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的物种特征
- 作者: 董提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369
时间: 2014-12-04 10:13:37

狮子属群居性动物,单只狮子能很好的生存,例如塔母、柳瓦夫人等母狮和流浪公狮都是独自生活,但单只狮子无法抵御同类狮群,也不能占领有利地域。一个狮群通常由4-12个有亲缘关系的母狮、它们的孩子以及1至2只雄狮组成。这几个雄狮往往也有亲属关系,例如兄弟。狮群的大小取决于栖息地状况和猎物的多少。东非的狮群往往比较大,因为那里的食物充足。最大的狮群可能聚集了30甚至更多的成员,但大部分狮群维持15个成员左右,小一些的狮群也很常见。一个狮群成员之间并不会时刻待在一起,不过它们共享领地,相处比较融洽。例如,狮子们会互相舔毛修饰,互相交换照看孩子,当然还会共同狩猎。
狮群狩猎成功率达到25%以上,单狮也能达到15%。它们不论白天黑夜都可能出击,不过夜间的成功率要高一些,尤其是月黑风高的夜晚……风对狮捕食来说一般没多少影响,不过要是遇到大风天,它们可能就会更容易捕捉到动猎物,因为风吹草动制造的噪音会掩盖住这些雌性猎手靠近的声音。这些猎手们总是协同合作,尤其是猎物个头比较大的时候。这些雌狮们总是从四周悄然包围猎物,并逐步缩小包围圈,其中有些负责驱赶猎物,其他则等着伏击。这招很厉害,使得它们的成功率超过20%以上,但是根据食物密度来算,成功率远小于虎的10%。如果狩猎地比较容易藏身,它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如果一旦吃饱了,它们能5、6天都不用捕食。
狮子的群居领域性能给个体带来远期的巨大优势;研究阐明了为什么大狮群比小狮群的繁殖成功率高。大狮群是稀树草原景观的成功适应者,能得到最佳的繁殖场所——河流交汇处附近。雌狮群间竞争的影响是直接而即时的,以至于雄狮联盟试图改变领域性竞争的动态平衡。因此,群体领域性竞争使狮子选择了合作领域性防卫,使狮子的群居具有明显的优势。雄狮被误解不参与捕食,实际情况是雄狮经常捕杀大型动物,因为在黑夜和植被茂盛地带捕猎,所以很难被观察到。
狮通常捕食比较大的猎物,例如野牛、羚羊等等,当然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等也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