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打破禁忌才能对话儿童
- 编辑: 全息网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29186
时间: 2012-06-06 14:49:38
布鲁克林博物馆中
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
漫谈海外儿童博物馆
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离该市市中心仅有几个街区之遥。没有科技馆、少年宫中的高科技,也没那么炫目,但就是有很多小孩子愿意去玩。因为所有东西可随意触摸,孩子被允许随意犯错。
在布鲁克林博物馆中,孩子们正在动手制作小物件。
到波士顿的第二天我就四处打听儿童博物馆,朋友笑我痴顽,殊不知我可是抱着一颗“朝圣”的心。世界儿童博物馆的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美国博物馆协会 (AAM) 将其定义为刺激儿童的好奇心诱发学习能动性,为满足儿童的要求和兴趣提供展示和教育活动,完全以使用者为中心的体验式博物馆。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则是美国现今300多家同类中的佼佼者,据说将个中理念实现得淋漓尽致。不知何时起我渐渐不再知道“什么是玩”,没有了“动机”的生活希望能从孩童时光中找到一些线索。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距离该市市中心仅有几个街区之遥,由遗留下来的巨大工业仓库改造而成。木质的外框架带来安全感,黄色、绿色彩带装饰的玻璃能够把五颜六色的自然光引入内部空间。一个巨大的奶瓶雕塑是当地著名乳制品公司的捐赠,不是恐龙、不是宇宙飞船,就是这么香甜、平常的标志物——这里是孩子的地盘。进入一楼大厅,一座3层楼高的爬行通道和其中孩子们震天动地的欢叫,顿时让人的思想和行为如脱缰野马般松开。可惜那个通道只准孩子进入,不然可以爬上二楼三楼。爬行在这里是多么惬意的移动方式。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一楼展出的项目以对世界的触觉体验为主,活动项目分为水、沙子、吹泡泡、重力、速度、光等等主题。孩子们在齐腰高的水渠旁用小水桶、水坝、小舢板感受流速和推力。沙子是用特殊无害的材料制成,随便挖随便抓随便散弄得满地都是,感受它们的松软和可塑性。重力环节我很喜欢,在高低不等的轨道上放入小球让其自由滑落,观看高度、速度、距离的相互交换。这些设置体现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的核心宗旨:培养孩子的基本技能,激发一生的学习兴趣。乍看好似普通,没有耗资巨大的科技馆、少年宫中的高科技,也没有那么炫目,但就是有很多小孩子愿意去玩。原因之一当然是它们是可以碰触的,触觉是儿童学习的最主要渠道。但还有一个核心理念经常被忽视,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认为,孩子需要一个与他们智力相当的学习环境(Children need a brain compatible learning environment)。不要太难。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能急吼吼地恨不得把每个孩子都迅速培养为小科学家、小天才。
玩,就是要打破禁忌
“玩”不用学,“玩”的核心在于——打破禁忌。
二楼是这样的:小厨房、小地窖、小街道、可以用来攀岩的台阶、拿起铁锯就可以在特制的墙壁上刻来刻去。有些国内也有,比如在早教中心,在各种儿童活动中心、互动馆。但在这里孩子们的积极主动劲儿,我们没有。不是故意夸大,回想比较了一下,才发现这里没有我们无处不在的一样东西——大人。小厨房、小超市里,孩子们也许就只是碰碰这儿、摔摔那儿,拿起又放下,不会煞有介事地去模仿大人完成什么全套程序,更不会有个人在旁边一直指导“现在应该干什么啊?”“不对,不是这样。”至于锉刀、铁锯,有没有大人在都不会给他们的,殊不知常理对于才华,从来都是羁绊。在这里,现实生活中被警告不能碰触的东西:不能乱进的汽车、飞机、起重机的驾驶室,不能乱跑的理发店,不能乱拿东西的超级市场,不可以乱跑的建筑工地,甚至不能乱玩的水、电、泡泡、沙子、锉刀都可以自由地被使用和占有,不受任何束缚,可随意触摸、随意犯错。
禁忌一旦被打破,学习可以通过“让实物说话”来完成,比如实体大小、但被切开的抽水马桶家用电器,比如“爷爷奶奶的房子”有一间暴露在外的地窖、一间放满了古色古香的小摆设的起居室,还有厨房和三角形的阁楼。这座房子也被“切”开,可以使用长辈的家庭用具,还可以从皮箱里扒出几件早已过时的衣裙穿戴起来,把自己打扮成想象中的人物;可以从外部观察房子的结构;甚至通过地面上的一个“入孔”,还可以看到地下的煤气管子和排水道——这些在城市街道的下面搏动着的血管……
打破禁忌是成人对自己特权进行的挑战,取决于是否把孩子当作和自己一样有权利和需求的个体。一直怀疑玩具是不是成年人的“阴谋”、人为划出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是需要去尊重的个体,美国许多儿童博物馆都设有3岁以下儿童专区,让幼儿也主宰一块自己的地盘。布鲁克林博物馆还专门为3至6个月大的低龄幼儿设计了一个模拟子宫,供他们在里面享受安全地爬行。3岁以前孩子的认知模式已经形成,摸摸爬爬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听听孩子喜欢什么
三楼适合更大一些的孩子:他们学习编播电视新闻;脱鞋步入一座包括厨房、浴室和庭园的、地道的日本住宅;他们尝试着使用假肢、轮椅和盲人打字机;他们在超级市场的出口处收款记账;进入驾驶室开飞机……这些东西近年来在国内日渐流行,各种儿童职业体验式场馆大量涌现,但项目设计更多注重“物”而不是“人”,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让家长满意,而欧美许多教育项目前期都会邀请孩子做很多轮的咨询和讨论。目前国内最流行的是职业体验设计,有些场馆甚至能最多提供3000多种职业的选择和体验,于是还泛出一些家长对孩子“就喜欢做修鞋匠”的担心。
这些“虎妈”版的儿童体验更多缘于家长缺少一颗懂得对话的心。同样是体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提供的是更为完整的世界观,包括美感、同情心、劳动、注意力、纪律、合作、沟通、责任等等,实景体验注重的是搭木板、拍录像的技能,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标签。缺少科学的设计和系统的评估,职业体验把掌握技能的过程简化为一个结果,跟抓周没多大区别,来让孩子试验一下看看究竟是块什么料,从此定性,甚至不愿意听听孩子为什么喜欢和喜欢它什么。
其实我们的家长也不知道怎么与孩子或者他人相处。许多年轻的妈妈定期带孩子去上价格不菲的“早教”,也并不是觉得这些就一定有什么好处,更多是一件必做的“事情”,孩子交在那里,也暂时放松一下自己。现时中国最“缺爱”的是60后、70后那两拨,既然得知了“爱的教育”,就总觉得被爸妈散养了,标准的描述是“我跟我爸沟通有问题”。这些人如今成了父母,是最不吝惜表达的,所有自己缺失的、最好的,都要给自己的孩子。过度地保护、压力、期待,不停地急于给予如炙热盲目的单恋,并没有把对方当作独立个体来对待。70后还赶上了社会竞争加大和陡然的分层,就更舍得教育投入,私营资本为了赚“小孩子的钱”也大都投其所好——启蒙英语、职业体验、各种特长班——再贵也得去。儿童体验场馆本来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亲子交流的空间,让那些看不懂自己的孩子的家长们在与孩子搭档时形成良好的相处模式,只可惜这些更“实用”的东西在我们一厢情愿的“虎妈”面前再次被视而不见。
对话展现博物馆的公共性
美国儿童博物馆的另一项宗旨是服务当地社区。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同时为学校和幼儿教育提供相关资料和研究服务,其露天平台和小广场也会定期举办一些免费的主题活动,成为城市公共的亲子活动空间。博物馆的资金一方面来自政府资助,另一方面来自于私人捐赠以及会员费和门票支撑。但是门票和公共服务总是存在必然矛盾。平日里,20多美元的票价也不算便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周五博物馆设立免费日,同时延长开放时间,欢迎全社会所有阶层和学校、公共团体的集体到访。这一天的人潮汹涌和对设施环境的破坏力反衬出博物馆要对公共服务的决心。
由于这公共性,儿童博物馆不能完全由私人来承担。2009年,筹建3年多的广州儿童博物馆因资金短缺而破产,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当代艺术博物馆,理由是既可以吸引大人也可以服务孩子。这其中有成年人专属的傲慢。我们需要一座儿童博物馆是源于对孩子的尊重,不仅仅是任自己喜好,扳下一小块食物来施舍给“不会品尝也吃不下”的孩子。
儿童博物馆是孩子与大人对话、博物馆与城市对话的平台,这种双向互动的对话也体现在全世界博物馆职能与功能的转变——不再是为专家或政府主导,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恩惠,而更多转向公共服务和与公众展开双向互动。卢浮宫的现任馆长强调博物馆实际上体现了公民社会和公民的呼声以及一种公共生活结构。它是争论和发现的场所,是参与和讨论的场所,是倾听和理解的场所,因此它理应处于城市生活的中心而不是边缘。
上一篇:关于美术的教与学
下一篇:谈谈书法的“血与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