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美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
- 作者: 秩名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470
时间: 2011-05-06 08:58:53

中国的西部幅员辽阔,有着被称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黄河流域以及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这一东西文化传递的通道,数千年来留下无数的地上和地下的历史遗迹,似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昔日曾有的辉煌。
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吹醒了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也希望能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西北地区的美术能够进入一个更新的时期。我们现在试以西北腹地同时也是文化经济中心的陕西美术的发展状况来思考一下如何去实现这一愿望。
陕西地处祖国的中心,中华民族六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保存至今,十几个朝代建都长安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地上遗迹和地下宝藏,中国先民原始时期的生活遗址半坡村;"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诵,还有昭陵,乾陵等众多的古代帝王陵寝,各种宗教寺院道观等等,"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始,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痕迹随处可见,丰厚文化积淀还表现在民间存在着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华县皮影。陕北剪纸,渭北拴马桩,户县农民画等等。同时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地处陕西,党中央在这里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迎来新中国的建立,延安也促使了革命文艺的诞。孕育了解放区革命文艺,光荣的革命美术传统更是宝贵的资源,陕西人杰地灵,书画大家辈出,古有闰立本、吴道子、王维、柳公权、范宽,今有于右任、赵望云、石鲁、刘文西等。
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美术资源滋养了一批批艺术家。然而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文化东移,在近代很长一个时期,陕西失去了文化中心的地位,东部自明清以来,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文化繁荣,经济发达。这一现象延续至今不曾改变,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更是走在了前沿,使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时陕西的劣势却更多地表现在保守和闭塞上,人们经济落后,造成观念陈旧,固步自封。这种尴尬境地却使我们总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一真实的现象。而只有去正视自己的劣势、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取得一定的发展条件。
要发展美术就得从美术教育抓起,在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美术资源来使人们去认识什么是美。这说明美术的落后就是美术教育的落后。
建国五十年,西北地区只有一所美术学院(西安美院),而在很长一段时期,每年只招收数量及少的学生,这导致了很多有志青年不能有学习美术的机会,直接影响了美术的传播与普及。
进入九十年代,时代需要美术,更需要多元的美术。这时的西安美院终于打开了这扇大门,使更多的学生有了进入美院进行正规学习美术的机会。而陕西被称为"中国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有着革命文艺传统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这为陕西的美术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美术资源,周秦汉唐文化、延安文艺、长安画派、黄土画派,都会在当代的美术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古以来,我们都有对外交流的传统,现在就更应该继承与发扬这种传统,应该打破地域封闭,加强与海外和发达省区的联系,多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学、交流。这一点再加上我们西北的美术传统,将会是既有当代精神又有西北自己的特色,这正是我们培养美术人才的方向所在。
我们所期待的这种特色绝非某种模式,而是无论东西方文化,中外地域特征、传统与现代,首先采取一种包容的文化态度。尊重文化、加深对文化自身的理解,活跃学术争呜空气,作为陕西美术中学院美术的代表,西安美院无疑对陕西美术教育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在为社会输出大批的美术人才的同时,学院的办学方向和艺术思想对社会美术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学院美术在经历了20年代美术教育的觉醒、50年代对前苏联写实主义体系的引进、"文革"扭曲、"85"思潮的冲击后,形成了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为保留节目,以西画专业和形式为主体的美术学院,针对目前的美术现状,从学院美术至社会美术必须进 行转变观念,开拓视野,建立现代美术新格局,此格局是以开放和多元为特征的。而这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美术学院西安美院来讲,此种导向会更大地涉及到广大西北地区的美术教育。
我们再来看西北其它省份,更是各有特色,宁夏。新疆有着丰富"伊斯兰文化传统,青海和甘肃少数民族艺术非常丰富,河西走廊上遗留着无数古迹,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等等。这都为当地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直观的可贵条件,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西北各省都能够适应当前的国际大环境,抓住开发大西北的历史机遇,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相互协作与帮助,那么我们会相信这样既能搞出西北地区美术教育的特色,也一定会重视历史的辉煌。
上一篇:外国美术教育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