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配置,是指赋予静物以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所进行的静物搭配与布置。构图,则是指画面的结构。
将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的静物配置,通过构图能动地表现于画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其意义远远超出一般的技能训练。
一、静物配置的原则:
静物的配置,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充分适应学习的渐进性要求的前提下,一要讲究构图立意;二要讲究形式美感。具体地讲,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渐进性原则
静物的配置要遵循由易而难、由简而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
2、情感性原则
就是说静物配置要适应人们的学习习惯和心理要求。概括而言,即一要合理;二要合理。
3、审美性原则
静物的配置要讲究形式美感,要善于发现静物自身的美感特征,依据变化统一的原理进行配置。
形体
静物的门类丰富,形体多样,要求有主次,以主求统一,以次求变化,同时注意大小 、高低、长短的配置。
色调
素描是通过明度的变化来组织色调、塑造形体的。在静物配置中,要注意准确把握 静物固有色的明度基调,所选择的物体要有黑、白、灰的对比。
质地
静物的质地多样,如陶罐的粗糙、瓷器的光洁、丝绸的柔软、毛呢的厚重在静物的配置中,通过恰如其分的质地对比,在比较中呈现不同的质感的视觉特征,有利于增添画面的美感,也有利于素描造型的技能训练。
布局
如果说静物的形体、色质地等是趋于客观性的因素,布局则是体现能动性的因素。前者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能否体现静物配置的渐进性、情感性审美性,主要取决于布局。
光与衬布
以灯光作为光源,能在同一而稳定的光线下,使静物的体积关系和质感特征得到鲜明的体现,写生中也易于比较和把握。衬布的色调一般应避免黑白两极的颜色,应多选用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颜色,使静物在其衬托下呈现不同的虚实变化。衬布的布纹应避免杂乱,布纹的方向、疏密应依据静物配置的聚散、均衡关系而定,求其和谐自然。
二、静物的构图
构图,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空间所组成的画面结构形式,因此又称为“画面结构”。
构图包含着许多因素。仅从画面视觉因素来讲,就包含形体、线条、明暗、空间等。构图,就是通过上述诸多因素,在画面结构关系的组织中呈现出来的。
构图的基本原理
构图的基本原理是“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
(1)同量式均衡 (2)异量式均衡 (3)意向式均衡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变化的一种形式,指形、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差异。
安定与比例
安定,是指造型的稳定、构图的均衡。
|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