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十一】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406

时间: 2023-11-03 14:33:46

       杨德川,河南舞钢人,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先后任舞钢市财政局局长,平顶山市财政局副局长,调研员,平顶山市拔尖人才,平顶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专家智囊团财经组组长等职,在省级和国家级报刊上发展文章20余篇。主编《财政金融与市场经济》一书获原财政部长项怀诚和原河南省财政厅厅长夏清成好评和推介,该书获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杨德川先生的散文集《龙泉湖畔》的主题是感恩,一路读来透着温暖与感动,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为什么和怎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母爱似水》中他高歌过,在《读不懂的雪景》中他探索过,在《南方打工》中他追求过,在《亲历改革》中他奋斗过,在《一场惊梦》中他疼痛过,在《人性异同》中他思考过……可以说《龙泉湖畔》又是一本励志书。
       《龙泉湖畔》文字流畅,没有过多的修饰,作者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让读者分享他的内心世界,从《早春阳光》《初试擦肩而过》《再试失之交臂膊》到《风雨之后》四篇一气呵成,作者由“早春阳光”的希望,到“擦肩而过的瞬间,也是一种收获”的壮志豪情,到“可能是命运有意安排,也可能是自家坟地就没有那棵蒿子,发誓再也不参加公选了”的悲观心情,再到“感恩组织,感恩公选,让我走上了新的台阶”的人生质变,这些大实话既亲切又感人,让读者在感动中借鉴作者的人生经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一条“感恩”的主线贯穿始终,作者通过本人在龙泉湖畔成长和工作经历的回忆,抒发对家乡、父母、妻儿、朋友、老师、领导等等的感恩之情,旨在让大家常修一颗感恩之心,珍惜拥有的一切,并用自己无私的爱,去回报社会。
       杨德川先生心地坦荡,胸襟宽广,知恩感恩。一路走来,时时处处以美好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他把别人或多或少的支持或帮助,点点滴滴都珍藏于心,并且形诸文字,念念不忘,以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不仅让他内心总是阳光灿烂,春意盎然,在成长路上,也得到了前辈同仁及领导的无私支持与帮助。我想,一个充满感恩的人,一定是宅心仁厚、知恩图报的君子,如果人人都这样心存美好惜缘感恩,这个世界一定是惠风和畅,近悦远来。正如他在《前言》中写的那样:
       感恩父母。他们给了生命,呵护健康成长,用无私无畏的爱与奉献滋润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像阳光一样,能照耀到人生的任何角落。
       感恩读书。读书如同交友,好书则如良友。与良友为伴,足以怡情;与好书为伴,足以励志。
       感恩磨难。磨难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是化茧成蝶的希冀之路。愈是磨砺,愈是开启潜能,不懈努力,激发勇往直前的魄力、胆识和勇气。
       感恩爱人。爱人始终是最持久的动力,真诚相伴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从容淡泊的到达目标。
       感恩工作。工作提供了人生舞台,有缘从事会计和财政工作,能够实现人生价值,发挥作用回报社会。
       感恩良师益友。那些曾给予帮助和指导的领导、同事、朋友,他们都和读书时的老师一样,都是良师。良师是一盏灯,照亮人生旅途。
       感恩岁月沧桑。人只有遇到挫折、感知沧桑的时候,才会让浮躁的心灵安静下来,让世俗的喧嚣远去。懂得幸福生活来源于知足常乐,宁静致远。
       感恩家乡。遥看龙泉湖,在画匠的勾勒下成阕。湖畔的山水、阳光、大地、蓝天,甚至一棵棵小树都构成生命里最美的乐章,有它们,才有我们的存在和希望。
       感恩匆匆流年。流年就是人生,正因为时光易逝,我们才懂得珍重,懂得惜时,并从中提炼出思想的精华来灿烂我们的人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无论面对怎样的遭遇,它都会一如既往地升起来,并且带给世界新的希望与光明。
       《龙泉湖畔》是作者通过本人在龙泉湖畔成长和工作经历的回忆,抒发对家乡、父母、社会以及指导和帮助过自己的老师、领导和朋友的感恩之情,并就如何应对挫折,做好本职工作,走好人生之路,表达了自己的心灵感悟。其目的是让大家常修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所拥有的一切,并且能够用自己纯真无私的爱,去回报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爱和帮助的人,从而忘记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找到幸福的感觉,实现快乐的人生旅途。
       龙泉湖畔,唯有感恩;
       如有共鸣,便是慰藉。
       杨德川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却从农村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由一寒门学子成长为优秀的县级领导干部。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命运的宠儿,求学之路充满了坎坷和变数,可以说他的每一步脚印都浸透了拼搏的汗水。求学之初,刚读了两年小学,就被辍学了,后来时断时续地走着读书之路,到高二时,又因全国展开“批林批孔”运动,而丧失了学习环境。高考的前一天,他作为队里的拖拉机手,还顶着料峭寒风,上山给村干部家拉石头,一趟又一趟,都是自己装卸。半夜赶到朱兰考点,却发现没带准考证,又步行十多里回家,饥寒交迫,赶回考点已是深夜……所幸苍天不负,平时的勤奋使他厚积薄发,在全国录取率不到5%的情况下,以高出大专线的优异成绩被舞钢师范录取,两年后毕业,又因成绩优异留校工作。但他没有就此止步,又在83年考入河南财经学院深造。工作后,他历任科员、科长、副局长、局长等职,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多次发表文章,所著《财政金融与市场经济》一书,受到时任财政部部长和省财政厅厅长的一致好评和推介。人到中年,他又力挫群雄,以三项成绩均为第一名的绝对优势,被公开选拔为县级领导干部。然而事业有成后,他的业余时间却不是迎来送往,觥筹交错,而是静心读书,埋头写作,最终积累出了这本厚厚的《龙泉湖畔》……“读书,能使穷人变富,富人变贵”,杨老师很推崇这句话,而且也用亲身的实践验证了这句名言。纵观杨老师的成长经历,可以说不啻是一部感人的励志剧。这一切,与他多年来勤奋努力、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是分不开的。他这种永无止境、锐意进取的为学精神,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德川先生笔下的文学故乡,已经不是他童年记忆里的那个原生态故乡,而是站在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制高点上深情回望故乡后,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以独特的美学视角构建和塑造的一个虚拟的文学故乡,一个蕴含了国家、民族和社会丰硕文化内容的全新的“家国故乡”。这个虚拟的文学故乡,远比童年记忆碎片里的那个真实故乡更为博大、更为丰富、更具人类审美价值。千百年来,故乡文学已经成为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咏歌百代,久唱不衰。德川先生的故乡就是一个厚重的文学符号。 故乡是什么?是祖辈四处漂泊走累了停下来安家生根的河岸或山脚,是作家生于此长于斯魂牵梦绕寄存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是一生奔波行将就木之时决然选择的最后归宿。正是在这块曾经留下太多记忆的土地上,铭刻了他们或苦或乐、或悲或喜的丰富童年,留下了人生最宝贵的金色年华。 故乡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长久指引着那些负笈远行的创业者的脚步。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紧密相关。故乡的青黛远山,绕村而过的溪流小河,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绿色的菜园满坡的麦浪,还有故乡的明月和朝霞,霏霏的春雨和冬雪,无不都会成为一生难以忘却的清晰记忆。“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理状态”。湖南作家于怀岸说:“我从很早,青少年时期就离开湘西,中间也回去过,甚至呆过很少时间才又出来,但我对湘西还停留在小时候和青少年时的印象,我现在写湘西的一些题材大多也是用孩子或者青少年的眼光来看湘西的。”追忆故乡那些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还有那些鲜活的故事、丰满的人物和古老的传说,就构成了文学作品最生动感人的丰富内容。
       纵观中外文学史,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经典名著代代叠出,咏唱不绝,故乡文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史学地位,拥有了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故乡已经作为一个悠久靓丽的文学符号载入了文学史册。 在华夏民族文学史上,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诗经》中的《卫风·竹杆》和《邶·泉水》细致描写了一个卫国女子嫁到异国他乡后,深切思念故乡的父母和兄弟,不时回忆儿时嬉戏的“卫女思归”的情景。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豪放展现了一代帝王强烈的思乡之情。陶渊明的《田园归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映照了文人墨客的思乡情结。唐代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戴叔伦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等数以千计的诗辞歌赋无一不是思乡佳作。故乡是挣脱不了的岁月,是一支永远牵在手中的风筝,剪不断,理还乱。故乡很远,也许相隔千山万水;故乡又很近,就在心里梦里,是一道至死都不能抹去的烙印。
       故乡的生活印记是最深厚的文学土壤,是文学创作灵感的源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大批左翼作家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巅峰。茅盾、沙汀、张天翼、柔石、萧军、萧红、丁玲等都在远游他乡后完成了自己的文学经典,写出了他们一生堪称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理想与艺术审美达到了较完美的统一。他们的那些文学作品,无不深深打上了他们故乡生活的烙印。在他们的文字里,总能读出浓厚的故乡情结。鲁迅的小说名篇《故乡》,以一种特有的沉郁之美,细腻展现了他离开故乡之后的悲伤怀念。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他用近乎残酷的目光重新审视久远的故乡,以消解心中本已淡然的乡土情结。在他飘泊异乡五六年后,怀着“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心态再度开启记忆中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活泼的少年闰土和豆腐西施杨二嫂,还有獾猪、刺猬、稻鸡、角鸡、鹁鸪.......一切是如此的清晰可亲,那就是他回忆中的故乡。沈从文的《湘西》、《边城》、《长河》等,表现了一个来自湘西的“乡下人”寂寞的审美情怀及执著追求。湘西的土地和人民哺育了他成长,赋予他艺术的生命,使他以湘西故乡的人事景物风俗习惯为题材,写成了许多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美散文和小说,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湘西社会风俗画。“农民诗人”臧克家诗歌中的“老哥哥”,“六机匠”,无不都是他早年山东诸城故乡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故乡童年的故事和传说伴随了他八十年的创作实践。 当代文学中,以故乡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马新朝说:“故乡是我创作的底色,那是生命的底色,是我们民族的底色。我是喝着家乡南阳的涧河水长大的,印象中,涧河水特别清凉、明澈、甘甜。夏天,成群的孩子整日泡在河里摸鱼、捉虾,回想起来,那种乐趣就像一杯美酒,珍藏的时间越长越觉得甘甜,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一个中国作家或诗人,乡村经验尤其重要,乡村经验是一个中国诗人应该站立的地方。”著名作家周立波以故乡湖南益阳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汪曾祺以故乡江苏高邮为背景创作的“故乡系列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故乡痕迹突兀鲜明。生于商州的贾平凹,仅仅在故乡生活了十九年,但却始终难以割舍对故乡的依恋,虽然已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但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仍以农村为题材,倾情表现农村的风物人情、人物命运以及社会变迁,把自己对故乡的一腔深情融化在作品中,以文化人的视角展开对农村社会的深沉思考。 每个作家的风格、创作和他故乡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那是一个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的精神羁绊,“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这是一种模糊而悠长、强烈而复杂的精神眷恋,一种难以割舍和抛却的强烈人文情怀。这样一种情怀必然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渗透到故事、人物、背景、社会生活的血液里。冯骥才说:“故乡的一切,自然都会化为作家笔端淌出的文字来。”故乡更像是无形的精神财富,更多的时候,不是作家对故乡魂牵梦绕,而是故乡会在不经意时,悄悄溜进他们的梦中,流淌在他们的笔下。 故乡是人类永恒的集体记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故乡是一种美妙的人类情感宣泄。刘欢的“弯弯的月亮”、费翔的“故乡的云”、李谷一的“乡恋”,听一千遍一万遍,仍然会沁人肺腑,令人荡气回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故乡的河,那是永远流淌在心中的河。“故乡符号”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将会长久地驻足文学殿堂,辉煌瑰丽,光耀古今。 故乡,是一座遥望千年的绵绵群山,是一个黄沙飞扬的黄土高坡,是一个道路泥泞的偏僻村落,更是一个视野狭小的闭塞世界。在这个极为有限的生存空间里,目力所及,空旷而寂寥,荒凉而清许,贫穷而落后。落后的故乡与人生的理想,总是有着太遥远的距离,总让一颗颗年轻骚动的心失望和迷茫,甚至愤恨和忧伤。“你整点行装,开始人生的远征,那一刻,故乡被你的目光拉长拉远。” 逃离故乡是文学理想的勇敢选择。面对“非常痛苦”、“非常苦闷”的农村生存现实,举目四望,前程渺茫;展望人生,心灰意冷,感同身受的是穷困、饥饿、苦难、愚昧、闭塞、荒漠,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离。走出故乡去他乡,背起行囊走四方,“离开熟悉的地方,离开熟悉的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几乎就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少年孜孜以求的梦想与向往。他们做梦都在想逃离故乡,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刻飞去远方,从此远离“恨不得咬一口”的令人伤心愤恨的故乡。莫言说:“十八年前,当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高密东北乡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时,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它耗干了祖先们的血汗,也正在消耗着我的生命。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比牛马付出的还要多,得到的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凄凉生活。夏天我们在酷热中煎熬,冬天我们在寒风中颤栗。一切都看厌了,岁月在麻木中流逝着,那些低矮、破旧的草屋,那条干涸的河流,那些木偶般的乡亲,那些凶狠奸诈的村干部,那些愚笨骄横的干部子弟……当时我曾幻想着,假如有一天,我能幸运地逃离这块土地,我决不会再回来。”
       文化的荒漠、知识的缺失更进一步促使年轻的“他们”决意走出故乡。“40万人口的故乡竟然没有一个图书馆,唯一的新华书店里却堆满了学生考试必备的辅导书,最缺的就是那些启发思维的书籍。”故乡观念太落后,文化落差也太大,愚昧、颓废、庸俗、迷信等大行其道,延续了数以百年的传统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更是无法忍受,令人压抑窒息。河南籍作家阎连科带有自传性的“瑶沟系列”,着意描写了中国社会底层艰辛屈辱的人生挣扎:过年都吃不上一顿白面饺子,一个村供不起一个高中生。伏牛山麓的苦难乡村,构成了他文学天空黑云浓重的层层阴霾。1919年,一代伟人邓小平15岁离开故乡四川广安,直到1997年驾鹤西去,78年间,他的脚再也没有踏上过故乡的土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自贡灯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邓小平在船上观看,一旁采访的四川电视台记者也是广安人,他问小平:这么多年,您就没想过回乡看看吗?小平摇头说:“我怕。”逃离故乡,会有太多的理由。选择逃离,寻找另一个精神家园则是义无反顾。 遥远的他乡是一种诱惑。诗人汪国真有句名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地方没有新的风景,残存在脑海中的是旧的风景。”文学创作,需要一个广阔的自由空间,需要一个博大的社会舞台。而狭小的故乡,却不能给予这样一个绚丽的舞台。生于斯长于斯,长久的平面凝视,切身的痛苦体验,令人生厌的生活场景,都被自己的步履踏平。故乡太小,让人看不到外面广阔的天空,“一点生机都没有!灰朦朦的天,灰朦朦的地,灰朦朦的房子和空气。”青山明月也已兴味索然。精神已经疲惫,激情也已不再,情感更已淡漠,甚至愤青过的一切也不再能够激起愤怒,迫切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渴望逃离,走向漂泊成为来自心灵深处的狂野呼唤。
       众多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家纷纷把“逃离故乡”当做创作的主题,怀着极度的伤感和惆怅的情愫去述说这种背井离乡,诗意展现从南方到北方四处漂泊的“一个人的战争”。为什么会选择逃离故乡?因为对故乡的绝望和愤恨,也因为心灵的背叛与挣扎,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把逃离故乡当做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期望着到“别人的领地”拼搏奋斗,期盼着到那里扎根、开花、结果。“大年初二,逃离日思夜想的故乡,重新踏上返回深圳的路途。”外面的世界强烈召唤着青年男女们,激荡着他们一颗骚动的心,诱惑着他们奋不顾身奔向遥远的他乡,寻找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逃离,不仅是躯体的离别,更是精神的叛逆。二十世纪初著名作家周建人在《别了,故乡》一文中写道:“老房子已经住了100多年,搬家无疑是一件庞大的系统工程。卖房的消息早已传了出去,大家都知道,又一个大户人家败落了。”其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河南新乡是作家刘震云的故乡,故乡构成了他小说的重要内容。儿时生活的困顿迫使他长大成人后选择了逃离故乡,大步走入了喧闹的城市。只是在城市生活了多年之后,他又猛然发现了故乡的真和美,遂拿起笔来恣情肆意地讲述故乡的人物和故事,于是有了《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等大批怀乡作品的问世。“写作就是回故乡”实在不失为一个精到而绝妙的概括。 德川先生的回望故乡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学故乡的超越。“故乡文学”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具有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感与时代价值。沈从文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德川先生笔下的故乡并非仅仅是自己的家乡,故乡是一个远比家乡更为厚重的生命印记。囿于家乡那块狭小的土地,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局限,闭塞环境的羁绊,思维认识高度的制约,也许很难写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能够承载社会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山村无大家,僻地难辉煌。跳出家乡有限的狭隘视野,站在一个视角广阔的巨大空间,凝眸回望那个承载着悠远历史的故乡,故乡文学才能完成最后的华丽转身。从逃离故乡到回望故乡,再到文学故乡,这是一个作家文学创作的历史轮回,也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字故乡的路径选择。德川先生的《龙泉湖畔》是站在历史、社会和人性的制高点上,对童年故乡的深情回望,是对曾经的生活场景的哲学反思,是原生态故乡的提炼升华。 德川先生的文学故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虚拟的故乡世界。反观中外文学史,众多伟大不朽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是以回望故乡的全新视角去讲述故乡的故事和历史,再现故乡的人物和传说。文学的意义在于发出个人的声音。作家对故乡的回望,绝非是记忆中故乡场景、风情、人物和故事的简单再现,而是故乡记忆繁纷生活的重构。中国画技法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画造型并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构图上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德川先生笔下的故乡,已经不是原生态故乡景致的简单复制或拷贝,更不是简单的情景临摹,而是一个艺术化了的虚拟的文学故乡,是一个更为真实、更为瑰丽、更为良善、更为丰富的文学世界。 只有站在社会和人性的高地上,一次又一次回望故乡,才能发现故乡之美,故乡之真,故乡之善。当你离开时,故乡巳不再是你的故乡了。梦魂牵绕的只是梦中的故乡。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幽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他们把故乡被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桃源,一个纯净的心灵港湾。在作家笔下,或许那满街的狗屎,一脚的泥泞,灰黑的老屋,粗俗不堪的村姑等等早已不见,仅剩下“家乡是一汪清泉,干净、清凉、柔和,没有都市的喧嚣和浑浊。”德川先生的《乡愁》《母爱似水》《父爱的高度》《童年记忆》是那样的坦诚、质朴和充满人性。我从他的书里看到的是一股纯正刚烈、执着豪放的中原之风。他笔下的故乡是如此的清澈而宁静,字里行间无不是满目春色,日丽蓝天。 德川先生笔下的故乡,其实是一个被心灵放大了的故乡,是整个国家的缩影,是认识国家与国民的起点。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王德威认为:故乡“是自特定的空间中追寻历史的痕迹,从时间的洪流里淘洗‘故乡’的精华”。德川先生的文学故乡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厚重的特定时代与社会的全景图画。他把这种风俗图写得越淋漓尽致,离自己的故乡就越远;离大众的心灵世界就越近,离原生态故乡就越远。鲁迅笔下的绍兴,老舍的故乡北京,萧红壮阔的黑土地,陈忠实的“白鹿原”,汪曾祺的“高邮老家”,陆文夫的苏州小巷,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无不都是国家、社会、民族、历史的缩影。他们塑造的博大深厚的文学故乡,岂是小小的原生态故乡所能包容得了的!1921年的鲁迅,用俯视的目光回望自己那荒凉、封闭的故乡时,不禁痛心疾首,并希望“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注意”。于是,我们看到了“阿Q”精神,看到了在“咸亨酒店”里挣扎的孔乙己,看到了“鲁四老爷”家中走投无路的祥林嫂,看到了那个“从小和我一起长大”却日益陌生的闰土哥。在“鲁镇”的这些人和物中,人们感受到的不是对家乡的思念,而是一个时代的压抑和悲凉,更是鲁迅无声的呐喊。
       那个曾经愚昧落后的原生态故乡,殷殷回望之后,经过德川先生的精心创作,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获得了新生。原生态故乡的人物、故事和景致已被彻底打碎,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方式,揉进众多的其他文学元素,包括民族的、城市的、社会的、国家的甚至是世界异域他乡的,并大量融入了作家个体对人性及社会的主观深刻感悟和理性思辨,最终演绎变幻为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浪漫或现实的精巧故事。故乡由肮脏变得洁净,由愚昧变得智慧,由丑陋变得美丽,由狭小变得宽广。从而,原始故乡经过华丽的转身,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美轮美奂异彩纷呈的文学故乡风情大画卷,如此的美丽鲜亮,光彩照人,如此的感天动地,流芳千古。我读德川先生的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写了一篇名叫《年少初读》,表达着他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和赞美的情愫。文字亲切真诚,我忽然感觉到他的故乡原来一直这样美丽着,而且还会有更加辉煌美丽的明天,文章里对故乡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与祝福…… 德川先生的《龙泉湖畔》是一本很厚重的书。打开书,很合我的胃口。我原本就喜欢简单从容的生活,所以,我精神一振,静静读之。我没有刻意去读作者的简历和序,我只想从作者的正文中,用我自己的目光和方式去读他的人生经历,读那些改变命运的际遇,读那些刻在乡村里的印迹,也读故乡背后的故事。 对于故乡,也许我们一生都走不出乡音与乡愁,随着作者朴质的文字走进作者笔下的那个世界,我如同行走在熟悉的田野上,感叹作者对故乡有着这样一份悠长难忘的情致。 曾经因为害怕乡村里的偏僻清贫,曾经我们向往都市的繁华和喧闹,如鸟儿一样拼命想飞出山林,无数次幻想过外面精彩的世界是多么美妙……如今,行走在城市的街灯里,却如此深切的怀念乡村里的宁静和纯朴,故乡是心底最温柔的牵挂与思念。 我经常做这样的梦,等我老了,我要回到大山深处的鳌头村,隐归田园,种花养草,回忆人生,尽情享受那里没有污染的阳光,空气和水,珍爱大自然的本来颜色,直到叶落成泥…… 从《龙泉湖畔》,能看到作者人生路上留下的一个一个坚实的脚印。他的《亲历洪水》《豆腐情结》《钟爱香椿》《童年记忆》记录了乡村的生活,那么多真实的记忆,那么多熟悉的感受,都蕴藏于字里行间。 从作者这些细腻朴素的文字中,我找到了似曾相识的记忆,惟一不同的是,我带着眷恋和梦想离开那个山村的时候是在一个美丽的秋天,依依告别大山深处的家园,和风中挥手的母亲…… 德川的故乡,不单是以水美而出名,朴质中透着富贵之气,让人流连在她的身影中,不会忘记。 水清则无鱼,我家门前也有一条河流,细水长流,很少见鱼儿游动,而螃蟹是却多得密密麻麻,记得小时候我也挽着裤脚,赤着脚儿,翻开鹅卵石,去捉螃蟹,却被吸附在小脚背上的吸血“蚂蝗”吓得大哭起来,以后再也不敢下河了……现在想来依然心有余悸。 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介绍,读他的文字,让我怀念故乡,惦记故乡的山水,还有对那里“过春节”的风俗,如此种种记忆…… 正应了一句老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是啊,乡村的那边是一个纯净而美丽的世界,作者把最真的情感,最亲切的文字,献给了养育他的那片山水,献给了他记忆里的村庄,献给了永远的故乡、家族和父母亲…… 读《龙泉湖畔》,我读到了德川先生的一番感慨,就理解了文章一开始就对美丽的家乡进行了赞美,是因为他对故乡情有独钟,赞美不喋,所以“我”爱屋及乌,才对舞钢这么热爱,她足可以与我的故乡媲美,故乡是单一纯洁的美…… 德川先生一路走来的足迹,“文字”是楼梯,是桥梁,让作者爬得更高,走的更远……作者一直坚持在写作,怀揣着一个文人的梦想,用一支笔描写他丰富的人生,这让我想起一位文友的话:“把写作持之以恒,必有收获,文字在中国由来有用武之地的……”可以看出作者也是在这些与文字有关的经历中不断成长,以至今天回头看看,真该好好感谢生命里踩过的这些坚实的脚印。 作者把最柔情细腻的文字献给他生命里挚爱着的父老乡亲,从流水一样清澈的文字里能读到大山一样的男儿强烈的责任感和他那颗豁达,宽容的心。 作者在《感恩父母》一文中深情地写道:“父亲的爱,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甘露,父爱无言。”“母亲的爱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 他用人间真情写父母亲。父母亲是平凡的人,又是不平凡的人,一个家族,一座村庄,几许岁月,一段历史,就这样如电影般一幕一幕展示在读者眼前,或许沾上一些时代的影子和印记,也仿佛在读着一部中国式乡村的历史,我读到了一种别样的人生况味,不得不掩卷而思。 是啊!母亲,多么让天下儿女敬仰的字眼;母爱,多么像哺育我们成长的宁静港湾。母爱是纯洁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只知道给予而不企求回报的。母爱像春天里的暖风,吹拂着我们的心;母爱像绵绵细雨,轻轻拍打着我们的脸面,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像冬天的火炉,给我们在严冬中营造暖人心意的阳光。人世间的儿女们,望着两鬓斑白的母亲,哪一个不辛酸至极呢?母亲赋予给我们的爱实在、朴实、严厉,有时还有点诗情画意。恍惚中,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我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那是母亲在辛勤工作;我看见一个疲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编织寒衣;我看见一个欢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学习进步而高兴。细细回想,在我的生活中,哪一天又少了母亲的身影?每当我哭时,妈妈就安慰我;每当我感到像一只孤弱无助的小鸟时,妈妈就张开她那宽广的臂膀,给我温暖和爱的气息。母爱是爱里面最伟大的一种。儿女是母亲用自己的爱浇灌而成的花草,儿女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每一滴爱。母亲,一生为儿女护航,默默在儿女背后为儿女导引方向。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我们所能报答得了的吗?正如《游子吟》所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龙泉湖畔》,心中忽然生出很多感慨来,感激德川先生,开阔了我的视野,让生活多了一些精彩,也多了一些收获,也感谢德川先生让我有机会来读《龙泉湖畔》,收获一地思想,飞扬一腔乡情。 回望故乡,心情如此安静沉寂。故乡,在我从容地收获、欣赏和注视中,我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美丽,圆满和美妙。回头总结过去的岁月,生命中所有的遗憾,便可以轻轻地无怨地消融在冬季漫无边际的静寂之中,新年伊始,万物生机勃勃,让我扬起头,继续在阳光下行走。 以“故乡”为原点,视角穿透自己的故园童趣,翻越自己的人生旅途,链接亦庄亦谐的乡人乡事,折射出与父老乡亲交往的心路历程和感怀教益,淳朴乡情洋溢于字里行间,恋乡情结跃然纸上,精神穿行力透纸背。与他的多色又沧桑的人生经历成正比,德川的关于故乡的系列散文不仅格外浑朴而厚重,而且还显露出深深的自信与明显的沉重。概览《龙泉湖畔》,章章都有重心、篇篇都有看点,这得益于他拥有的浓烈乡情、深切体验,更得益于他艺术的表现手法:青春陈词、零度叙述和反思诉求。 青春陈词是《龙泉湖畔》的基本色调,也是德川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特质之一。德川出生贫困乡村,童年的苦难积攒了太多的质朴内核和文心灵气。彼时,走出乡村只是他童年的梦想,却也成就了他丰富的草根素养。纳入第一章《感恩父母 养育呵护》的10篇散文,都是他植根乡村的童趣掠影,也是走出乡村前的青春陈词。拉斯金说过:“除真挚的心灵外,别无高贵的仪容”。一物一人,人在物中;一事一理,理在事里;一文一议,议在文内。“龙泉湖畔”里的散文,以他孩提的童趣为基调,以他青春的理想为依托,无论是描摹《外祖母的慈祥》,还是《家能遮风挡雨》;无论是回忆《师如父母》,还是《人生没有下辈子》,每每从容陈词,篇篇美不胜收。“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爱默生语)。 诚然,山民的底气、书生的骨气,以比较柔软的辩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德川先生的青春陈词自然匠气,情感浓烈,并具有悲悯情怀、怀乡情结,文风超脱,尤其显得真挚勤勉。得益于青年的朝气和文学的梦想,使得德川故乡散文创作具有正确的认知和独特的思想,文体上日臻取向雅俗共赏。青春陈词使得他的散文充满朝气、温情,表达对理想的构建和人生世态的思考,对人的描写、对物的描摹,常常寥寥数语就能抓住人的魂灵和物的神韵,可谓散文笔触、小说情怀。从而使得这些散文作品不仅直截了当,角度逼直,行文也给读者以亲切感,作品的艺术张力往往直抵读者心坎。 零度叙述是《龙泉湖畔》里大多散文篇什通用的行文技法。哲人云:心灵往往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德川走出乡村以后,须臾不敢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故乡的养育之情,所经历的沧桑并不妨碍他的心灵抵达故乡情,他深深懂得:心灵美比外表美美丽,外表美只不过是外表,心灵美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因此,他的系列故乡散文行文显得毫不掩饰、从不虚构、永不矫情。第九章《感恩流年 珍惜人生》里的所有13篇散文,无论写人,还是状物,在行文上,从柔情脉脉的柔版,到热情焕发的快板,直面叙述、温情表达,酣畅淋漓;在文风上,从来龙去脉到起承转合,将每一个事件,哪怕是每一个细节,都诠释得极其详尽完美,给读者提供了从未被重视的乡情民意观察视角,让读者尽享纯正体验,分享审美情趣。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与大多数写景散文不同,德川的这些写景散文,首先赐予大自然浓烈关切情怀、善于“贴着”大自然写,使得大自然在我们面前是无蔽的、灿烂的,大自然变得温情脉脉起来,丰满的质地洒满地平线。总之,他这些散文通过零度叙述,一系列故乡人物矗立在我们眼前,故乡如画的风景犹在我们面前再现。 德川从舞钢乡村到都市,踏平沧桑,一路如歌如泣。毋庸置疑,他的人生经历为其散文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个人经验、社会阅历、厚重沧桑和内心检视。同时,也促使他对自然和社会、现实和历史、当下与未来进行了一系列探寻,用多重视觉和视角观察生活。他叙述的对象和客体真实,他的叙述方式和特色是温情,使得他的散文创作视野开阔,以故乡为出发点却不局限于故乡。德川的散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纪实,更注重接受现代与后现代文学的影响,将个体经验和社会变迁、人类处境并置处理,是故乡与沧桑、存在与虚无、现象与本质惬意重新构建和延伸。这些散文着眼细节,善于运用大量风俗民情营造色彩斑斓的意象,体现出丰富的张力。零度叙述使得长伟的散文风格温情脉脉、婉转悠扬。 《龙泉湖畔》第三个特质是反思诉求。迪亚娜夫人有过这样一句名言:“爱就是忍受痛苦,被爱就是引发痛苦。”德川关注大自然、热爱并赞美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把爱的眼光深入到万物的生长脉络,延伸到大自然的内核。这样的写作形式源自于他的善心底层、爱心底线,因为他的系列故乡散文创作坚持了一个传统文明守护者的立场,坚守一个作家的行为操守基质,基于理性正义而表现出独特的烂漫式的童贞眼光,以及反思现代性的审美诉求。因此,他的系列故乡散文,往往将无可遏制的内心独白发展成感人至深的书写艺术和美学思考。 故乡是美的,美在明月中;故乡是美的,美在乡音里;故乡是美的,美在一草一木;故乡是美的,美在情感里。当别人不理解你对故乡的情感时,你就细细品味、独自享受吧,因为那时候,故乡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在长伟眼里,最初的乡愁和望乡的滋味,当然是被送别的目光点燃的。渐行渐远的是燃烧的乡愁,渐行渐近的是立体的思乡情结。拥有距离,距离让乡愁有了长度;拥有思念,思念让乡愁有了高度;拥有比较,比较让乡愁有了宽度。拥有乡愁,真苦涩,幸福的那种;怀着乡愁,真幸福,苦涩的那种。 把散文创作由故乡的具体层面,一步步推向思想与精神的广袤空间,把自己深深切入读者阅读领域,把思乡之切、望乡之念、回乡之情、入乡之趣,导入到怀乡之愁、报乡之门,这既是德川先生散文艺术的不凡功力和过人之处,也是《龙泉湖畔》所要表达的和最有价值的要义所在,更是德川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审美领地,一如泰戈尔所言:“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我原以为,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财政系统的领导,杨德川的书可能思想境界很高,文笔也许就差强一些。读完全书,我感觉自己完全错了!杨德川学养深厚,涉猎广泛,文学功底非常了得,运用文字的方式驾轻就熟。他的文章,大气中透着沉稳,细腻中透着才气,流畅优美,潇洒自如。看似信笔写来,却是才情挥洒,真情洋溢,同时又弥漫着一缕缕浪漫气息。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他的成功,与背后有一位无私奉献的好妻子分不开。我尤其喜欢读他回忆爱情的那些篇章,只看题目,就让人生发出无边的联想和诗意来,比如《初相见》、《天阶夜色》、《南雁北飞》等好几篇,作者饱蘸浓浓的真情,用极其优美细腻的文笔,详细记录了他和爱人从相识相爱到喜结连理的曲折过程,我猜想这些文字应是作者年轻时的作品,因为它们像极了一位翩翩少年,既有英姿勃发的阳刚之气,又有万般温润的儿女情长,既是真实质朴的生活散文,又堪称文采斐然的纯粹美文,这种美,不仅体现在文字的空灵与诗意,更体现出心灵的意蕴与深邃,让人从中领略出一种高雅的意境,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人格的魅力。所以每每沉醉其中,我都非常感佩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并深深怀念那些远去的清纯时光,和那个年代刻骨铭心的纯洁爱情。
       此外,在“感恩家乡”一章里,故园的老屋家树,父母之爱,慈祥外婆和童年记忆,这些如烟往事,都在精短的文字中弥散出性情与真意,风格朴实自然,如叙家长,使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美;《亲历洪水》、《恢复高考》、《历史关于1977》等篇章,又有一个亲历者目之所及的历史价值,让读者更能真切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特殊事件;《菊开满崖》、《一蓑烟雨》、《花开千树》等篇章,文字清丽平和,笔意古朴洒脱,恍若晚明小品,让人感受到一种博雅豁达的情怀;《副职感悟》、《命与运》、《人生三四五六七》等篇章,仿佛信手拈来,却是意境深邃,读之如同与挚友围炉夜话,又像在倾听师长畅诉衷曲;《感恩父母》、《感恩爱人》《感恩磨难》、《感谢师恩》等贯穿始终的一系列感恩美文,让人更直接地触到内心深处热热的脉动,这些篇章里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人间最美的温情……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它大气磅礴,能够感受到一种胸怀;它正气高昂,能够提升一种精神;它低吟浅唱,能够听到文字深处的美妙回声。
       杨德川先生的文字是向上的,昂扬的,充满正能量的。读他每一篇都能感受到他独立的思想,正直奋进的人格力量,纯真如火的生活热情。他把浓浓的情感寄情于家乡的龙泉湖畔,一路行走一路歌唱,与龙泉湖共谱一曲温暖的歌。捧读《龙泉湖畔》,也是在品读他精彩的一生,每每掩卷之时,总能回味到一种让人难以一言以蔽之的重量感,一份凝重的深情。
       祝德川先生有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原平顶山市委常委、秘书长(后曾任南阳市委副书记、周口市市长、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德领先生由海燕出版社出版的《心路》一书,全书共分《亲情友情》《游记采风》《历史记忆》《心灵感悟》《调查研究》五辑。
       我感到,全书感情真挚,真切动人。真,就是真实、真诚、真挚。在这里,真实,包含事件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高德领先生的散文几乎都是真人真事,照理说,散文作为文学作品,不要求每件事都是真人真事,只要可能并且合理地发生这样的事就可以了。但高德领先生写作的目的不为谋取稻粱,仅为娱己娱人,没必要虚构。所以,读高德领先生的散文,也等于走进了高德领先生的生活圈子和内心世界。当然,我感觉事件真与不真,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情感的真实,对读者敞开心扉的那种真诚,才是这些亲情散文的立足之本。
       高德领先生是个大孝子,他笔下的母亲、父亲、舅爷,共有着淳朴、勤劳、坚韧、博爱、善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来无不令人动容。这些人物依托坚实的细节支撑,而放射出灼灼的人格光华。从中,我们不仅看到先辈们在作者心中的人格投影,更是感受到这种美好人格赋予了作者的精神给养,如他在《怀念母亲》中写道:“父母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他们虽然从没有给我讲过大道理,但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而且是做一个好人。”在《父亲的目光》中,父亲那执着、明激、坦荡、正直的目光,不仅是父爱的象征,更上升为一种精神的导引,让父亲的目光与人民群众希冀的目光对接,鞭策作者勤政为民、努力工作,无愧于农民的儿子、人民的公仆。同样,在记录友情的文章中,焦若愚、许乃同、张榜,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真不知道这些家长里短,人间亲情为什么能成为高德领先生笔下的永恒主题。我将高德领先生的散文和一些市面上流行的小资散文对比了一下,感觉高德领先生之所以更胜一筹,是因为他讲真话,他写母亲为他焦急,头也晕,饭也不吃,等了他两个月,看似写的母亲,其实观照的恰是自己的心灵,是自己为冷落了母亲而愧疚。小资呢?不食人间烟火,父亲和母亲从来不会成为他们文章的主角,他们关注的除了自我还是自我。当然不能强求一个人要写什么样的题材,不写什么样的题材,也不能不允许别人写自我,但是,一个人眼里只有自己,很容易顾影自怜,很难和别人产生共鸣,这是毫无疑问的。人们写文章,尤其是散文,一定是因为需要表达,表达的方式,可以直截了当,也可以把世间的人和事当作镜子,反射出自己真实的性灵。究竟哪种更耐看呢?
       真挚的感情,还包含着一种宏阔的境界,一种面对人生悲欢离合的从容心态。高德领先生的亲情散文里反映了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其实也是残酷的,有很多令人伤感的东西,有生老病死,也由悲欢离合。不管碰到怎样的厄运,作者没有表示出一点屈服或抱怨,高德领先生的字里行间永远充满着一种亮色,那种积极与乐观,蕴含着强大的能量,催人向上,催人向善,催人前行。有一种微笑,叫带泪的微笑。即使命运对你不公,你不愤慨,也不心急,依然保持最优雅的姿态微笑,尽管你的微笑闪着泪光,但那正是你的最美。
       家庭亲情,是这组散文的共同表现形式,其蕴含的主题并不仅仅限于此。这些散文看似那么浅显,那么轻软,就连小学生也看得懂,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那就太可惜了。推开一扇窗,里面更是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呢!
       出于工作关系, 高德领先生跨洋越海,去过欧美、澳洲、日本以及剑桥、牛津、普林斯顿大学等不少地方。他欣赏异国风光、民俗风情,更注重对文化、政治、经济及社会事业诸方面的思考。他在柏林墙前沉思,产生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马克思故居前留言:“缅怀先辈、继承伟业”,足见赤子之情;对新西兰人幸福指数多年高居世界前列的探源、《赴日考察报告》对日本市场经济的探索和由此而来的借鉴与启示,彰显了作者开放的眼光与包容的胸怀。而在作者留在祖国内地的足迹中,《六上尖山的启示》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位于群山深处的贫困山村,作为郏县县委书记,他带领相关部门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制定方案、督促检查,使尖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从中得出“选准突破口、劣势变优势,扶贫又扶志、加压促发展,治穷治根本、舍力抓素质”等三大启示。这篇发表于1998年的短文虽然跨越了20年,于今仍有借鉴价值。
       《站在卢沟桥上》不忘国耻的爱国情怀、广阔天地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李讷同志访问鹰城时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与缅怀,都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而《回忆高楼菜场》《“三夏”变迁》《童年趣事》《村中的皂角树》《难忘红薯》《一次难忘的出行》《民师两年》《又到冬贮白菜时》等文,让我们在回望历史的同时,更欣慰于中国的进步。路子走对了,国家有希望,人民有福气。
       高德领先生的散文好像是在作画,既写景,又画人物。
       而这些散文的语言,却是最朴实素淡的,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修饰语,也没有什么新颖掐得出水来的词汇,但这些词句精炼准确,典雅大方,经得起推敲,是有点童子功在里面的。
       正如著名作家二月河在《总序》中写的那样:
       我和德领称得上故交,这不唯缘于他曾主政过我生活的城市,并在调入周口及省直工作后仍多次邀请我去参观讲学,更在于他朴实厚道的人品、坦诚亲和的作风。与一位官员不仅可以交往,还能交心,彼此之间不设心障,那就说明这是一个真诚的人。这样平等、坦率、融洽的人际关系放诸当今殊为不易。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读他的文章,犹如与其说话共事,印象是那么诚恳、谦虚、朴实。无论亲情友情的沉淀、四海萍踪的游历、逝水年华的记忆、心灵感悟的点滴,俱是洗尽铅华、情动于中,断无矫揉造作、无病呻吟。阅读这些质朴晓畅的文字,一如与作者促膝而谈,无碍沟通,你会感到那份心灵的赤诚、情感的厚重、思考的深邃,以及与作者身份必然相连的家国情怀。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是270年前郑板桥留下的著名诗句。作为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德领,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单看一些文章的题目:《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爱人民才能为人民》《永远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为“官”要有平民心》,就不难体察他“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爱民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个党员干部能够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不玩花架子,不干面子活,用真心、使真劲、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想不当好官都难。收在“心灵感悟”中的文章,扎实而不玄虚、真切而不做作。他将悟出的哲理,通过语言文字向人们展示。还有三篇调研报告,是作者的执政心迹读者自可品味。
       洗尽铅华始见真。这部文集朴实无华,但分量不轻,能补钙,能醒脑,也能怡情,不啻是一份很好的精神保健品。
       而高德领先生谈起他与二月河先生的友情,也深情地写到:
       1998年12月,我奉调入宛,到南阳市委任职。上任的第四天,我就急切地去看望仰慕已久的二月河老师,我是他的忠实读者。当时他因患糖尿病和轻微脑血栓,在石油二机厂医院住院治疗。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这位蜚声海内外文坛的大家,圆头大耳、满脸挂笑,颇有几分像弥勒佛,一口地道的南阳话充满乡土气息。当时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正在播出根据他的《雍正皇帝》改编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我说明来意:代表市委前来看望慰问。寒暄过后,他说之所以躲到医院,一是身体透支太多,确有不适需要调养;二是在家电话不断,要求采访者太多,让他应接不暇,他想清净一下,想想今后的创作计划。
       我和二月河也偶尔小聚,品茗酌饮。他择友甚严,都是很小范围活动。有一次乘着酒兴,他自曝轶闻,说在《康熙大帝》一书出版后,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对别人说:我终于“成精”了!在座的我们几个异口同声说:“这话一点也不为过,你已经成功了,也确实成为精英了。”但“成精”后的二月河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依旧每天最少写一千字的文章,依旧每天画一幅牡丹画(还赠送我两张至今妥为珍藏),依旧坚持每天步行几里路去看望老父亲,为老人捶背、按摩、洗脚,直到老人去世。
       2002年省文联换届,组织上有意让二月河出任要职,委托我去征求他的意见,如我所料他婉拒了。他说自己就是个卖文为生的文字匠,去坐办公室天天开会应酬实在是适应不了,再说也离不开南阳,更放不下手中的笔。他不当厅官,我们就推荐他当全国人大代表。当时,他已是第十五届、十六届全国党代会代表,按那时的规则,除少数领导干部外,党代表和人大代表一般不交叉。考虑到他的威望和身份,就破例推荐他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并高票当选,据说他是中国作家中唯一双料代表。作为人民的代表,他尽职履责,积极建言献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特别是他多次就反腐发声。他曾说翻遍《二十四史》,没有哪一个时期有我们今天的反腐力度,现在的反腐势头是蛟龙愤怒,鱼鳖惊慌,春雷一击震惊四野。言语犀利经典、震耳欲聋,真乃代表了人民的心声。那时候到省里开会、到北京出差,或外地客人到宛,不少人指名要有二月河亲笔签名的书,他从不推辞,成了名副其实的南阳形象大使。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二月河的友谊愈加深厚,不管我在何地工作、生活,我们的联系从未中断,经常互致问候。从他身上我学到的东西很多很多,他是我的良师益友。
       高德领先生在《怀念母亲》一文中这样写道:
       这一天,我来到母亲墓前,默默地向她老人家致哀。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多了,骨灰一直在家中供奉,直到今年初才选好墓地把骨灰安葬,母亲总算入土为安了。
       在那普遍用不上电扇更不知空调为何物的年代,每年夏天,母亲总是早早地买回几把芭蕉扇,供全家人使用。那时农村蚊子特别多,一到晚上嗡嗡地叫,咬得人难以入睡,这时母亲就拿起芭蕉扇,先给奶奶扇,奶奶入睡后,再给我们兄妹扇。当全家人都入睡,母亲才会放下手中的芭蕉扇去休息,此时已是半夜时分。母爱尽在无言的细节中。母亲手中的芭蕉扇不仅扇跑了蚊子,送来了凉风,更如春雨般温润平静,而这绵绵春雨般的滋润,让幼小的我刻骨铭记。
       那时候生活困难,母亲经常去捡菜叶、拾麦子、挖红薯,以保障全家最基本的生活,尽量不让我们挨饿。记得1961年的夏天,母亲带我到几十里地外去拾麦,住在一位远房亲戚家。白天我们到地里拾麦穗,晚上回来又捶又搓地进行脱粒装袋,几天下来居然装了满满一袋麦粒,足足有五六十斤重。
       有人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着摇篮的手,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和源泉。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会持续于孩子的一生。对此我感同身受。每当我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我都会想到母亲,仿佛她老人家在注视着我,用她那充满慈爱的目光鼓励我从容面对。
       母亲是首诗,写满了善良、勤劳和牵挂。记得我上高中时,外出串联两个月未归,当时因通信不畅,很少给家里联系。当有一天我突然回到家中站在母亲面前时,她大喜过望,深情地说:俺孩儿回来了,今天晚上我能睡着觉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原来我在外的这些日子,母亲常常是彻夜不眠,我真后悔没能早日给她报个平安。
       高德领先生的文字并不总是徘徊在记忆的长廊中,对于现实高德领先生也始终未曾忘怀。那些叙述游览各地见闻的游记,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自然风光、民情风俗,而且往往在不经意的瞬间道出了生命的箴言。高德领先生对形而上的构建,并不是故弄玄虚地刻意去增添厚重,也不是自我才情的浅薄卖弄。这使他的散文明显有别于小资做派,大气豁达,在柔肠中透出坚硬的质感。他以文学的方式将个人的经验融化到大千世界之中,超越了冰冷的道德判断,让我们在光明和温暖中获得了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
       高德领先生散文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面对命运不屈的顽强,他带着一种温暖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在光明与黑暗的无间之隙寻找灵魂的安居之所。高德领先生体会到“其实风雨也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甘霖,它可以升华苦难、化解悲伤,教人以慈悲心对待尘世的荣辱。人生哪有一路的晴朗?波折起伏,最能修习心性;动荡颠簸,才会大彻大悟。”的确,生活总是以残缺的形式表现出与理想状态的距离。正是从这些不尽如人意的乖违中,高德领先生以温情的笔触,让我们在晦暗之中读出了他那种永远以不屈的勇气构筑起的希望和信念。
       我想,高德领先生笔下的温情和诗意,并不意味着温情主义的浅薄和局限,它恰恰表现了高德领先生的责任感和写作伦理。在我们这个时代,温情和关爱这些闪烁着诗意光芒的东西,比批判和针砭更能够给予人们挣脱阴郁的希望。高德领先生关注人性温暖的主题如此强大,直至成为一种叙述的信仰。我认为,正是在人性温暖的理想支撑下,高德领先生让我们看到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精神的光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十二】

下一篇: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六】





相关内容

作家郭进拴传奇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21
作家郭进拴传奇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17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