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重返卡耐基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726
时间: 2014-12-26 10:46:39

4月26日,卡耐基音乐厅演奏会结束后观众的喝彩声中,郎朗伸出胳膊指向他的钢琴,很像指挥家在乐队中点出乐曲的独奏者。他的钢琴应该得到这一奖励,在前面两个小时里被敲打得太多,即使在最后的3个加演作品中,她的表现也无可挑剔。
今年24岁的郎朗,有一大批热心的追随者,赞赏他的表演热力四射、激情洋溢。同时还有一个诽谤者的队伍,对他的崇拜者所赞赏的东西嗤之以鼻。他们的主要争论点是郎朗演出中特多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他会抓住每个机会加速演奏,并让琴声越来越大。
这些特点也是郎朗风格的核心。尽管如此,他上一次的卡耐基音乐会上表现得却非常得冷静。他不再“漂浮”在钢琴凳子上面,肢体动作尽管有戏剧性,还是得到了更多的控制。今天,他以外向型的诠释者形象行走上舞台,略微的夸张、狂妄表情还是讨人喜欢的。
郎朗演奏会的多数节目来自DG出版的最新唱片《回忆》——一个他在童年练习作品的专集。郎朗小时候的演出可能不像现在这样。莫扎特K330奏鸣曲的外乐章是快速的、闪烁的和外表尖锐的,作品结构非常清晰,每个音符都历历在目。同样的描述可以用在肖邦的B小调奏鸣曲上,尽管撼人心魄的激动以损失作品的温柔为代价。在外乐章和谐谑曲的速度处理上,郎朗是在狂欢之中,但广板演奏得处理得异乎寻常的缓慢。
对于每个怀疑郎朗优美一面的人来说,他提供了一个沉思的、色彩渐变的舒曼《童年情景》,一个匀称的李斯特彼特拉克十四行诗No. 104。加演作品中,中国作品《二泉映月》光彩可人。
霍洛维兹改编的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的表现,作为音乐会压轴曲目,用纯粹的炫技和足够的声音力量,把观众“钉”到音乐厅的后墙上。
上一篇:穆蒂郎朗在费雪音乐厅
下一篇:陈翔《破茧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