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漆画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182
时间: 2016-01-30 10:34:48

漆画的史料记载早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就有 “客有为周君画荚”的文字出现,即“客有为周君画荚者,三年而成。……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备具。周君大悦。”这为画荚者,当是(战国)著名的漆画大师了,荚上的漆画能使“周君大悦”已经向我们昭示漆画的魅力与漆画家艺术的精湛。至汉代,漆画在文献中已频繁出现。如《后汉文•应劭》:“延熹中,京师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屐,五采为系。”《盐铁论•散不足》中多出记载“采画丹漆”、“采画暴干”、“雕文彤漆”等史实。北魏时期《齐民要术•漆(第四十九)》中也载漆画及其技法,“凡木画、服翫、箱、枕之属,……以布缠指,揩令热彻,胶不动作,光净耐久。”其中“木画”,即漆画。“揩令热彻”,当是“揩漆”。六朝以后的文献也常有漆画的记载,自不必赘叙。
中国绘画是附属于器物而独立出来的,原始的简单岩画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尤其是中国主题性绘画也不能确证从何时开始,但我们从1987年荆门包山2号墓“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的出土,至少将主题性绘画确定在战国时期,“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的出土也打破了过去认为风俗画从六朝《女史箴图》与《洛神赋图》开始算法。战国时期,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彩绘漆瑟残片”也是现知我国最早的“漆画”。尤其是“生柔嘉材”的楚地,漆器业异常发达,固善漆画。如1941年长沙黄土岭出土了彩绘车马人物花纹漆奁,1952年长沙颜家岭出土了绘有图案的漆奁、1957年信阳长台关出土了绘有狩猎场面的漆瑟,1973年湖北江陵凤凰山八号墓出土了一件西汉漆龟盾,1978年随州擂鼓墩1号墓出土了绘有二十八宿图案的漆箱和绘有人、物的鸳鸯形盒等。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漆奁上的《迎宾图》,绘有众多的人、物,堪称楚漆画中的奇葩。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彩绘鱼鹭纹漆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黑地漆棺”,马王堆三号汉墓出上的“锥画狩猎纹漆奁”等等。可见漆画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十分流行。
在中国其他地方,自秦汉始,漆画也很盛行。如广西汉墓出土的“人物龙纹漆画铜盘”,朝鲜彩箧冢出土的“彩绘孝子图漆箧”,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彩绘漆画漆棺”,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三国时代“彩绘人物扁形漆壶残片”,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北魏的“彩绘人物故事图漆屏风”,收藏于日本京都正仓院的唐代“金银平脱背八瓣花式镜”,江苏省武进县村前乡出土的宋代“戗金长方形朱漆盒”,至明清时代屏风漆画更是盛行。
中国传统漆画是漆器的附属性艺术,抑或漆画与漆器有着亲缘关系。同时,漆画家是为漆器工艺而生的,漆绘是漆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传统漆画的基本定位。在汉代,官府漆器生产一般都有“绘画”工序。以当时中央漆器生产为例,如甘肃省武威磨嘴子出土的漆耳杯之针刻铭文:“乘舆髹画木黄耳一升十六棓。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考工并造”,这里“乘舆”指皇帝而言,“考工”为中央一级手工业生产机构,也就是说该耳杯是专门为皇帝制造的漆器。再如江苏邗江县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M104出土的漆盘之铭文:“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供工,髹漆画工顺”,“供工”是皇家漆器制造的标志。“考工室”属少府下官职,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这些铭文中“髹画”就是漆画艺术。
不过,汉代蜀汉郡漆器生产专业分工最为系统与规范。兹列根据《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部分出土漆器之铭文:大同石岩里丙坟(朝鲜)漆耳杯,“……髹工当,画工文造。”大同石岩里丙坟漆耳杯,“……髹工当,工将夫,画工定造。”石岩里丙坟金铜扣器扁壶,“……造乘舆髹画木黄扣。” 大同石岩里丙坟漆盘,“……画工年,工威”,大同石岩里丙坟漆耳杯,“……画工谭,工戎”,大同石岩里丙坟漆耳杯,“……造乘舆髹画木黄耳棓,……画工敖”,大同石岩里第九号坟夹纻漆盘,“造乘舆髹画纻黄扣果盘,髹工广……工丰”,乐浪古坟出土漆盒盖,“造乘舆髹画纻黄涂辟耳樽,容三升盖,髹工吕,……画工钦,工戎”等。
从出土漆器铭文看,传统漆画是漆器的附属物,由专业的“画工”担任,他是漆器生产中的一个工序完成人,为漆器生产服务;为配合漆画,还有如“髹工”等其他髹画工序。就漆画的表现内容来看,漆棺画多与巫术等宗教迷信内容相关联,生活漆器具上的漆画多半是与社会生活风俗密切关联,符号性与装饰性是漆画的主要功能,但也不失功能性。从漆画使用者来看,多半为宫廷服务,从而使得漆画成为“宫廷艺术”,身份显赫,具有贵族气息,但就漆画表现内容来说,又主要以神话、自然、人物、社会风俗等为表现对象,也就是说传统漆画具有宗教性、写实性、“浮雕画”的特点,譬如彩绘孝子图漆箧,而非观念性艺术。
上一篇:现代漆画:姓“漆”,名“画”
下一篇:《拉奥孔》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