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最后一座手工锤榨油坊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57
时间: 2012-06-07 22:30:28
榨油坊全景
握着油锤的手
烘烤茶籽
蒸煮茶籽粉
扎饼
碾茶籽
扎饼
把茶饼放入木榨中
用木锤榨油
出油
土家榨油汉子
绵绵武陵山区是云贵高原向东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这里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特征,也是盛产油茶的好地方。千百年来,湘西就有盛产桐油与茶油的历史,大量的茶油生产需要众多榨油作坊,目前我州绝大多数油坊已毁坏,最后一座还在使用的手工锤榨油坊位于永顺县吊井乡长光村。
长光村的油坊位于半山腰间的一块缓和的山坳里,海拔400米,油坊东西走向,油坊分三个区:左边是烘烤区,中间碾房区,右边是蒸煮区与榨油区。油茶果采摘后,要经过晾晒、剥壳、用炕把已晒干的茶籽放在竹席上烘烤,烘烤后的茶籽倒入环形的碾槽内,一头蒙着左眼的大水牯拉着大石磙,不停地作圆周运动,这叫做“牛赶碾”。石磙过处便把油料碾得粉碎,把茶籽碾成粉后用瓢舀出,然后放入大铁锅里蒸煮,让茶籽粉油性物渗出,油匠把蒸煮好的茶籽粉用稻草进行包捆,在稻草的底下垫有一个铁环,用于固定油饼,师傅们乘热用手与赤脚对茶籽粉用稻草包裹,水平高的师傅只要用脚就可边踩边用脚指很麻利的把茶饼编好,木榨有三四米高,是用数根大树做成。油匠们把包扎好的茶饼放在榨肚内,二十个不等,再加上几个木楔子,使茶饼受力均匀,油榨师傅手握着绳子,后退、仰身,一句拖声长吼后退,然后向前冲去,继而嘴里喊出“嗨”的一长声,铁锤与铁楔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声“嘣!”大地微微震动。
撞击十来次就有亮晶晶的茶油从木榨肚内流出来。妇女们就用木桶在油榨下接油,然后用白布对刚榨出的茶油过滤其中杂质。根据当年的雨水气候等情况,每100公斤菜籽可以出油20公斤左右,油榨完一批后,师傅就把茶饼取出,朝一个粗粗木墩上一磕,茶饼就从铁圈中脱出,然后又开始包捆。
以前,茶饼是洗头、种花、小河闹鱼的好原料。
▲(相关链接)茶油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茶籽壳还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
总 策 划:龙颂江 张建永 刘世树 孟宪政
策 划:陈庭茂 彭世贵 周胜军
执行策划:张 谨
鸣 谢:永顺县文化局 永顺县民保中心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上一篇:德夯苗寨响起陕北腰鼓
下一篇:四月八苗族跳花节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