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唱心声 清水出芙蓉
上善若水济苍生。
忧国恤民,忍辱负重,
厚德载物集大成。”
伴随着苍劲雄浑的主题歌旋律,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故事,呈现于当今的戏曲舞台。以“母德慈仁”、上善若水的伟大民族精神,演绎出有较深层次的文化含量,给人以心灵震撼的新编历史故事剧《薄姬》,由平顶山市戏剧研究中心豫剧院排练演出,于2017年8月23日在平舆县艺术中心剧场亮相,为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暨新创剧目展演活动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该剧讲述的是,西汉初年,饱受楚汉相争战乱之苦的民女薄杏儿,被掳到汉宫沦为地位低下的织女。为救私逃出宫就要被仗毙的织女子寒,她冒死拦截圣驾,以德孝大义说服刘邦放子寒回乡侍母。刘邦被其德孝之举和仁爱之心所打动,当即册封她为薄姬,但也因此遭到吕后的嫉恨。薄姬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忍辱负重、励志图强,以韬光养晦的智慧,以坚韧不拔的心志,以卓然不群的才干,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逐步登上权力巅峰,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实现了她辅佐儿子刘恒广施仁孝、推行仁政、富国强民的宏伟梦想,促成了“文景之治”太平盛世的形成。
豫剧《薄姬》由编剧司花枝,导演赵鲁生、张建伟,作曲郭永杰,配器王海军等主创。国家一级演员楚淑珍领衔主演(饰薄姬),主要演员有韦新荣、刘宏许、仝玉洁、田永召等。该团阵容整齐,台风严谨,成功演出。一个“母德慈仁”的艺术形象跃然于灿若星河的中华戏曲人物长廊之中。
该剧的成功展示,剧本基础、导演功力、演员表演至关重要,但笔者认为,音乐唱腔、舞美设计两大亮点的支撑更功不可没。
一、音乐、唱腔是戏曲的灵魂。纵观全剧的演出,有整体构思的音乐形象,有比较讲究的谋篇布局,有无论是抒情或叙事都能做到音乐逻辑与形象逻辑的较好结合。聆听唱腔音乐,可谓是:音乐大气唱腔美,旋律流畅韵味儿足。如核心唱段“黄河水渐行渐远奔腾流淌”,在一个充满追忆、遐想,经过重新设置的二八过门后,“黄河水”、“渐行渐远”、“奔腾流淌”三个词组,以委婉的旋律、鲜明的戏曲性律动,层层递进至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历程之中。通过演员的演唱,犹如悠悠黄河之水就在眼前,又渐行渐远地奔腾流淌而去。特别是“流淌”的“淌”字声腔,真乃点睛之笔。曲式从降e调的6音渐渐下滑到四小节的2音,再缓缓回旋到观众熟悉的豫剧声腔3音上,薄姬那极目远眺、水势渐弱的精神感染了观众。旋律接着是深情咏叹、缅怀。当主人公唱到“他把这德孝珠送我手上,我手发僵、脚发僵,浑身发僵”时,音乐节奏突然从一板一眼转至板、板、板的节奏,词曲结合紧密,意真情切,让笔者胸堵气咽透不过气来。直到“我亲手把儿交他父王,大孝天下永兴汉邦”,那激昂上行充满张力的旋律进行时,才云净天开、暖意洋洋。
唱腔音乐是体现剧种风格的根本,声腔艺术是塑造感人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曲作者充分发挥豫剧唱腔音乐特点,剧中的抒情和叙事唱段,在表现戏曲冲突中的人物情感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如薄姬的对手吕后的“金钟响闷沉沉萧杀报险,玉鼓摧声声颤令人心寒”唱段,作曲者用的是最能体现豫剧风格的板式——慢板,唱腔的旋律多在低音区进行,把吕后危机四伏、惴惴不安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再如薄姬的“叩太后拜太后叩拜太后,薄姬我多少话如鲠在喉”唱段,二八板式,通过其基础旋律的紧缩及扩展,二十多句的唱词一气呵成,把薄姬忍辱负重、深明大义的品格栩栩如生展现给观众。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唱腔音乐的配器及乐队伴奏。三分唱,七分场面,这是梨园行话。配器的优劣牵扯到乐队能否有均衡的、有良好律动秩序的共鸣效果。看罢《薄姬》的演出,同行们都夸配器写得层次分明,注意了音色、音区、力度等方面的对比,丰富了乐队伴奏情感,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心理变化,与声腔融为一体铺设了音乐通途。
当我为该剧作曲、配器点赞的同时,突然想起两位主创人员“成绩是老师辅导的结果。核心、重要唱段都是老师改唱词、定旋律、说配器”的真诚表露,不由我对这位幕后高人肃然起敬。提携后进,无私奉献,这才是梨园行的精气神,这才是戏曲发展的定海神针!
二、《薄姬》一剧的舞台美术呈现,可谓气势恢宏、美轮美奂。根据剧本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艺术构思中,光与色的配合渲染了舞台气氛,塑造了剧中人物的外部形象。七场戏的演出无论是布景设置,还是服装造型、灯光变幻皆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是布景简洁大气,虚实相应。色彩、图型设计以一种别具意韵的形式美,使演出的外部形象得到升华。
二是裙裾飘飘,五彩斑斓。服装造型不但体现了时代(西汉)时空(宫廷)感,更起到了提升演员外部形象和辅助演员表演的双重效果。
三是灯光明暗效果,冷暖色调的变化,定点追光的设置,充分发挥了渲染气氛、增强节奏、创造特效的功能,做到了为剧情服务,为剧中人的心理变化造势的总体要求。
此曲只应天上有,声色结合奇妙多。纵观《薄姬》一剧的演出,音乐唱腔、舞台美术是在共同营造着具有声、光、色多维因素的视觉和听觉创意空间,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不俗成绩。
走笔至此,余兴仍酣,七不隆咚呛!较好的声、光、色完美结合,好听、好看,陶醉了听众,饱了我这看戏人的眼福。
相关链接
平顶山市戏剧研究中心—豫剧院,前身为1959年成立的平顶山市豫剧团。2012年,经平顶山编委会研究决定正式成立平顶山市戏剧研究中心,下设豫剧院、曲剧院、越调剧院。现有职工200人,44人具有高级职称。先后排演了《岸上的妹妹》《月亮河》《长孙皇后》《绣花女传奇《珠帘秀》等一批优秀剧目。《长孙皇后》获第九届河南省戏剧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戏剧节金奖;《珠帘秀》获第十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李清照》获第十一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化大奖,并参加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
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暨新创剧目展演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驻马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承办。
10月24日,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省、市级院团组)获奖名单揭晓,市戏剧研究中心豫剧院创排的新编历史剧《薄姬》获得多个奖项。
第十四届省戏剧大赛由省文化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的省、市级院团组于9月17日至29日在驻马店市举行。省戏剧大赛每三年一届,是我省文化艺术类政府奖最权威的戏曲赛事,参赛剧目代表全省戏剧发展的最高水平。此次参赛剧种除了豫剧、曲剧、越调、京剧、话剧、歌剧之外,还有蒲剧、四平调、道情等稀有剧种。
经过评选,大赛(省、市级院团组)评出剧目奖、单项奖和表演奖。市戏剧研究中心豫剧院创排的新编历史剧《薄姬》获得河南文华优秀剧目奖,该剧主演楚淑珍获得河南文华表演一等奖,韦新荣、刘红许获得河南文华表演二等奖,仝玉洁、田永召、杨亚鹏获河南文华表演三等奖,作曲郭永森、配器王海军获得河南文华音乐奖。
据悉,《薄姬》讲述了一个纤弱女子凭借仁德宽厚的胸怀、至善至柔的智慧在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求生,培育一代明君的故事。
2011年6月10日晚,从成都传来喜讯: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奖揭晓,35朵一度梅、5朵二度梅、两朵梅花大奖光荣绽放。我市豫剧团演员楚淑珍喜获梅花奖。
10日下午,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红地毯仪式”在成都文化旅游胜地文殊坊举行。到场的42位获奖戏剧明星纷纷印下各自的手模,做永久保存。
在10日晚举行的颁奖晚会上,42位梅花奖获得者为观众表演了戏曲清唱。
据了解,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的在戏剧界影响深远的舞台艺术表演奖项,于1983年创办。
本届梅花奖大赛由成都与太原两市共同承办,太原市主要负责北片赛区的比赛,成都市承办南片赛区的比赛以及颁奖,共有28个省(区、市)以及部队、中直院团推荐的24个剧种的72名演员参赛。经过初评,有45名演员进入终评。5月8日至19日和5月28日至6月10日,进入终评的演员以现场演出的形式分别在太原、成都进行决赛,终评评委通过现场观摩,差额评出本届梅花奖获奖演员。
在此次大赛中,我市推荐豫剧《李清照》作为参评剧目。该剧由我市国家一级演员楚淑珍领衔主演,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坎坷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对她的情愁、家愁、国愁的情节展示,表现了她的凄婉情怀和爱国热忱,塑造了一位才高情深、品性高洁、富有气节的古代女性形象。
笔者有幸欣赏了京剧《丝路花雨》、《杜鹃山》、《郑和下西洋》、《六月雪》、《李清照》,评剧《寄印传奇》,秦腔《柳河湾的新娘》,眉户《迟开的玫瑰》,豫剧《李清照》,晋剧《傅山进京》等10台参赛剧目,那曲折动人的剧情,精湛绝美的表演,使我每场都掉了眼泪,一连哭了十几场。现简评如下:
先说作为东道主的平顶山市豫剧团楚淑珍主演的新编历史故事剧《李清照》。豫剧《李清照》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坎坷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纯情才女李清照与酷爱金石的太学生赵明诚结为连理。婚后,父亲与弟弟获罪流放,公爹被贬黜后暴亡,李清照夫妻离京城到青州避难。几年后,金人入侵,赵明诚被南宋朝廷封为建康太守,瞒着李清照偷结新欢。后青州沦陷,李清照携带金石赴建康寻夫。赵明诚患病身亡,李清照转投临安。路上李清照粉碎张飞卿骗金石献金人的阴谋,为抗金献身的洪酀题写《乌江》一诗。暮年的李清照与弟弟分别50年后重逢,又欣闻汴京收复,仿佛重回天真无忧的少女时代,欢乐地弹唱起“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弹唱中幸福地溘然离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豫剧《李清照》分别用李清照少女、中年、晚年时期的几个片段,再现了她坎坷凄苦的人生。通过对她的清愁、家愁、国愁的情节展示,表现了她的凄婉情怀和爱国热情,塑了一位才高情深、品性高洁、富有气节的古代女性形象。全剧情节曲折感人,语言优美抒情,展现出了一代才女的柔情、才情、衷情。剧中多处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的诗词,在准确塑造人物的同时,使全剧具备了较高的美学价值。
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曲折坎坷、忧郁悲戚的一生在矿工俱乐中的舞台上重现。《李清照》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自始至终掌声如雷。楚淑珍把李清照演活了!
楚淑珍,曾在中国戏曲学院深造。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三八红旗手。现为平顶山市九届人大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平顶山市书画院画师、永城市豫剧团名誉团长。
楚淑珍曾演过40多部大型古代戏和现代戏。她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委婉缠绵,刻画人物细腻传神、不温不火,具有较高的内在和外化表演功力,在近30年的舞台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艺界》曾在2007年总第11期2、3版以《清水出芙蓉 雅韵唱心声》为题,报道了楚淑珍的艺术人生,她作为本文的主人公,被评为全国第七届世纪大采风“中华世纪十大杰出人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的亲切接见并颁奖。她百尺杆头,更进一步。花费数万元请一流编剧写剧本,请一流作曲家谱曲,终于向观众献上了一台高标独立的精品力作——《李清照》。她这种献身艺术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搞艺术的同行们学习。
她有许多非凡和超人之处。
走进她的家,我的眼睛突然一亮,嗬!这里没有豪华高档的家具,却有一个幽雅别致的书房。室内桌明窗净,书架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政治、文学艺术、表演专业等书籍。桌上,书籍和笔记本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边。屋子的中央和四周,陈列着一盆盆的君子兰、吊兰等等,墙上悬挂的“戏比天大”条幅,笔力雄健,力透纸背,格外引人注目。那幅《荷花图》,莲叶出水,像一把翡翠的绸伞,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难怪古人赞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像一颗出尘的明珠,是诗人所慕的气质美。荷枝“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像喻一个清虚正直,不依权势,不攀附世俗富贵的高超人格美。历史上有很多女子爱荷,我想是因为女性都希望对爱情和人生的追求,就像荷花一样的皎沽,保有冰心雪操般的晶莹纯净。
一位名叫张锡荣的剧作家作的一首藏头诗是这样写的:
楚楚动人情又真,
淑慧贤良玉洁心。
珍爱芳魂托明月,
好人恶运泪沾巾。
演绎人间真善美,
员满花枝正青春。
她是平顶山市青年演员中第中第一个举办个人专场演唱会的艺术家;
她是全国劳动模范;
她是平顶山第一个“香玉怀”艺术大奖获得者;
她是平顶山市第一个走进中国戏曲界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的艺术家;
她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她是中国戏曲表演协会会员;
她是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她是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她是平顶山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她是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她是平顶山市“三八红旗手”;
她是女儿,她是妻子,她是母亲,但她说她做得都不成功。
她那一大摞烫金的获奖证书是用一个爱字写成的。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爱;爱河纵横,爱河奔淌,爱河激荡。
有人作了精辟的归纳:爱就一个字。这不,一个字就显得非常博大了。
爱是一种很独到的思想体系。爱是喷发型的。直射式的,曲里拐弯的,不专一的爱,那根本就不配叫爱。于是,从“爱”字就引出了我们要讲述的主人公——河南省平顶山市豫剧团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楚淑珍。
楚淑珍,1967年7月出生在河南省宝丰县赵庄公社刘庄大队。
她的父亲是在大队干了多年的党支部书记,是一位拉二胡高手;她的母亲是一名音乐教师。不但课教得好,戏也唱得好。
小淑珍7岁那年,跟着妈妈看排场,每次看完就比比划划地跟着学,奶腔奶调,学得形象逼真,逗人喜爱。后来就随着家长在团内演出了。当时由于她个子低,大人们就把她抱到了舞台上唱,谁知她一开口,竟唱得有板有眼,优美动听,一下子就博得了观众的喝彩。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复习着刚刚排过的《朝阳沟》中银环的唱腔,忽然想不起唱词了,小楚说:“妈!我给你唱一遍你看对不对!”当她把这段唱腔完整地唱完后,妈妈惊奇地问: “你怎么就会呢?”小楚说: “你排戏时我小声在下边唱,就学会了呗。”连续三天晚上小楚都随妈妈去排戏,第四天晚上正式演出开始时,扮演巧真的演员突然患急性肠炎不能上场,大家急得没法子,小楚说: “不要急,我上吧!”大家齐声问:“你会?”“会!你们放心吧。”一时间,有的帮她化妆,有的给她找来了代替的服装……戏演完了,天哪!竟然一字不差,还帮别人提了好几次台词哪。以后村里每次开会前,父亲就把她抱到台上唱几段,只要她一开腔,大家都争着挤着往会场跑,人来得就格外的齐。她上小学时,包里总是装个小收音机,笔和纸,一下课就打开收音机,边听边往稿纸上记,有时听一遍唱词记不齐,就下一次再听再记,记了满满几本子唱词,然后再跟着收音机学唱,整天词不离手,曲不离口,越唱越好听。在大家的一片赞扬声中,妈妈说了一句话:“孩子呀,考剧团吧,你是块料!”15岁那年,她在七、八千名考生中,以第1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宝丰戏校,从此便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戏校后,当看到有些剧团子弟已有些基础,会的唱段多,踢腿、下腰也比自己强。这位聪明而又不甘居人后的小姑娘便没了午休,夜里熄灯后,她打着手电学简谱,当别人都上街玩耍时,她要再练一次功,星期天还跑到教音乐唱腔的老师家里,要求调弦。那一年冬天她脚冻烂了,练功时又不能压腿,老师让她休息,她不,就在旁边练“云手”、“拉山膀”、练水袖。妈妈来看她,见她一拐一拐的,忙问:“孩子!你咋了?”她坚强地说: “没事,脚冻烂了。”妈妈赶快端来了一盆热水想给孩子洗洗脚,但袜子却怎么也脱不下来了。妈妈忙找来一些药膏之类的东西,抹在伤口处,勉强把袜子脱下来时,一下子惊呆了:伤口流着血,已肿到了小腿以上,妈妈一下子把小楚抱到怀里哭着说: “孩子,是妈让你干这一行的,没想到这么苦,走!回家,咱不干了!将来你可以接妈的班。” “不!我喜欢这一行,我非唱出个名堂不可!”
“非唱出个名堂不可”,多么朴素而又坚定的志向,当时十几岁的楚淑珍,可能还不会说成名、成家,为艺术事业奋斗终身之类的豪言壮语。但正是心里装着这一朴素的志向,她苦学苦练,在排练厅里挥汗如雨摸爬滚打,千锤百炼。两年后,在一次教学汇报演出时,她在《断桥》中饰演白素贞,在《大祭桩》中饰演黄桂英,在《打神告庙》中饰演敫桂英,县委领导看后当即决定: “让楚淑珍提前毕业进剧团,给她排戏重点培养。”从此,楚淑珍带着没有毕业的遗憾,走上了正式登台演出的演艺生涯。她排戏、唱戏时,台上没有地毯,就在硬板上跪步,两腿磨得皮开肉绽,血流如注,她也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喊过一句累。
一次楚淑珍随团来到三门峡演出,这是一次很正常的巡回演出,但对楚淑珍来说,一次带有“历险色彩”的传奇经历正在等待着她。因为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文化局局长、剧团团长、艺术科科长一行三人为本团找台柱子,正好也来看戏。洛阳豫剧团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曾广兰也来看当晚的演出楚淑珍在《绣花女传奇》中饰演柳明月,一声内唱长长的托腔、一个光彩照人的亮相便赢得了观众的“碰头彩”。她身材苗条扮相俊美,音色明亮,吐字清晰,整场演出获得了二十多次掌声。曾广兰来到后台拉着小楚的手说: “闺女,你今年多大了?”“18岁。”“转正了没有?”“没有。”“想不想到我们团里来?我可以收你做徒弟”。一看小楚没有马上回答,便说“好苗子!好苗子!我明天再来”,便转身走了。三门峡市为剧团找台柱子的那位艺术科长立即过来自我介绍后说:“你卸妆吧,我到剧场门口等你。”小楚卸完妆来到剧场门外,听他们说明了来意之后,小楚思考了一下说: “让我好好想想吧。”“那我们明天上午再来找你!”
回到宿舍后,小楚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刚刚踏入社会的她还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曾广兰老师那亲切的带有明显意向的话语,三门峡市那几个同志求贤若渴的眼神,在她眼前不停地晃动。年轻的小楚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
第二天,那几个为剧团找台柱子的领导,把小楚约到了饭店,他们以转正、定级,可以带家属迁户口等一系列的优惠条件轮番向小楚“进攻”,但小楚说“这些都不重要,我很想到更高一级的艺术院校去学习。”一听这话那位局长高兴地说: “太好了,过了年省艺术学校就有个各地剧团尖子演员培训班,你只要到我们团去,我现在就表态,公费让你去学习,咋样?咱现在就走吧!”小楚说:“那不行,今晚我还有演出,现在走了剧团怎么办?”这几个领导说: “那好,我们就等你演完再说。”就这样,剧团到了灵宝,他们追到灵宝,剧团到了渑池,他们又追到了渑池,小楚看实在没法子,就说这也不给剧团和我家长说一声?那几个领导迫不及待地说: “不能说,这事你不懂,回头我们再向剧团和你家长说。”边说边连拉带扯地把小楚拉上了车,到了黄河边,小楚说这样太对不起宝丰剧团 了,哭有要回去,那几位轮番上阵,又给她做了三个小时的工作。”从此,小楚在宝丰县豫剧团失踪了,河南省三门峡市豫团多了位台柱子。今天回忆起此事,小楚笑着说: “现在想想当时我好像被‘绑架’了一样。”
走进中国戏曲学院
半年后,三门峡市文化局、豫剧团领导兑现了承诺,小楚愿来到了河南省艺术学校尖子班进修深造。她一头扎进了艺术海洋,做起了学生,没日没夜地练,从艺术理论到专业表演,她如饥似渴地学,她从戏剧史中弄通了中国戏曲在世界三大戏剧流派中的历史性定位。她重新审视和明确地掌握了河南豫剧五大流派,常、陈、崔、马、闫各自的演唱风格和审美特征,集众家之长于一身。她回到了剧团,走上了舞台,在十多部传统戏和现代戏当中扮演主要角色,这时的她已经从模仿走向了自觉。从“能唱”达到“会唱”,这次进修使她把已掌握的理论和演唱技巧得到了重新的整合和升华,用新的思路给自己所;剧目和扮演的人物,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调整。根据不同的行当,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流派为塑造人物服务,大量的舞台:践和自觉的理性关照使她的艺术进入了成熟期,她进入了收获季节:在1988年全国中青年演员豫剧电视大奖赛中获得“银奖”;同年她主演的《儿大不由爹》获得河南省第二届戏曲大;优秀表演奖;1990年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中获表演一等奖;的小品《女儿妹》同年在全国煤炭行业汇演中获得优秀表演奖;1991年在首届全国“梨园杯”豫剧大赛中获金奖;1996年她主演《岸上的妹妹》获平顶山市戏曲大赛表演一等奖;1999年河南省第二届青年演员大赛中获表演一等奖;2001年获第八届“香玉杯”艺术大奖……
这些奖项伴随着她走过了十几年的艺术道路,也伴随着她传奇般地离开了三门峡,走进了梨园豫剧团,走进了平顶山市豫剧团。每次离开原因可能不同,面对剧团固有的矛盾和陋习,她选择的不是参与,而是回避、离开,目的只有一个: “为了我的艺术青春不被耽搁”。然而,到了2004年的这一次离开,我们又不得不为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此时的楚淑珍已是国家一级演员、平顶山市政协委员、市“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获得者、市剧协副主席,是团里的台柱子、“梨园春”特邀演员,由于某种因素,为了避开种种事非,将来更好的发展戏曲事业,她自费走进了中国戏曲学院,向最高学府问询戏曲向何处发展的答案,开始了她平生的第三次求学生涯。
到了北京,她一边打工,一边上课,一边思索着自己面临的问题:新的时代,新的观众,新的人文环境,必将对戏曲艺术的各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戏曲怎样发展,怎样走进青年观众,这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重任。在演唱方面,自己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能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赋予一点新的特色,以贴近当下的观众呢?她找到了已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左其伟老师学发声,学习如何把美声、民族发声方法丰富到豫剧音乐唱腔中去;她跟着王诗英老师学身段组合;她跟着李淑萍、白土玲老师排练京剧折子戏,不光是应学的课程不落下,还到其他班里去听欣赏课,有一点空闲就向学院的老师们求教:戏曲艺术向何处发展、地方戏应该怎样改革?包括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也在她的求教之中。
传奇的人创造传奇的事,传奇的事又造就传奇的人,2005年年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又一次给他带来了创造传奇的机遇。
当时,平顶山市豫剧团和平顶山市曲剧团都准备参加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市曲剧团要排的现代戏《明月芳魂》中的女一号分量相当重。平顶山市文化局和曲剧团领导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在北京学习的楚淑珍。接到这个决定后,小楚有些犹豫:“自己是唱豫剧的,而曲剧一次也没唱过,这么大个戏能行吗?”可转念一想,自己到北京来学习不就是为了更好地为艺术发展做贡献吗?大胆尝试一下,拓宽一下自己的戏路,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探索机会,接受这个决定!两个月的排练辛苦不必赘述,结果出乎意料的成功,她在此剧塑造了一个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伟大女性形象,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全场掌声达29次之多。她因此而获得了河南省文华表演一等奖,该剧获得了文华新剧目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中央电视台也多次播出该剧。唱豫剧的她首次唱曲剧竞如此成功,在她那本就传奇的艺术人生经历上,又一次增添了新的传奇色彩。
2006年,她又被聘请到永城市担任《张娘娘传奇》一剧中的女一号,获得了河南省县市级剧团戏剧大赛金奖,她本人获得了表演金奖第一名。该剧还先后9次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品如松石香在骨
在和楚淑珍经过几次深谈之后,我的心里总是不自觉地重复着这样一句话: “品如松石香在骨,人若秋水玉为神。”的确,她是个有骨气的人,她的品格似松石,她的情操若秋水。
人们说,有腔唱戏,没腔种地。楚淑珍倘若不登台唱戏,说不定现在还在“希望的田野上”蝈蝈似的一咏三叹呢。
楚淑珍的扮相美、身段美、唱腔美,心灵更美。人们常用德艺双馨来评价优秀的艺术家,这用到市豫剧团的台柱子楚淑珍身上并不为过,只是对她还要加上一句——楚楚动人。
著名诗人王怀让曾赋诗盛赞: “上台即忘我,走进角色心。泪洒相思地,最是楚淑珍。”还有不少专家评价说,像楚淑珍这样有实力的演员在河南省并不多见。
楚淑珍原来是宝丰豫剧团的“宝贝”,到三门峡市演出时,被该市文化局头头儿相中,千方百计想把人才挖走。他们承诺转城市户口、选送高等学府深造、优厚的工资待遇等诱人的条件,并派人日夜守护,以防她逃之夭夭。甚至该市文化局局长的老婆给她送好吃的东西好生侍候,以情感人。最后,她只好就范,真难为了人家一片苦心。
然而,故土难离,思乡心切,三门峡市豫剧团人才难留。几经周折,楚淑珍终于回到了家乡平顶山。
在市豫剧团,楚淑珍可以说是“重量级”人物,但她不张狂,不显山露水,不亢不卑。团里经常组织下乡演出,她从不因私事缺席。有一次,她儿子发高烧住医院正在打着针,孩子哇哇哭着要妈妈,楚淑珍心中阵阵酸楚,她含泪吻别儿子,到乡下演出。一上舞台,她立马像换了个人似的。别看演员在舞台上笑逐颜开,其实内心有时也有许多难言的痛苦。有一年冬天在三门峡的乡下演出,楚淑珍因脚冻伤感染,结果大腿上起了一个馒头大的疙瘩,不能走路,其他演员为她把饭端到床前,把她背到后台。
轮她上场了,她咬牙猛地站起,疼得差点儿摔倒,风雪天,她额头直冒冷汗。按剧情要求,需要她穿单衣,有人建议她里边穿上毛衣、毛裤,她不愿那样,宁可苦了自己,决不委屈艺术,也决不糊弄观众。天气实在太冷了,她浑身不住打冷战。如果说寒冷尚能忍受的话,那么腿和脚的疼痛真使她忍无可忍。每在台上走动一步,她都感到敲骨吸髓般地疼痛钻心。台下的观众不明真相,有的说:“这妞的戏唱得是不赖,就是腿咋有点儿瘸呢?”正在演出的节骨眼儿上,她感到腿部的疙瘩溃烂了,她几乎坚持不住,但她凭着惊人的毅力硬是坚持把戏演完……一场戏叫了二十几次好。叫好的掌声再次响起,当她被同伴搀扶着到台上谢幕时,观众依旧不依不饶,要求“再来一个”,于是,她又来了一段声情并茂的清唱,一个乡村教师把自己家花房里的鲜花采集了一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跑上台为楚淑珍献花。演出结束,几百名观众仍不肯离去,都想看看卸了装的楚淑珍到底啥模样。事后,三门峡市有关领导在一次文艺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市文艺工作者向楚淑珍学习。三门峡市领导说:“楚淑珍是铁姑娘,特别坚强。要是换了别人,早趴下了。”
楚淑珍有唱戏的天赋,而且还非常勤奋,人品又好,所以能成才。她每次随团下乡演出,没有闲过,不是搬道具,就是看其他演员演戏。既能演丰角,也能演配角,还能演群众。有人想拉她“走穴”,答应给她优厚的报酬,但她不为金钱所动。组织上安排扶贫义演,没有一分钱,她仍然踊跃参加。有一天下午,正准备下乡演出,担任主角的演员说家里有急事,需要临时换人,团长想到了楚淑珍。晚上就要演出《春江月》,仅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台词很难背会。救场如救火,楚淑珍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临时抱佛脚,等一上场,以前演过的戏奇迹般地“复活”了,一进入角色,她表演自如,台词原来已烂熟于心,演出出乎意料地成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楚淑珍平时特别用功,做饭时唱戏,看电视看戏曲频道,甚至逛街会不知不觉走起舞台上专用的碎步儿。楚淑珍是个有心人,平时总是留意别人的表演,所以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楚淑珍通情达理,善于体谅别人,遇事总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不愿为难领导和同事,她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多次发扬风格把参赛拿大奖的机会让给其他演员。她甘当绿叶,甘当小草,甘于寂寞地点缀着万紫千红的春天。但这并不意味着楚淑珍性格是逆来顺受,她在艺术上一直在执著追求,从不满足。楚淑珍对未来满怀憧憬地说: “成绩属于过去,明天需要我加倍努力,争取有更大的作为。”
楚淑珍在三门峡市豫剧团时,一次到灵宝演出,一个金矿老板拿出成箱的金条让她看,随后又左缠右磨,托人说合,要认她做“干女儿”,并承诺给她买戏服,出巨资包装她,她不为金钱利诱所动,一口回绝: “俺没有这习惯,如果真的认了干爹,回去连爸妈都没法交代。”
楚淑珍不摆名家派头,大角色她演,兵卒、丫环她也演,就连拉幕,打水的活儿她也争着抢着干。她把多年积蓄都买成了服饰,宁愿自己生活上吃苦受罪,也要展示新一代艺术家光辉灿烂的舞台艺术形象。她在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深造时,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院方的青睐,承诺送上价值百万元的高级住房,让她留校任教,可她婉言谢绝,毅然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平顶山。
她的根在平顶山,她的魂在舞台上!
艺无止境
楚淑珍身材娇美,五官端正,秀外慧中。她双眸若秋水潋滟,脸部轮廓犹如粉妆玉琢。她仪表绝佳,落落大方,颖慧聪敏,灵巧无比,善解人意,柔情似水,若杏花之含娴,似牡丹之乍放。尤其是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既能解人语又会说话似的。啊!多么美丽的大眼睛啊,那里面荡漾着多么深邃的智慧和摄人灵魂的美啊!尤其是她眉目秀艳,皮肤白皙,纤指皓腕,云鬓蓬松,每一寸每一分都散发着女性的魅力。她能歌善文,情趣高雅,口齿伶俐,谈笑风声,那银铃般的笑声,每每能使满室生春。她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从不忸怩作态,令人有春阳乍现之感,陶醉于温煦的气氛之中。她处事周到,入情入理,绝不使人难堪,各种大小场面均能从容应付,而不逾规亦不失礼。她嗓音脆口舌甜,大胆泼辣,刻苦好学。楚淑珍多才多艺,不但戏唱得好,民歌唱得也十分到位,受到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认可。在北京,一位声乐教授这样对她说: “如果你当初选择唱歌,绝对比唱戏更有发展前途”。
楚淑珍自幼就受到了“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的教训。她初到剧团时,为了练好功,她在寒冷的严冬,晚睡早起苦练,把手脚都冻得又红又肿,经风一吹,裂开了一道又一道的血口子,疼得钻心,但她仍咬着牙从不间断。对外一公演,观众异口同声的夸赞小淑珍演得好,唱腔圆润脆亮有味儿,神情动人,身段好看。从此以后,小淑珍的名字就红遍了豫西各地。她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决心和毅力,在艺术的道路上奋勇攀登,不停地摸索前进,终于闯出了自己的路子。由于她持之以恒的潜心苦学,使她现在已达到了大学文化程度。淑珍嘴勤、手勤、腿勤、脑勤。她常说: “艺术无止境”,“钻一钻,就出鲜”, “想一想,长一长”。她学戏有股“狠”劲,剧团每逢到农村演出时,往往东方刚刚发亮,她就一个人偷偷爬起来跑到田野、河边、山沟里喊嗓练功;晚上散罢戏,大家都睡下了,她一个人又来到院里的灯光或月亮地下再抓紧练一会儿。睡的晚了,怕第二天睡过了头,就躺在床边或板凳上,一翻身就被惊醒或摔醒,便赶快起来去练功。她经常抓紧点滴时间,练功练嗓,平时做着饭、走着路,甚至上街买菜也是曲不离口。有时兴致来了就比比划划,前走走后退退地练了起来,引得很多人围过来看热闹。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人人都能献出爱心一片,这世界一定能成为美好人间。
楚淑珍从外形上打量瘦弱了几许,但就是这样一位弱女子,对爱却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无私奉献。说来也怪,一个爱美、爱艺术、爱事业、爱人民的人,她还爱的特别专一,特别的真挚,特别的动情……
爱,是冬天里的暖流;是春天里的阳光。爱,是夏天里的清风;是秋天里的金黄。
楚淑珍从艺二十多年来,主演过40多部大型古装和现代戏,塑造了许多时代不同,性格各异,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她主演的剧目有《大祭桩》、《泪洒相思地》、《秦雪梅吊孝》、《绣花女传奇》、《朝阳沟》、《母与子》、《魂归离恨天》、《赌海丢魂》、《任长霞》、《明月芳魂》、《张娘娘传奇》,电视剧《亲亲百合》、《红石坪》等等。其中《赌海丢魂》、《任长霞》、《明月芳魂》和《张娘娘传奇》、《李清照》等被中央电视台录像并多次播放。她主演的这些剧目已被黄河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她的艺术成就先后被《中国戏剧》、《东方艺术》、《河南戏剧》、《中国戏讯》、《台湾中州剧艺》、《河南日报》、《大河报》、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台、电视台都曾多次作过报道。2006年8月她到宝岛台湾参加了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演出,引起良好反响。楚淑珍是位知识型的演员,她的多篇专业论文在同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和观众的喜爱?最近一段时间,她又迷恋上了书法艺术,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艺,进步很快。楚淑珍学啥会啥,干啥成啥,她是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平顶山电视台曾为她制作了专题片《德艺双馨楚淑珍》。
她主演的《李清照》获河南省文化大奖,她本人获河南文化表演一等奖,2009年4月她又参加了梅花奖大赛,2009年8月参加了文化部精品剧目展演,并获三等奖;2011年6月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她还被评为全国世纪大采风”十佳人物“荣誉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楚淑珍主演的《张娘娘传奇》,扮相俊美,嗓音清脆明亮;她主演的《绣花女传奇》,着力刻画了柳明月正直善良、柔中带刚的性格,仿佛她就是角色的化身,她真挚的表演和韵味浓郁的唱腔,催人泪下;她主演的《魂归离恨天》,扮相俊丽,声腔甜润,以充实的体验和奔放的激情,把一个大家闺秀纯情的热恋、惨绝的殉情演得真切感人。尤其是那几大段颇吃工夫的唱腔,她竟能气畅味淳,游刃有余,显示了难得可贵的艺术禀赋。她在《赌海丢魂记》中唱到“一句话气得我浑身打颤”时,其声腔如堤崩涛卷,最后反复加强上行的拖音如惊云裂石,令人震撼。把人物那种柔肠寸断、凄伤绝望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004年1月9日晚,平顶山电视台第92期《乡音大舞台》现场直播了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楚淑珍专场戏曲演唱会。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王洪应,郑州市政协副主席、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希玲、市委副书记乔新国,以及部分省、市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到场祝贺并观看了演出。
举办个人戏曲专场演唱会,在平顶山市尚属首次。演唱会上,楚淑珍倾其所学,将成名之作、代表剧目《大祭桩》、《抬花轿》、《秦雪梅》、《泪洒相思地》、《母与子》和《大江东去》等一一奉献给观众。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希玲、李树建也登台献艺。
演出结束后,王洪应、乔新国等上台与楚淑珍及演职人员握手祝贺。
可有谁知晓,为了组织这场专场演唱会,楚淑珍顶着压力,迎着困难,把自已多年积蓄的8万元血汗钱全部贴了进去。
楚淑珍,能干成大事!
楚淑珍,有壮志和雄心!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楚淑珍,给了她很多很高的荣誉。但她说:“艺无止境,我的追求永远是明天!”
清水出芙蓉,雅韵唱心声。飞驰吧,楚淑珍,青山作证,绿水有情,大地会记下你俊美的英姿;你的笑声,你的歌声,将永远为人民带来欢乐,带来幸福……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戏剧《雷雨》- 曹禺
下一篇:在垌头村看《再现朝阳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