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古时候的“量体裁衣”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978

时间: 2017-01-12 16:48:23

  

 
  话说在明朝时期,有个很厉害的裁缝,经过他的手做出来的衣裳件件都非常合身得体。有一天御史大夫请他帮忙做一件朝服,他为什么要问御史大夫当官的时长呢?
  1、量体裁衣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御史大夫很奇怪:“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
  裁缝回答说:“年青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定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所以,我如果不问明做官的年资,怎么能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呢?”
  御史大夫认为这个裁缝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是按照成衣法量尺寸,定式样,而且善于把握对象的特点,从中悟出"短长之理"来。
  2、量体裁衣的材料
  【注音】liàng tǐ cái yī
  【出处】卧闲草堂本《儒林外史》评:“非子长之才长于写秦汉;短于写三代;正是其量体裁衣;相题立格;有不得不如此者耳。”
  【解释】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指按情况办事。
  【近义词】量入为出、实事求是、对症下药
  【反义词】不自量力
  【年代】古代
  【例句】盖什么房子,用什么材料,这也同~一样。
  3、量体裁衣的点评
  量体裁衣的故事启示我们,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充分研究工作对象的思想状况,分出层次,"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确定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量体裁衣,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听闻道济将军威武,了解“唱筹量沙”的故事

下一篇:柳宗元





相关内容

颠沛流离的晚年

公元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

2017-11-18
颠沛流离的晚年
诗词特点

诗词的语言必须具备精炼凝重的…

2017-11-18
诗词特点
被贬永州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

2017-09-30
被贬永州
“举措失当”的成语典故

你知道“举措失当”这个成语是…

2017-01-12
“举措失当”的成语典故
宋词的巅峰时期

苏轼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

2016-11-23
宋词的巅峰时期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