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庆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66

时间: 2012-06-07 22:30:28

  湘西土家族、苗族的历史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节日的习俗活动耳濡目染、口传身教而世代继承下 来的。

土家族的主要传统节日
  过赶年 清嘉庆《龙山县志》云: “土人度岁,逢月 大,以二十九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土家族要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谓之“过赶年”。其来历说法很多,主要有三种: 一说是在明代嘉靖年间,正值年关,突然接到朝廷圣旨,调土家土兵协同抗倭。按路程计算时间,不等过年就得出发,才能按 时赶到目的地。为了让出征官兵过年再走,就决定已集中的官兵提前过年。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战功”,后人为纪 念这次战争的胜利,祀祖颂功,每年过年都提前一天。二说是清代古丈会溪坪的山包上,是土王与客王打仗的地方。有一年快 过年时,客王把土王和许多土家族群众都包围在这个山坡上,客王率兵众多势大,土王不敢冲出去。于是大家决定提前过年, 待客王过年不备杀出去。大家过年后,就准备武器,有的人砍根“野猫树”做长枪,有的人吹“呆嘟哩”。第二天一早,客兵 正在过年,山上人个个伸出野猫树杆,到处吹起“呆嘟哩”,喊声连天。由于雾大,敌人只见山上密密麻麻,长枪林立,吓得 四处逃跑,土王大获全胜。将这次战争胜利之日定为纪念日,后人过年时就提前一天,渐成风俗;三说是土家族的祖先,家境 贫苦,年三十都不休息,为了全家团圆,就提前一天吃了年饭。
  跳马节 土家族游乐节日。居 住在古丈一带的土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以后的第一个“马日”,都要举行盛大的跳马活动。人们用纱箩做马头,用挑篮做马身 ,用被单做马皮,用枇杷叶做马耳,用棕树叶做马尾,再加以纸扎裱画,便套在身上开始表演。骑士们头戴草帽,手举战刀, 以跳代跑,冲进跳马场。大队人马进入后,由三名土老司和一名女巫带领,在祭坛前燃香烧纸,念咒磕头。祭祀完毕,进行跳 马表演,在锣鼓点子指挥下,在热烈的炮火声中,马队绕场三圈,然后模拟骏马的各种动作,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有轻松 自在的娱乐嬉戏,时而万马奔腾,时而独马孤鸣,历时一两个钟头。表演完毕,马队偃旗息鼓,众人将“战马”送到水边,土 老司口念送马经,一把火将所有的“战马”烧掉。熊熊烈火中, “战马”逐渐化为灰烬。人们欢呼雀跃,相信战马都献给了 土地神,土地神会保佑大家吉祥如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舍巴节  舍 巴日俗称“摆手节”。一般按活动的大小和参加人数的多少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时间上又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 、六月堂。大摆手活动规模大,参加人数上万,祭祀八部大王。小摆手活动规模小,以村为单位,数十人或上百人参加,祭祀 彭公爵主、向佬官人、田好汉。大摆手在摆手堂中举行。摆手堂供有八部大王神像。堂外坪场中央设有旗杆,插龙凤旗。大摆 手活动按“三年两摆”的传统习俗在正月初九至十一举行。届时,各村寨依姓氏组成各个“排”,每排分摆手队、祭祀队、旗 队、乐队、披甲队、炮火队,一路上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乐队一般分为溜子队和摆手锣鼓队:披甲队由青壮年组成,每人身 披五彩斑斓的西兰卡普;炮火队少不了鸟铳和三眼铳。摆手队伍中严禁游手好闲者参加。快到摆手堂时,举行“闯驾”仪式。 进堂后由梯玛主持扫邪安神仪式,众人在梯玛带领下,单腿跪地,齐唱请神歌。歌毕,各排将供品摆于神案。祭祀仪式完毕后 开始跳摆手舞。 “锣鼓一响,脚板发痒”。人们在掌堂师的带领下,绕场而舞,时而单摆,时而双摆,时而回旋摆。其内容 表现出民族迁徙、狩猎征战、农桑耕织等方面,最后以大团摆的形式组成象征吉祥如意的太极图案。到了夜晚,唱山歌的、舞 龙灯的、玩彩莲船的、玩蚌壳灯的,依次在摆手堂里演出,把舍巴节推向高潮。近年来,
9 7 3 1 8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四月八苗族跳花节

下一篇:信仰禁忌





相关内容

元宵节游玩攻略:赏灯观月猜灯谜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2018-03-02
元宵节游玩攻略:赏灯观月猜灯谜
2017年郑州古玩城新春庙会开幕

新春庙会、腊八祈福,在我国民…

2017-01-07
2017年郑州古玩城新春庙会开幕
浙江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

2015-12-28
浙江海宁皮影戏
北京的皮影戏

自元、明、清建都于北京后,使…

2015-12-28
北京的皮影戏
陕西地区的皮影戏艺术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我国民族…

2015-12-28
陕西地区的皮影戏艺术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