三次。具有清肺润肠,消暑润喉的功效。适用于肺燥咳嗽、便秘、支气管炎,对于教师或音乐家长期使用喉咙引起的声音嘶哑者有保健的功效。
  胖大海饮:将胖大海、生甘草、桔梗等洗净、捣碎,放入瓷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加入冰糖,闷泡片刻,即可食用。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止咳,适用于干咳无痰、喉痛音哑、肠风便血等。用作清凉饮料,治疗范围甚广,但目前多作喉科用药。
  奶类制品要一口气喝完,不能一口一口慢慢喝,而且喝完牛奶要马上喝白开水冲掉附着在喉咙上的牛奶,奶类含某种酵素,会让喉咙粘膜干燥,粘膜无法保护喉咙,会产生不适感。另外要注意少吃辛辣的食物,平时不要大声说话,可用胖大海等中药泡水代茶饮,多喝水,最重要的是清晨有条件的话练练嗓子。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嫌跑步锻炼累,唱歌一样养生,作者:张雪,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诈骗新招!收快递要慎重

下一篇:流言揭秘:“过午不食”对健康真有好处?





相关内容

中国八大菜系有什么特点?代表菜有哪些?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每…

2020-09-02
中国八大菜系有什么特点?代表菜有哪些?
经常撸串会致癌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夏天最快乐…

2020-08-26
经常撸串会致癌吗?
汤煲得越久营养成分越丰富吗?煲汤多长时间最合适?

立秋过了,天气也要慢慢转凉了…

2020-08-13
汤煲得越久营养成分越丰富吗?煲汤多长时间最合适?
夏季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食欲不振需小心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由细菌、病…

2018-06-26
夏季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食欲不振需小心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