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林收藏赵之谦《论学丛札》 坚持每天练书法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1064

时间: 2014-06-28 10:47:07

 

  张铁林展示其收藏的手札

  而当笔者拿出另外一位重要手札收藏家何国庆先生的《明代名贤尺牍集》时,没曾想两位竟是收藏圈里的好朋友,看到老友如此精彩的藏品集时,张铁林的一句“就是喜欢你们这样的朋友过来家里,这样的书正是我最喜欢的”,顿时让所有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全无,所有关于明清手札收藏的故事就是从这样的一套书中开始谈起的。

  拍卖场上的激动瞬间

  “收藏这个东西,如果说某一天有一个人跟你说可以试试收藏,收藏这个东西怎么样才去收藏的,我觉得这个“收藏”的人一定不是发乎于心,多少有点儿投机心态,撞撞运气,跟变换资产行之有点儿异曲同工”,这样的一段话算是张铁林对于自己二十余年收藏的一个叙述开始,而正如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张铁林是明清手札的收藏大家,只是对于“收藏家”这样的一个称谓上,张铁林却直言“自己早已经进不去收藏的圈子了”。

  在张铁林看来,今天自己所谓的收藏,始终是和应用、实用性结合在一起的,起初的收藏非常简单,“我一直写日记、写小字,写毛笔字也经常写,越写越一发而不可收拾,当时喜欢小字,当时小字的东西相对又便宜,买一通信,买两通信,越买瘾越大,后来十通八通,然后是专题的信札,最后变成包圆,我们叫“整拍”,一场整拍都让我拿下来了”,也正如多数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对于这样的一种“整拍”出价的行为,被张铁林形容为“二”,只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尤其是看中就出手的性格下,让张铁林积攒下了多大上千封的手札,足够此生欣赏研究了。

  “在收藏过程中,我觉得手札的书法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更贴近书法的本原。过去的人不以手札为作品,比如赵之谦就曾经说过,他不认为手札是作品。但我反而觉得他的手札更好,我收藏的他的手札里一个错字都没有,甚至连一个字的改动都没有。手札里表现出来的都是书写者真实的性情,来往书信里面说的常常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往往能体现一些名人在正史中不见经传的性格侧面”,谈及到手札收藏的趣味时,张铁林如是说道。

  而在张铁林关于手札收藏中,最让人称道的仍然是那场至今提及都会心潮澎拜的拍卖会,2003年上海春季拍卖大幕已经拉开,但其实对于手札界内关注的赵之谦《论学丛札》的竞争早已经开始了,“拍卖前已经做了两场的学术研讨会了,都是请了国内最直接和专业的研究者参与,并且都有专题的论文发表,已经把拍卖这个事情炒的非常热了,当时我其实抱着的心态就是搏一搏,因为这件东西不用我说,大家肯定都知道其精彩之处,当时上海崇源拍卖那边,我也有接触,也知道有竞争的对手存在,并且都是隐藏的特别深的那种,大家都不愿意跑掉这个漏,所以才出现了后来在拍卖场上的那种扑朔迷离的状态”,张铁林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说道。

  拍卖当天,这套赵之谦的《论学丛札》自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张铁林回忆道,现场“真人秀”的举牌竞争只有自己一个人,其他的竞拍人都是电话委托,当时也不知道是谁,直到多年后才知道当时参与竞争的人,尤其是日本的藏家竞争最为激烈,这场发生在上海崇源拍卖现场的恶战,最终会被炒到如此高的价格,但是张铁林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最终拿到,虽然是以一个并不轻松的价格竞拍到。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近乎亢奋的状态中,张铁林开始了手札收藏,在上海、北京等拍卖行,几乎都是整拍的形式,但是当他逐步意识到可以做一些专题性收藏时,已经来不及了,价格早已经是高的离谱了,“我手上有的这些东西比较杂,包括手札也是比较杂,但是时代是不杂的,都是明清时期的东西,这样才是慢慢的确立了我自己的兴趣”。

  但其实熟悉张铁林收藏的人都知道,虽然他是以“整拍”的形式买下了大量的手札藏品,但是他对于手札收藏的品味却是不低,收藏的主要是钱镜塘、吴省庵、丁辅之的手札藏品,3位都是早期沪上的收藏大家,藏品既丰富又完整,保存相当完好,其中尤其是以钱镜塘先生为代表的藏品,其收藏的手札文献,后一旦在市场上露出,就会受到藏家的追捧。

  “但是也仅仅是过去的那些年,现在拍卖场的东西一是太贵了,二是我自己太忙了,再加上我认为我手上的这些东西已经足够我闲暇之余研究了,我也没有再在拍场上买过东西了,现在想想,不管价格现在和过去有多少倍,仅是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身边都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真迹,这种感觉真的是穿越的,并且是真实的”。

  “每日一札”与“每日一写”

  在对于所收藏的这些名人手札的研究上,显然张铁林是分身无术,长期不断的演艺通告耗去了他大量的时间,而做学问研究又是一个非常需要时间的事情,这对于张铁林来讲,研究只能是看到哪几封就研究哪些了。

  “现在的赵之谦《论学丛札》已经在雅昌拍片了,现在正在进行的设计的环节,马上就会有出版的,这个东西在我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但是手札展览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释文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过去来讲,很多人都是秘而不宣的,其实这对于收藏是没什么意思的,我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重要的文献资料了,所以历来只要是做研究的人需要,我都会传资料给他们的,但对我自己,只能是看着这些享乐了”,在谈及对于所收藏的手札进行系统出版和研究时,张铁林坦诚自己在研究上的无奈和心态。

  但其实,张铁林也曾经尝试过这样的一种形式,即“每日一札”,每天会有一扎新的信,都是张铁林自己的收藏,有专门的一个人每天做释文,简单的信札一两个小时,但也会碰上一个好几页的信,几乎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完成注释的工作,之后上传到网络上。“这就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匆匆忙忙上传之后,发生很多地方有问题,比如标点和释文就是经常出错的,大家就在网上修改,你一句,我一句,都是因为时间来不及考释出现的问题,最后这样的一种形式就变成一个争论的园地,但是后来也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只进行了二三十封信札的整理工作就暂停了”。

  虽然“每日一札”的整理被耽搁下来,但是张铁林自己的“每日一写”却是一直持续到现在。在张铁林的家中,采访结束后邀请我们参观他的一方宝地,就是他自己的书法创作工作室,地上散落着刚刚练习的书法作品,家中处处都有他自己的书法作品, “我学习书法几十年,说附庸风雅也好,说修身养性也好,写字是我最大的爱好,也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

  在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上,张铁林曾经表示,书法最重要的是传承,而不是一味近乎自恋式地创新。他崇尚写意抒情,反对矫揉造作。“我对一切创新、改革之词,都保留绝对的审慎和商榷态度。对古代书法的美学传统心怀敬畏,是我习书的思想基础和前提。”会客厅中挂着的正是书法大师王铎的重要作品,张铁林每日都要临摹,可谓是朝夕相对。张铁林写字与成名成家无关,正是享受与参与的平常心态成就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方式,他比专业书家更多了几分洒脱、几分闲适和散淡。他的书斋常备各种手卷册页,兴致来时,或抄录诗词,或记一段往事,往往是整日书写,沉潜于书写挥毫的乐趣之中。张铁林还每日坚持用小楷记日记,以此来保持与毛笔的亲近。故而,在他的笔下自然透出一份闲情、一股难得的书卷气息。

  收藏即为“寓教于乐”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这样的一个身份,也是张铁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他所开设的课程中,有一个中国书画鉴赏的专业课程,正是张铁林在收藏文化中所涉猎到的一种想法,即收藏是一种综合文化的汇总。“说起来也简单,正是因为张铁林喜欢写小字,凑巧在当时小字又便宜,力所能及之下就开始买小字,一下子变成东西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变成收藏了,但是对于收藏家这个称谓,其中“家”的称谓,其实是特别能够引起深入思考的”,张铁林说道。

  “我一直对“收藏家”有一种模糊观念,什么叫收藏家?有人有钱买了很多东西放在手上其实也不懂,就是因为有钱买东西所以变成“收藏家”了,这个“家”也混到文化人的圈里了,其实还是不懂。但是后来想想,可能很多“家”就是这样的,收藏家就是手上有东西,只要有东西就叫收藏家,懂不懂单说,很多手上有东西的人让他都懂不见得,特别是收杂项的人,收杂了以后不可能都懂,因为世间的文化是包罗万象,涉及到的知识面特别广。所以说越专业的,所谓越专业的,中国老说专业,越专业玩得越高、越精的就越窄。指向性越强,方向性越强。说某个人收了五十年,收到最后还什么都收,还是杂项,那是潘家园的地摊”。

  张铁林认为,越专业的方向越窄,指向性就越强,最后真成了所谓的“家”的时候,就不是什么都懂了,但是攻其一点,不是不及其余,而是别的方向会顾不上了,这就正如任何一个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这就是我现在办学的想法一样的,我强调的是综合知识结构,比如我们的专业里有一个中国书画鉴赏专业,带有很重的实验性,因为过去在传统的学院内是没有这样一个学科的,主要是没有系统的教材,在过去来讲,这样的课程多数是鉴定专业,并且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这样的一种方式,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这样了,学校里边最大的问题就是见不着真东西,天天看书是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实力的,这是我为孩子们思考的问题,所以我收藏是要和实际应用发生关系的,多少把我自己收藏的体会应用到教学中”,张铁林说道。

  其实,早在张铁林的授课中,他就会专题性的讲解关于明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爱我中华》生命诗歌朗诵会(阿紫诗歌北京大学专场)圆满成功

下一篇:市场重现调整态势 书法作品大放异彩





相关内容

“百联迎春”书法作品展开展

浓墨御福,妙笔迎春。20日,由…

2024-01-22
“百联迎春”书法作品展开展
一功:将“武体”书法发扬光大

一功,原名徐国麟,师从于我国…

2023-10-09
一功:将“武体”书法发扬光大
规划引领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

日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2022-01-14
规划引领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