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对生命和历史的直接表达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1767
《春光》杨金迪 12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专访“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评审委员会秘书长施大畏
施大畏上海市文联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上海美协主席、中华艺术宫馆长、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艺术宫里,100个凝固在巨幅画面上的上海“瞬间”,仿佛一长卷流动的历史。从6000年前的崧泽文化到风起云涌的近代文明,从热血激奋的兴国之路,再到今天日新月异的现代都市,置身画作陈列室,上海的历史,穿透笔墨,扑面而来。
作为“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评审委员会秘书长,海上画坛领军人物之一的施大畏,在他的画室与我们进行了对话。
不仅仅是属于美术界的工程
解放周末:“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圆满告一段落,对于我们用美术作品发现上海的历史基因根系、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事业,是一笔可以留存的文化遗产。能谈谈它的创作缘起吗?
施大畏:2003年是上海开埠160周年,当时上海媒体纷纷出版专辑和特别节目,自发形成了一个报道热。对于此前此后的怀旧潮,是飞速发展的上海急于重新辨认身份、确立历史方位和地位的一种正常企图,也得到了当时上海市民的积极参与。上海研究一时成为显学,也由此引起了文化部门的关注。
“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的起意虽然还有更宏大的考虑,但从几位参与文案脚本写作的历史学者来看,作为背景和垫石,也不能不说得益于当时这方面丰厚的民间资源。其时,借“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契机,政协会议期间,我的前任、上海市文联主席吴贻弓以及孙颙、赵昌平等专家特意和我讨论了上海应该有的作为,设想是否可以利用绘画的形式对上海的历史作一个系统梳理。工程正式启动虽在2010年底,但整个酝酿过程却长达将近十年,历经几任宣传部长和众多社会人士的努力。我们联系的李天纲、张安庆等文史执笔人筛选出了最能够代表上海文化源头和发展脉络的题材,最终确定了100个创作主题,比如文明的印迹、辛亥百年祭、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纪实、五卅运动、淞沪抗战等,以及洋务运动、江南制造局、南洋公学、上海现代市政的源头、中国近代经济的三次蜕变、犹太人的上海方舟等;历史人物里有董其昌、徐光启等海上先贤,以及曾造访上海的爱因斯坦、泰戈尔;城市风貌里有城隍庙风俗、跑马厅、南京路四大公司等,这些题材内容许多是第一次用美术的形式来展现。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属于美术界的工程,也是属于整个上海文化界的工程。
解放周末:所以,这个工程的意义在美术,又不止于美术;在上海,又超越上海。
施大畏:具体来看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对于用美术创作的审美语言来梳理和描述上海的历史文脉,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和展示。二是增强了新老上海市民对于所居城市的文化记忆和认同,是一种形象的教育。三是对于上海画家包括对上海有认知的画家表现历史题材的创作能力是一次大检阅,对于参与其中的艺术家也是一种考验。四是年代性和时代性结合的创作,对于新老画家在传承中形成共识是一座桥梁,对于年轻画家承担创作重任更是一种队伍培养。五是从文化和专业的领域来说,在整个组织创作过程中所牵涉到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内容题材本体和艺术形式风格的关系、命题创作的约定性和寻找题材突破性的关系、深厚的生活和学识积淀与激情迸发感性表达的关系,具有案例式的效果。
真正的传承不是因循守旧
解放周末:能介绍一下这100件作品的遴选过程吗,这些作品又将如何归属?
施大畏:由政府出面收购,将作为中华艺术宫馆藏留下来。收购的稿费并不高,绝大部分画家也不是冲着稿费来的,对他们来说,参与的本身就挺有意思。但是入选的门槛很高,评委会专家都是来自全国的重量级专家,包括靳尚谊、詹建俊、吴贻弓、刘大为、冯远、王明明、范迪安等,他们都在评审时提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在前阶段的草图审核过程中,评委的意见也会直接告诉画家,我觉得算是两代人之间的艺术碰撞。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世界,与其等自己老透了再来唉声叹气,还不如趁现在还有话语权的时候,尽量多去交流沟通。这种交流是平等的,艺术样式的探讨、艺术规律的探讨等均在交流范围内。我接触不少70后、80后的艺术家,他们的工作轨迹比较简单。大学毕业后,要么进出版社当编辑、当画家,要么当自由画家,简简单单的工作,简简单单的经历,所以这方面的思考可能没有我们这一代人多。因此,通过这次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给到他们一些启示。我相信,若干年过去,等到他们成熟之后,也会同样有这种感受,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
解放周末:这个过程也是一次传承。
施大畏:对,真正的传承不是因循守旧。最近的国产动画电影口碑之作《大圣归来》,为什么有了新形象的孙悟空反而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还有《智取威虎山》,出人意料又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通过头尾场景,把这个故事装进正在看样板戏的一家人团聚之中,这就是徐克的聪明之处。可见,艺术创作不能靠拷贝模仿,真正的传承也需要注入时代性。年代性和时代性关系是可以处理好的。
解放周末:听说因为要求严格,有十几幅作品因为没有达到要求而被淘汰,翻阅作品图录,总的来说精彩纷呈,但也可以看到因为适合不适合,擅长不擅长、投入不投入、有没有思考而见出的高下深浅、格局大小,绘画之外的功力与素养。
施大畏:本来有110多幅作品,最后通过筛选,放弃了一部分。国家的钱,一分都不能浪费。我们可以从历史价值体现和审美价值体现两个尺度来衡量这些作品,因为这是以史料为据的创作,且因为有了建立在上海史专家研究基础上的题材条目梳理和锚点选择,使美术创作有了厚实的人文基础和深广度,以及导入路径、框架结构,具备了较高的学术水平线。这种跨门汲养、学理为基的做法,也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经验。秉承的正是中国文人画家崇尚的“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识人无数”的创作传统。
至于进入具体创作,自然要看每个人的理解和造化了,比如抗战题材,简单表现战争场面固然不错,但更有价值的是表现对于战争的反思。有评论家说得好:艺术表现战争,正义之师所抵抗的不仅是特定的鬼子群体,而是隐藏于人性中的恶。需要穿过的不是敌人的墓地,而是人类精神中的黑暗地带。你看我现在正在画的这幅反映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作品,一位外国专家从这里面看到的是这个并不起眼的嘴巴,说这是这幅画最让他感动的地方,由此启发我将作品命名为《祈愿》,我们不是要简单表达战争的残酷,而是要表达战争与和平,战争也是为了和平。画里的和平鸽也成为我所有战争题材作品中始终出现的艺术符号。
创作者心中要有大格局
解放周末:美术工程对文脉的理解和梳理确实水准较高,尤其是建国之前的部分,许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非常强,比如您的《洗礼——记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殷雄的《风云儿女》、张培成的《五卅运动》、韩硕和范奕彬的《海上先贤》、陈研音的《沸腾的青春》等,很厚重;蔡广斌《奇迹——杨树浦的民族实业》、俞晓夫等的 《爱因斯坦上海行》、姜建忠的《洋务运动》,有探索;马小娟的《张园剪辫》、朱新昌的《星火日夜商店》、丁筱芳的《都市风景线》有海派特点……更年轻一代的作品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对话——利玛窦和徐光启的文化盟约》《巨轮下水》等。
当然,从史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来看,除了目前仍回避的“文革”时期外,孤岛时期的红色间谍战、抗战初期的饶家驹南市难民营等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表现力的题材也可考虑补充入选;人物选择也可以更有标准和系统,人物塑像也可以形成系列;建国以后的部分缺乏标志性和历史感,梳理较为随意,显得弱了些。如果要吹毛求疵的话,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一些画家想象力够可以,但要表现真实的历史题材则显得心虚力乏;另一些则相反,对题材缺少有意思的理解,缺乏想象力和表达力,显得过于机械和平淡;年轻画家在这方面的积累和功力尚显不够等都可以进一步提高。
施大畏:你们所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很好。绘画是比较自我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而历史以尊重真实为原则。美术创作工程是“历史题材命题作业”,对于天性自由的艺术家来说,内心可能会有抗拒感。很多人甚至认为带有政治色彩,尤其是自我
上一篇:剧翻译家胡开奇谈“直面戏剧”
下一篇:文学是一场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