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与写意在中国绘画史的发展

  • 编辑: 佚名
  • 来源: 网络
  • 点击: 95053

时间: 2021-05-24 09:46:41


         前些日子在于朋友的交谈中,就写实写意绘画产生分歧。学生本身是学习油画创作的,朋友就油画不及国画写意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给出评判,引发了我的思考,就朋友观点中,将写意放在了写实之上,学生则认为,写实的基础价值是写意无法超越的。就写实写意的艺术评价争议,我们不是始发者。两者的意义也确有千秋,下面只将写实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介绍,以供后来人争辩的谈资。

        现实主义作为一场艺术运动,是与法国1848年革命同时出现的。画家库尔贝和理论家尚弗勒里是其精神领袖。现实主义坚决如是的表现画家所处时代的风格、思想和面貌,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真诚。"现实主义"(realism)在西方语言中也可指艺术写实的手法。因此,"现实主义"也可称为"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在西方的发展是故土的品种,值得我们研究的是写实主义在中国的地位和状态,写实主义是以真实自然原因或自然原理来表达一切艺术的思潮,在二十世纪前为西方艺术的主体,在二十世纪后已退出了西方艺术的主流,但在中国却成为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主导。建国前三十年,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艺术的需要,样板戏式一度成为艺术专制;在文革倒台后完全消失。而写实主义,在新世纪十年,不论是美院的招生和教学,还是资本市场暴发户的炒作及媒体的盲目追捧,又奇迹般地占据当代艺术的主流。中国的当代艺术引起了国际的关注,如何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问题。对于这些中国发生艺术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角度,过去我们经常讲中国人的看法和西方人的看法可能会有一点差异,但是如果我们进行一些深入分析的话会发现有些不同的内容,现实主义过去在中国是很普通的词汇,在过去几年这个词汇淡淡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实在我们今天很多创作当中,回忆一下早已由美术学院制定的、在当时仍占支配地位的关于题材的清规戒律和人物形象的基本法则。到目前为止,关于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词,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界的绝大多数有关知名艺术家和理论家几乎均已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不一而足。但是,“现实主义”是艺术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换言之,对“现实主义”的讨论不能只停留在一己之见的层面上,理论家们还应该澄清一些问题,如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包括徐悲鸿所说的“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究竟有无区别,中西现实主义概念是否完全一致,现实主义究竟是指一种艺术观或精神还是一种创作方法,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艺术与20世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无关系,我国的“革命现实主义”与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的关系是什么,等等。尽管自徐悲鸿先生起,现实主义就成了我国艺术创作的一面旗帜,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就像油画一样是从西方“舶来”的。
        1949年后中央美院的权力变迁主要发生在三个派系,即国统区系、延安系及红旗下的马训班,徐系对行政权力和教育课程的主导权在1957年后就失去了。徐悲鸿不仅在民国时代未使写实主义体系一统天下,在1949年后亦未达成。写实主义在建国后的一统天下被归罪于徐悲鸿一人是一个历史误解。真正的原因是建国后的极左意识形态体制,以及这一体制对政治宣传艺术及写实主义手段的排他性推行。在一个多元的现代社会,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以及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等都有其精神价值,且可以并行不相矛盾。徐悲鸿在民国时期异常激烈地抨击现代主义,但最终的格局仍是各干各的:黄宾虹在追宋元文人画传统、吴昌硕延续大写意、陶冷月尝试“月光山水”、刘海粟画印象派、庞薰琹搞立体主义、赵兽创作野兽派、林风眠从敦煌和民间绘画中寻找中国资源,还有一些人学日本画。但从建国初到文革三十年,极左的意识形态及体制排斥抽象艺术、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艺术,造成政治宣传画和写实主义一统天下,其原因并不在于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孰优孰劣,而在于一国的文化制度是否允许艺术流派的多元化。
        中国这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不重复历史,也不重复现实,以创造精神来表达自己的观念思想,对社会、自然和人的态度,这是当代艺术的本质特点。至于说到中国的当代艺术,我们可以从历史经验中找到答案,只要看看现代以来的中国艺术发展,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表现在中国艺术中的体现,对中国出现的当代艺术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历史是最好的镜子,历史往往有重复性,中国的艺术发展如何从这种历史循环悖论中走出来,有时侯已经不只是艺术自身的问题了,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而文化艺术正是这一整体实力在意识形态上的展现。中国的写实主义曾一统天下,强调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训练模式在美院体系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反对二十世纪早期巴黎先锋派的形式主义绘画,即从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等人野兽派、立体主义绘画,中国的现代艺术进程遭受数十年的延误。在二十世纪艺术中,造型事实上不是一切艺术的基础,也不是现代绘画的语言基础。“造型”实际上该叫“写实主义的造型”,即十九世纪前使用透视、解剖的辅助方法来塑造精确的形象,但这套所谓的“造型”体系不再是现代绘画的重点。素描不应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中国传统绘画学习素描很好,不学也很好。一切绘画非学素描不可的断论是不恰当的。而我们在美术教育和实践中缺乏些什么?我们有没有重视色彩学,光影学,艺用解剖学,人体艺术学,透视学,心理学,抽象学,艺术形式学,感情艺术表现学,社会艺术学,艺术材料学,电脑艺术,多媒体艺术,网络艺术,3D艺术等等?美术教育应当更开放,丰富,完善,而不能止步不前在仅有的写实主义局限里。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现代民间绘画:乡情

下一篇:异军突起的拉斐尔前派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异军突起的拉斐尔前派

历来对拉斐尔前派作品深刻魅力…

2021-04-29
异军突起的拉斐尔前派
如何保持水粉画的明丽

水粉画以颜色艳丽明快为特色。…

2021-04-29
如何保持水粉画的明丽
艺术视角——《昆虫记》

《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

2021-05-06
艺术视角——《昆虫记》
夏加尔的创作思维与故乡语言的关系

夏加尔的画虽充满超现实的梦幻…

2021-04-29
夏加尔的创作思维与故乡语言的关系
析中华雕塑,窥中华文化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

2021-04-16
析中华雕塑,窥中华文化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