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线描_高古游丝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86
时间: 2010-10-27 21:21:07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顾恺之
魏晋以前, “绘画者”的社会地位是较低的,他们的绝大多数作品是依照上层的意识、功能的需要及依靠历史所积淀的“程式化”手法来营造画面的,被称为“画匠”。
古代第一批有历史记载的著名画家,产生于魏晋时代。这些画家以“士族”的身份出入贵族的领域,其画面富有作者个人的“自由”、 “精神”、“独立”的创作意图,摆脱了为“功能”服务的传统,具有“纯审美”的特点。从此“绘画者”的社会地位大幅度地提高,以“画家”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同时也标志着封建社会“精神世俗化”的开始。
顾恺之
东晋顾恺之(约346~407年)是当时最伟大的画家兼理论家,他的原画均已失传,现流传下来的只是摹本,即《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列女图》。
顾恺之的绘画重传神,为达此目的,甚至几年的时间都不点出眼睛。其笔下的《洛神赋图》将人间与仙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静中带动、如诗如梦、含情脉脉。这种写实技巧的高超与“悟对神通”境界的相互结合,是前所未有的。
顾恺之把战国流传下来的“高古游丝描”发挥到完美无缺的境界。实际上这种线的特点就是粗细均匀,犹如春蚕吐丝,连绵不断。用笔以中锋为主,线条显得圆润秀丽,如同行云流水,非常飘逸。这种线的风格影响了今后中国线描的整个历史时期,尽管以后的线描的名称变化很多,产生了诸如“曹衣描”、 “铁线描”、 “琴弦描”等等说法,但其根基还是来源于“高古游丝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