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线描历史
- 作者: 翔子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112
时间: 2015-03-27 09:47:19

2、 战国的《人物夔风帛画》是人们见到最早的人物画作品之一。线条自由流畅。
3、 西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线描流畅圆润与汉代墓室壁画笔法相同,带有汉代书法的用笔特征。
4、 魏晋时期的线描继承汉代的用笔方式,但线描的组织明显更加成熟。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一批人物画家出现,《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顾恺之以单纯的游丝描表现人物、鞍马、云、水树等不同的事物,画面形式统一完美。
5、 唐代是中国人物画走向成熟并达到辉煌的时期,线描程式纷纷产生。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继承了魏晋时期的线描并加以发展;张萱、周肪用线描表现唐代妇女华贵浓艳的形象,线条感觉感受自然生动。吴道子创造了被后人称为吴带当风的“吴家样”,代表作《送子天王图》,线的粗细很大。
6、 五代时期,线描人物画从唐代的成熟走向强化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的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人物画成熟期的代表作品,画面中的线描、造型、色彩、构图都达到很高的水平,衣纹多用方线直线,转折方硬。
7、 宋代随着山水、花鸟画的全面成熟,人物画的线描继续向前发展,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继承了吴道子寺观壁画的装饰风格,线描组织注重整体注重整体的节奏感,运动感和韵律感。以李公麟为代表的白描人物作品正式出现,《维摩诘图》不同的物象用以不同种类的线条,人物面部用淡墨细劲的线条,主要人物的衣纹用粗细变化大的线。梁楷的大写意泼墨画法也是有很高的成就,《李白行吟图》是典型的减笔描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