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二十八】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301
时间: 2024-02-01 13:53:30
农历的“二月二”,城里人不当一回事,在乡村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龙抬头”。
庄稼人希冀风调雨顺,五谷满仓,自古就有崇龙祈雨的习俗,这天,他们的喜兴劲不次于元宵节。
如今,回味儿时的“二月二”,往事历历在目,趣事多多。
二月二的前几天,母亲就忙碌了起来。
她先把挂在厢房木橛上的猪头、猪蹄取下来,拎到外屋化冻,然后就学邻居穿龙尾。
撅来一把秫秸梢,一节骨一节骨地剪成半寸长,再找出许多彩色、花色的碎布块剪成铜钱大的圆片,用红线把圆布片穿起来,再穿一节秫秸棒,隔一个秫秸棒穿两片不同颜色的园布片,穿了一尺多长后,下边再缝上几条彩色的尾巴。
穿完,捡根最长的龙尾挂在窗户钩上。
猪头化了冻,母亲把烙铁放在炉火里烧,烧红了,一点一点地烙猪头上的毛。
随着“嗞啦,嗞啦”声音,一股股烧猪毛气味弥漫全屋。
烙猪头是个麻烦活,有些猪毛总是烙不净,母亲就烫了半壶白酒,倒在碗里用火柴点燃,把猪头、猪蹄没烙净的猪毛,放在蓝蓝的酒火上燎。
猪头燎净后,把猪嘴岔子两边的肉割断,才费劲巴力地把猪头上、下颌分开,母亲再用碱水一遍遍地清洗猪头、猪蹄上的污垢,洗干净了,泡在一个大瓦盆里。
二月二那天,农户有起早去井边挑水的习俗,叫“引龙田”。
母亲去挑水,我跟去帮忙。
挑水的人多,就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打水。
我看到从郭大爷家门口到井边,有一条用灶火灰划的连线,再看他家院里,扫得挺干净,还用灶灰划了个大圆圈。
队长笑着说,老郭头的“粮囤”划得不小,今年少得不了粮食!这时,我才知道,农家院里用灶灰划的圈圈原来是“粮仓”。
吃完早饭,伙伴们来找我玩耍。
母亲说,你们先去河边玩,顺便收回些沙子,等会咱们炒玉米花。
我们拿上簸箕,到河边去收沙子。
心里惦记着吃玉米花,很快就把沙子抬到了回家。
母亲用筛子把大沙子和杂物筛出去,把细沙放在大锅里炒热,再把玉米粒放进热沙子里炒,不一会,随着“叭叭”的响声,雪白的玉米花从锅里蹦了出来,玉米粒都炒熟了,母亲用铁皮笊篱把玉米花捞在簸箕里。
我往兜里装了一把玉米花刚要走,父亲领来了住在南窑的剃头师傅秋菊姐,母亲说,今天剃头是剃龙头,一年都有好运气。
我只得坐下,听任摆布。
剃完头,兜里装满玉米花就往外面跑,母亲一把拽住我说,戴上龙尾再去玩,戴龙尾能辟邪消灾保平安。
那时二月二禁忌动针线,母亲就用别针把龙尾别在我后背。
我觉得小子家戴这个花里胡哨的玩意不好看,没走多远,就叫伙伴们给我摘下来装进了兜里。
我们几个跑到队里的打麦场去看放风筝。
放风筝的有两、三个,老振叔做的风筝最好。
风筝有龙形的,还有鹰形的,尾巴上都拴着五颜六色龙尾,在空中荡来荡去,很好玩!偶尔风筝落到地上,孩子们都争前恐后地往那跑,先跑到的孩子拿起风筝,顶着风双手举过头顶,老振叔喊声“撒手”,他牵着线绳跑一会,那风筝又渐渐升了起来。
乡村吃两顿饭,到了下午两、三点钟,老振叔说“该回家啃猪蹄啦”,便收起风筝,我们才各自回家。
到家迈进门槛,那猪头肉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又有一种过年的感觉。
母亲把猪头肉切成一片片,码在盘子里,还有一盘切成块的猪蹄,蒜泥也已捣好。
父亲上山放羊也早早回来了,一家人围着炕桌,吃着煎豆包,就着猪头肉,大快朵颐,唇齿留香,其乐融融。
夜幕降临后,此起彼伏响起了鞭炮声,许多人家又挂上灯笼。
灯笼照耀着院子里鲜红的对联,浓浓的年味依然在村中荡漾。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古老的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在我们老家鳌头一带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二月二,民间也叫“踏青节”,从这一天开始,大地阳气上升,青草野菜开始发芽放青,人们开始到户外郊游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就是描写二月二游人踏青的热闹景象的。
随着这个传说的发展,二月二早已形成了一个节令,二月二是正月过后人们过的第一个节日。小的时候,随着春节和正月的一天天过去,我们最盼望的就是二月二这个节日了,这一天,大人们要给我们“蒸龙蛋”吃,其实就是菜团子,随着生活的逐渐好起来,蒸“龙蛋”的材料也在发生着变化,到了现在,在我们老家鳌头还保留着这个传统习俗,“龙蛋”的皮儿是粘面,馅儿是酸菜肉馅儿!这一天吃“龙蛋”就是图个吉利。所有的菜馅儿都是头一天准备好的,因为这一天不能动刀,老人们说动刀会伤着龙头的,这一天自然也不能做针线活儿了。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二月二日这一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打我记事儿的时候起,每年的这一天,父亲便早早地起来,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敲打着房梁,嘴里念叨着:“二月二敲过梁,虫子蚂蚁不下房”。过去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房土炕,房盖儿都是苇芭和泥土,自然容易生虫子,像蜈蚣蝎子这样的虫子如果爬到炕上会蜇伤人的,为了检验这个习俗是否灵验,二月二过后,我们每天都会看看有没有虫子从房上爬下来,也许是灵验吧,还真的没有虫子下来!
敲完房梁后,父亲还要用草木灰围着水缸蜿蜒地一直洒到大门外。父亲说这是引龙,头一天要把水缸里的水挑满,二月二这天不能往水缸里倒水,说是怕砸到龙头,这一天要是谁家挑水了,水缸一到夜晚人静的时候就会有“吱吱”的响声,是龙没有引出去。虽然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小的时候我们还是很怕龙在水缸里,有时不敢往缸里看,怕看到龙在里面!其实这个习俗自古就有,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以求一年能风调雨顺。
这一天除了大人们搞的蒸“龙蛋”、敲房梁、引龙这些习俗和活动让我们兴奋和好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那就是,二月二这一天要剃头,称为“剃龙头”,图的还是个吉利,所以每到这一天,理发店都要特别忙,直到今天仍然如此。那时候大人们是不允许孩子们正月里剃头的,说是正月里剃头死舅舅,所以都赶到二月二这天剃头了。
这些美好的传说和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最让我感同身受的还是勤劳立业养家。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的崛起和腾飞,无处不体现着勤劳的民族传统。一个家庭也是如此,生活能像龙抬头一样,一天天好起来,靠的也是勤劳。
小的时候,我们家人口多,姊妹兄弟八个,加上父母共十口人,就父亲一个劳动力,那年月收入很低,往往是父亲劳动一年,挣的工分儿到年底连全家十口人的口粮都销不到家。在我们家,父亲是最勤劳的,这在我们鳌头村里是人人都称赞的,父亲去世的时候才47岁,直到去世的前半月,还仍然在生产队放羊,正是有父辈们的勤劳,才撑起了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度过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的困难时期。有父亲的影响,我们姊妹兄弟从小就在父母的组织下学习搞副业来补充家庭生活,从编织苇席到打草袋、草绳,农村的副业项目没有我们不会的,从放学拾柴到冬天上山去割白草,搂树叶子等,没有什么活儿我们没干过的。
那时候,每年的寒假都是我们姊妹兄弟搞副业最繁忙的时候,因为眼看就到年底了,家里一切都等着用钱,我们能挣点儿是点儿。那时打草绳是最累的,草绳车是靠人来蹬的(那时还没有电动的),我和三个弟弟两人一副架,每天早早起来,自己给自己定任务,天天都开展劳动竞赛。这一冬下来,我们每个人都累得脱了相,个个儿小脸儿煞白,因为一冬没有出屋,每天都是穿个单衣,那还是一身汗水。但尽管这样,等到年底卖草绳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很甜的,效益好的时候,到过年了,父亲就多给我们点儿零花钱,那时候心里是美滋滋的!
有一年是我们最灰暗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打的草绳父亲托人在临汝镇卖了个好价钱,父亲也说等卖完草绳过年多给我们点儿零花钱,我们都十分高兴地盼望着,可盼到了出售的日子,我们帮着装好车就在家里盼着父亲的回来。到了晚上父亲终于回来了,我们看着父亲进到院子里,并没有高兴的样子,反倒一脸的沮丧,一声不吭地坐在了炕上,母亲反复地问,这才知道,原来草绳卖了800元钱,这可是那个时候的天文数字啊,父亲把卖草绳的800元钱揣在兜里,在去市场准备给家里买点什么的时候,被小偷给偷走了,父亲在临汝镇呆呆地一直呆到晚上,才沮丧地回来。我们听了都大哭了起来,这在我们家简直就是天塌了下来,我长这么大从没看见父亲哭过,这时父亲也流下了眼泪。悲痛过后,父亲就是父亲,转过来安慰我们,嘱咐我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过了年儿,我们接着干。说是这样说,这一年我们谁的心情都没好过。
生活的轨迹也像龙蜿蜒崛起一样,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总是伴随着许许多多的波折,但只要昂起了头,勤奋前行,前景总是美好的。
我的一生没有从父辈那里继承一点点财产,继承来的就是父辈的那种辛勤劳作、勤俭持家的精神,正是这点传统,才使我们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靠我们自己的双手,从白手起家,到实现温饱,到我们现在能够过上比较令人羡慕的生活;从无房到租房,到住上了楼房;从买不起一辆旧自行车,到骑上摩托车,到购买了汽车,这一步步,自然有党的好政策和社会的进步,更主要的还是靠人的勤奋努力。
中国的传统习俗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传说和故事,更主要的是留给我们了一笔精神财富。
二月二,龙抬头,多么吉祥的谚语,愿我们所有的人秉承龙的精神,昂首前行!
二月二,龙抬头 ,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真正的春天到啦……
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是龙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很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这一天,也是我们一年中与龙走得最近的一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传承着中华龙行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带着对神州大地无私馈赠的感恩,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中描绘着新一年的愿景。
这一天民间传说中的神龙会苏醒升天,兴云布雨,以保来年风调雨顺,敬龙祈雨,祈求丰收。
这一天,使使耕牛,预示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
这一天,打打囤,预兆丰年来临,大囤尖、小囤流。
这一天,理理发,被称为“龙剃头”,亦有鸿运当头、精神饱满、时时吉祥之意,正合一年蓬勃之气。
这一天,吃点龙食好兆头。让煎饼、料豆、龙耳饺子、龙须面、猪头肉等等这些流传的老讲究,给人们带来吉利,带来欢畅,带来心灵的抚慰。
二月春龙送温暖,紫气东来万物舒。祥和瑞气铺大地,风调雨顺随人愿。
一年之际在于春,让一年的鸿运就在二月二这天开始,踏着春天的步伐,昂首前行。
二月二,龙抬头,祝大家鸿运当头,梦想成真!吉祥如意!
最难忘的,要数过年包饺子了。包饺子可是我家的一桩大事。当时,白面很少,肉也不多。母亲不得不包两种皮、两种馅的饺子,一种是白面肉馅饺子,一种是红薯面素馅饺子。饺子煮熟后,母亲端给我的尽是白面肉馅饺子,她自己却吃的是红薯面素馅饺子。已经有些懂事的我,说啥也不肯吃白面的饺子,非要吃母亲那碗黑面饺子。望着我,母亲眼含泪花笑了。后来,母亲用了一个小小的招数,把白面饺子包成花边的。不知是计的我,看着那一个个花边饺子好玩,便专吃花边饺子。
如今想起来,母亲的那花边饺子,仍然喷喷香地萦绕在我的记忆里。
现在的春节越过越没有意思,这让不少50、60后不时回忆起儿时过年的趣事,感觉那时候过年真是年味十足。虽然,那时的饭菜品种比现在少,营养也没那么讲究,可总觉得那时的饭菜好吃多了;那时的礼品不如现在贵重,鞭炮也没那么多花样,但过年的气氛却要比现在浓厚得多。
细数儿时过年的美好回忆:“从一个流着鼻涕的小毛孩转眼长成了大人,对春节这样的传统佳节也渐渐看淡,或许是生活条件好了,感觉天天在过年。”“80后”网友“走马观花”一语道出了许多同龄人对过年的感受,许多网友纷纷跟帖,在他们的脑海里,仍珍藏着儿时过年的美好记忆。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还没过年就催着妈妈买新衣服。除夕晚上洗个澡,第二天,从里到外一身新,感觉自己特别帅。”网友“江南雨”说,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放完寒假回学校,同学们都要比一比,看看谁的新衣服漂亮。每到年底,商场里总被买衣服的人挤得水泄不通,而红色衣服总是最受欢迎的。“记得12岁那年,母亲带我在市中心路上买新衣,一个服装店老板笑呵呵地说,买件红色的吧,这个颜色最吉利了,卖得特别火。”24岁的网友“娃娃漆”打开自己的衣柜,发现红色衣服一大堆,原来都是以前为过新年而买的。
“小时候,家里没人识字,每逢春节,母亲总会买一张红纸,到处央人写春联。到了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便把写春联的活交给了我。我写得歪歪扭扭,母亲却鼓励我:红纸黑字,图个喜庆,敢写就行。” 网友“非常滋味”说,过年,要的就是一个年气儿,春联必不可少。除了春联,门神也是一定要贴的,驻守家门,抵御外鬼。网友“非常滋味”说:“我家的门神年年都是张飞和关羽。”
都说小孩喜欢过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能收压岁钱。春节拜年,长辈分压岁钱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那时候,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有属于自己的零用钱。在我们眼里,春节成了‘致富’的好日子。”网友“缘本如此”说,小时候一个5毛钱的红包就足以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一番了。
而已为人母的网友“永远有多远”对于压岁钱有着更深的体会。“小时候收到压岁钱,回家后全部上交,看着妈妈欣慰的笑脸甭提有多高兴。可现在,女儿总是跑她奶奶那里告状,说压岁钱全让我给贪污了。”
过年,放鞭炮少不了。年三十晚上放一次,那是“送旧”,初一早上放一次,算是“迎新”,而正月里小孩子们放鞭炮才是最有趣的。男孩子最调皮,拿着5毛钱买上一盒的小炮仗,再从灶台上偷一根香点火,一路走一路放炮仗,把女孩子吓得直往大人身上扑。”说起放鞭炮,“Z天下”颇有心得。“放鞭炮的乐趣在于放炮位置的讲究。一待导火线冒出火花,就要立刻把炮扔进水里、竹筒里、破罐子里,‘砰’‘啪’声响各不同。可一不小心,就会把穿在身上的新衣服炸出几个小洞,回家难免被妈妈骂几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的童年是在困苦生活中度过的。即使如此,也有一些过年趣事儿时常在心头萦绕,而且日久弥香,挥之不去。
当我长到敢放鞭炮时,一到年根前,我就嚷嚷着朝父亲要鞭炮放。无论钱多么紧,父亲都会满足我的要求,挤出两角五分钱来,为我买一挂比黄香粗不了多少的百头小洋鞭。就这样的小鞭,也能让我乐呵好一大阵子,还时不时地拿出来在小伙伴们面前显摆显摆。这挂鞭炮我是舍不得一下放完的,而是将小鞭拆下来单个放,哩哩啦啦可以从春节放到二月初二。因小鞭没有杀伤力,有时候也会搞点恶作剧,将小鞭藏在纸卷的旱烟里,大人不注意吸烟时就会被吓一跳。也会将小鞭拴在小狗和小猫的尾巴上点燃,小狗小猫被鞭炮惊吓得到处乱窜,我们会开心地笑得前仰后合。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代销点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虽然吃不到东西,可也能一饱眼福。那时一个生产大队才有一个代销点,离家能有几里的路程。记得我八岁那年,快临近春节了,母亲打发我们去代销点购点年货,就这个差事儿,我是和二姐“定钢锤”赢来的。我拎着四五个玻璃瓶子,踏着没膝深的积雪,頂着刺骨的寒风,走着一呲一滑的冰雪路,跟头把式地在冰天雪地里行走了近一个小时,才来到代销点。买完了母亲单子上的东西,手里只剩下了二分钱,只够买一块五色灯笼状的糖球。因为这个账是母亲早已算好了的。当糖块含在嘴里时,我早已把疲劳和寒冷忘在了脑后。
农村有个习俗,即使再困难,年夜饭也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上两枚一分钱的硬币,谁要能吃到硬币就有福有钱。记得一年春节吃年夜饭时,为了能吃到一枚硬币,饺子一上桌,我们兄弟姐妹就像饿狼扑食一样,狼吞虎咽地抡开了腮帮子。等母亲忙乎完上桌时,饺子已所剩无几,我们个个吃得小肚溜圆,可谁也没有吃到那两枚硬币。母亲收拾碗筷时,发现两枚一分钱的硬币已沉落锅底。我们空欢喜了一场,可母亲还饿着肚子。那个年代小麦产量低品质差,磨面时又舍不得“掐”太狠,。所以面就没有筋,包的饺子会破肚子,所以硬币就会落在锅里。记得小时候一到腊月,过年的氛围一天比一天浓郁,我们这些小伙伴们也天天盼着赶紧过年,因为过年可以有好吃的,可以穿新衣服。特别是过了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初一,乡里人每天都忙着不同的活,为过年做着各种准备。总结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
二十四扫房子。村里人平时农活多,一年里很少打扫房子,但到了腊月二十四,无论再忙都会动员全家老小扫墙抹灰,屋里屋外彻底清扫干净。条件好的人家,还会用白灰将墙壁重新粉刷一遍,处处显示出新年新气象。
二十五做豆腐。小时候过年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做豆腐,很少见有人买豆腐。前一天晚上将自家产的豆子泡好,第二天一大早,男女老少齐上阵,磨豆浆、挑水、烧火一通忙活,待豆浆熬得差不多了,再用家里淹酸菜的浆水往锅里一添,豆浆糊糊马上变成一团一团的豆腐。壮劳力便用马瓢将团状豆腐舀到大沙包里,几个人用力将里面的水挤压出来,把挤完水的豆腐用纱布裹严实,在案板上压上几个小时,豆腐就算做好了。
二十六蒸馒头。蒸馒头基本全是女人的活,从早上开始忙活,提前都发好了面,经过一番揉面、切团、整形等工序后,开始上笼蒸,有圆蒸馍、花卷、菜包、肉包等很多品种。蒸出来后先晾凉,再放入洗干净的缸里,基本够一个正月吃。我们这些小伙伴们,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家新蒸出的馒头,纷纷集中到门前的柴火垛上,香甜地吃着,还不时评论谁家的馒头好看,谁家的馒头好吃。
二十七杀公鸡。其实,这一天不光杀鸡,有的还杀猪。当天,鸡的惨叫和猪的哀嚎此起彼伏,村里到处都飘荡着炖鸡煮肉的香味。更有意思的是,杀猪匠把开膛后的猪尿泡吹得滚圆发张,然后绑在一根小木棍上,孩子们拿着在村里欢快的来回跑,把它当着气球玩。
二十八贴花花。那时候家里再穷,也要买年画,到腊月二十八这天,开始贴年画、贴春联。堂屋客厅中央墙上一般都要贴一张很大尺寸的新画,叫做“挂中堂”,有的挂老寿星图、有的挂松鹤延年图、有的挂老虎图等,其他房间除了山水、人物画外,我清楚记得当时很多人家都贴连环画,有《红灯记》、《沙家浜》等等。
二十九堵门口。腊月二十九一大早,家家门口都横档着一根长棍,寓意是挡住家里的财物、福气不外流,外边的邪气进不来,到了正月十九年彻底过完了才能拿开。
三十退蹄。这一天家里每个人都要洗脚、洗头,然后换上新衣服,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名曰“除旧迎新”。
初一撅墩。正月初一五更天,晚辈们必须起床给村里的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们则早早在家里等候其他晚辈来磕头。村里给老人磕头拜年的人成群结队,大家说说笑笑很是热闹。长辈们更是异常高兴,一见有人来磕头,马上拿出香烟糖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奶奶还每年让我在信用社工作的三叔提前换上一大摞崭新崭新的一角钱纸币,给我们每个来磕头的孙子、孙女发上一张。有时看别的孙子孙女不在场时,奶奶还会偏心地给我多发一、两张。
尽管离开家乡已经三四十年了,但儿时记忆里过年下的浓浓乡情令我常思常想、终生难忘!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闲暇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一些民间传统的节日渐渐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无足轻重,除了多放几天假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外,那些古老的民间习俗早已淡出了新新人类的视线。
系着浓浓端午风情的粽子不再稀缺,早已是日常餐桌的所见之物,而且花样繁多,品种齐全。现在的孩子除了在理念上知道端午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划龙舟等习俗外,其他的一些地方习俗已是略知甚少,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对这些传统节日也没什么特别的期盼和渴望。记得我小时候,过完清明就开始掰着指头盼端午,因为只有端午才能吃到一年中渴慕已久的粽子,只有端午才能戴上母亲亲手做的漂亮荷包。我们那时物质匮乏,生活单调,任何一个节日都会给贫穷落后的生活增添些许美好的印记,因此那时的孩子对每一个节日都会怀揣着一份渴望与期待,那是现在的孩子所无法理解和体会的,也是现在的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物质所能达到的满足,那是任何一个节日都能促进幸福指数飙升的时代。
在我老家鳌头,每到端午母亲都会提早到临汝镇集市上买来糯米,再把我们自家地里种的豇豆、绿豆、红小豆等从那些瓶瓶罐罐中找出来,加上一些大红枣用清水侵泡1-2小时,然后把备好的干苇叶泡洗干净用水煮了,等万事俱备便开始动手包粽子,一个粽子用3-4片苇叶依次错边叠压竖排,然后从中间折成三角凹形,把泡好的米和枣放到中间,包的时候米一定要摁结实,最后把粽叶用力把米包裹好,用丝线密密匝匝的把三角形的粽子缠好放到锅里煮。我和弟弟总会迫不及待的围着母亲探询煮熟的时间,母亲会一遍遍告诉我们耐心等着,等开锅后二十分钟就熟了,我们就会拿个小板凳坐在烧火的母亲身边嗅着锅里冒出的香气,眼巴巴的瞅着,那神态不亚于虔诚的圣教徒,那垂涎三尺的样子现在想想真是好笑,现在无论多么美味的粽子也吃不出当年的感觉了。
我们老家鳌头的风俗除了吃粽子外,还有看闺女、插艾叶、戴荷包等。先说一下端午看闺女的由来,农村有两个最忙的时节就是麦收和秋收,端午节正好在麦收时节,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收时节,这两个节日都是看闺女的好日子,从前的婆婆对儿媳妇严厉苛刻,媳妇过门后就在婆婆的管束和调教下唯唯诺诺、含辛茹苦的劳作,不敢有半点怨言,不然非打即骂,美其名曰“打到的媳妇,揉成的面”,不打不成器,丈夫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管束,夫妻再恩爱也不敢替媳妇说话,媳妇在婆家饱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只能熬到自己成了婆婆才能翻身,所以就有俗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我们从古代戏曲《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和《孔雀东南飞》中就可以深刻的感悟到古时婆婆的刁钻蛮横,到了农忙季节媳妇更要起早贪黑,忍辱负重的劳作,因此娘家就特别担心女儿在婆家的日子难捱,于是就有了借着这两个节日去看望闺女的风俗,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能顶半边天,媳妇们开始自强自立,婆婆们在新社会的影响下也不再为难媳妇,但是这个风俗却依然一代代的延续了下来。每到端午我们最爱的小脚外婆就会带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和一些桃形的小面食来我们家,因此这个节日总是裹挟着温暖的情愫萦绕心间。
民谚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的门楣和门框的两侧插上艾枝,用以驱蚊辟邪。艾叶是一种野草,本身就是一种中药,南方人常常用来做青菜团子,我们北方人都利用它的药用价值,现在很火的艾灸就是利用艾叶的药用价值诊治各种疼痛,另外,用艾叶加红糖煮鸡蛋,水和鸡蛋一起吃掉可以治疗虚寒性出血及腹痛,记得我每次腹痛母亲都会用这方子。
另外一个最受孩子们喜欢的风俗就是戴荷包,母亲会用漂亮的花布头、最好是那种做被和棉袄用的花缎子和花绸子的布头,把艾叶包在里面做成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方形、心形、蝴蝶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荷包,然后用五色的彩线缀上流苏样的穗头,挂在我们胸前的扣子上用以辟邪去灾保平安,我不仅喜欢荷包的漂亮外形,更喜欢艾叶那悠悠的香气,每每小伙伴凑在一起都会比-比谁的荷包最漂亮,谁的最别致,一直戴到阴历六月份,等下大雨抱玉河里涨水的时候扔到河中被水冲走,把一年的晦气全部带走,我们就会健康成长。
虽然现在的农村还会在自己门上插艾,但穿着花枝招展的孩子却很少再戴这些玩意了。儿时的那份浓浓端午情悠悠艾叶香也只能深藏心底以供回味了。
些许的怅惘,些许的蜜意,交织在淡蓝日渐依稀可辨的紫陌。纷至沓来的是,荷韵的清凉,新麦的香甜,粽子的飘香。
而你,踏着深深浅浅的梦行,飘香四溢行歌,裹着碧绿的心事,永恒不变的五月的涉水的相逢,于端午节邂逅而牵念。满嘴的香溢于唇齿相依,盈满开来。不知不觉,走进了不管是屈原的记忆,抑或是伍子胥悲壮的历史,与此同时民间加以丰富而传奇,些许期盼驱邪些许警示,无不共同灿烂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蕴含。期待中沐浴了,近几年才刚成为法定的国家休息日。
告别了一月的梅弄,二月的铁梗海棠含苞待放了,于是大团大团的樱花迫不及待烂漫了三月。暮春的落红,寂寞了四月,然而,一抹芳香,萦绕于烟波浩渺的白龟湖,徜徉在你我的记忆深处,守望中滑入了夏的荷韵。在经年的十字路口,彷徨地张望,不忍心的回首,蓦然。相识,相知,珍惜,内疚参差不齐。忘不了飘香摇曳的约定,如是用永恒的遥远跋涉生命的长河。
知道么,我们不需要人生的跨季,就如你浅浅的来,淡淡的释放五月的阳光,呼吸潮湿的干燥空气。涟漪了层层叠叠折射忧郁的蓝色,只是去怀想六月飞雪的疼痛,在疼痛中学会用蓝色,挽留,弥补缺陷的完美。
其实,五月是温馨的,随手掬得的阳光,如你的心情漾漫,穿过了岁月的枝摇叶蔓,倒映守望的繁华,情亲的牵挂,解读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蕴涵。
于是,五月也是浪漫,即使暖和的风,风的背后也篆刻了温柔的背影,拂拭着你容颜的沧桑。别忘了,只是让我们别忘了,曾经的美丽,曾经的那些牵手的相约,点点滴滴稀稀疏疏的日子。依然,一分悸动,心跳的声音需要我们去聆听,知道么?心瓣的律动,如诗的平仄,倾泻在笨拙的指尖,与你收拾。
我们,也许知道,五月初五丈量不了了你我的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知道,用心走过的五月,一直记录着你我的生命每一撇,每一捺,不管,你在我梦里,还是在梦外,同样值得我们回味。
或许如此,嘴角扬起的笑容,会阅读沧桑的相濡以沫;果真如此,眼角晶莹的泪珠,不仅仅是疼痛,更,抑或是幸福的抒写,相约的美丽。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