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道济将军威武,了解“唱筹量沙”的故事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971

时间: 2017-01-12 16:49:08

  

 
  唱筹量沙的成语故事讲的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宋朝将军檀道济北伐北魏,一路孤军深入,粮草难继,北魏援军接到投降士兵的报告说守兵无粮,深夜潜入宋兵营探听虚实。檀道济命令士兵用沙充当大米称量并大声唱筹来迷惑北魏间谍,终于平安撤军回宋。
  1、唱筹量沙的故事
  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十一月檀道济被授予督征讨诸军事,奉命率众伐北魏。
  第二年一月,道济等自清水(清水即济水,位于今山东西部)赴救滑台(今河南滑县)。
  北魏将领叔孙建、长孙道生率众截击。
  十六日,道济军到达寿张,恰逢北魏安平公乙旃[zhān]眷,遂领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等奋勇冲杀,大破之。 继而转战至高梁亭,斩北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
  二月底,道济率军进至济水(黄河水道)。在二十多天里,与北魏军进行三十余次战斗,多获胜利。
  不久,道济军抵达历城(今山东济南市郊),遭叔孙建等骑兵部队的截击,所带粮秣也被焚烧,因而难以继续前进。 这时,北魏部将安颉,司马楚之等乘机专攻滑台。
  滑台守将朱修之坚守数月,终因供应不继,困顿不堪,滑台为北魏所占,修之被俘。 道济得知滑台失陷,又无粮秣接济,欲救不能,准备撤返。 此时,道济部下有投降北魏的士兵,将宋军缺粮的情况据实告诉以后,魏军立即追赶,企图一举歼灭道济军。
  当道济率军撤退到邯郸市曲周县境内时,被追击的魏军包围。
  檀道济命令士卒唱着数筹码量沙,把仅有的粮食盖在沙上,佯示粮足,以迷惑魏军。
  魏军望见宋军一堆一堆的“粮食”,以为宋军并不缺粮,故将投降过来的宋兵视为“间谍”,而杀掉。
  为了扭转局势,道济又心生一计,以士卒全穿上盔甲,唯有他一人穿白色衣服,带领部队从容出走。
  魏军认为,道济及其部队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如此不慌不忙地撤走,一定预设有伏兵,故不敢近前聚歼。就这样,道济军得以安全返回。“唱筹量沙”,比喻为安定军心,制造假象,迷惑敌人。
  2、唱筹量沙的材料
  【注音】chàng chóu liáng shā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解释】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比喻安定军心,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制造假象迷惑对方【近义词】唱沙作米
  【年代】古代
  3、唱筹量沙的点评
  其实道济所带军队的粮食不足,不足以支撑久战。不过即便如此,道济仍能保持住不慌不忙的态度,令敌军不敢轻举妄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打败自己的人,往往是你自己。所以我们的内心一定要变得更加强大,遇到困境,要冷静的对待,不要灰心丧气。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唱筹量沙”的故事,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举措失当”的成语典故

下一篇:成语故事——古时候的“量体裁衣”





相关内容

颠沛流离的晚年

公元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

2017-11-18
颠沛流离的晚年
诗词特点

诗词的语言必须具备精炼凝重的…

2017-11-18
诗词特点
被贬永州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

2017-09-30
被贬永州
“举措失当”的成语典故

你知道“举措失当”这个成语是…

2017-01-12
“举措失当”的成语典故
宋词的巅峰时期

苏轼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

2016-11-23
宋词的巅峰时期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