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古城艺术之恒春城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1002

时间: 2013-07-19 09:42:49

            早年台湾有古城,只是随著物换星移,多数古城早已消失在现代水泥丛林,仅部分仍保有古城墙和城门。这些硕果仅存的城墙和城门,如今成了吸引旅人到访遗蹟。偏处南台湾的恒春古城,不仅留有城墙和城门,抢孤也在此举行少儿绘画大赛。 
恒春,位於台湾最南端,从地名来看,便知此地因四季如春得名,精确的说,恒春四季比较像夏天。恒春小镇最有歷史味道的景点,便是清朝留存至今的古城遗蹟。当年恒春会建城,源於清同治年间发生的牡丹社事件。
            因為牡丹社事件,显露出日本人侵台野心,清廷对台湾的经营和建设也转趋积极,因而在光绪元年决定筑城设县,旧称「琅嶠」的恒春也在此时更名。基於国防需要兴建的恒春城,选在猴洞山附近,东有龙峦山、西有虎头山、南有西屏山、北有三台山,具有风水学上的考量。据说,当年城址便是由刘璈选定。
            恒春城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周长880丈。除了建有城门,并有城台、城楼和抱台。据载,每座城台高一丈七尺,宽六丈九尺,城楼和抱台各有四座,城外闢有护城河,西门、南门、北门各有豪桥,沿城周围筑有1384个城垛。
当年的恒春古城模样,虽已难觅全貌,至今恒春城仍是台湾现存较完整的城池,并被列為古蹟保护。来到恒春古城,游人犹可见到古城墙,只是四座城门现仅南门(清时叫明都门)保有城楼,只是这透著新意的城楼,却是经过改建。
          事实上民国七十年代最早整修的是东门,并开放游人参观,十餘年后东门城楼便告损坏。北门过去為恒春县城主要出入口,又被称為「官道」,虽已不见城楼,城墙却是目前留存最长,而仅存的一座百年城垛,却是在西门。 
 
               每年农历七月,恒春古城最热闹的祭典,要属与头城抢孤齐名的「恒春抢孤」,地点就在东门与北门之间。比起讲究维持传统的头城抢孤,恒春抢孤多了几分观光味道,连孤棚都固定设在东门外,即使非祭典期间,游人仍可一窥孤棚丰采。
本文来自 少儿绘画大赛http://match.quanxi.cc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美术馆长与少儿绘画大赛的渊源之旅

下一篇:儿童学美术成本大增 院校收费遭质疑





相关内容

蓝孔雀艺术工作室获奖啦!

在2020年初,由蓝孔雀艺术工作…

2020-07-24
蓝孔雀艺术工作室获奖啦!
《少儿画苑》第三十一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暑期征稿开始啦!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

2020-07-24
《少儿画苑》第三十一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暑期征稿开始啦!
艺之乔画院美术培训中心

在《少儿画苑》第30届全国少儿…

2020-05-22
艺之乔画院美术培训中心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