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章草的发展
- 作者: 程艳红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3746
章草书的出现同样基干提高书写速度的目的。隶书的书写速度虽然比篆书快很多,但在军务或政务繁忙的情况下,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将隶书笔画进一步简化,偏旁部首合并等书写方式在西汉初期的马王堆帛书中就开始出现。汉武帝以后,频繁的战争和国内外政务促使隶书在提高书写速度的同时也开始向章草书演化。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赵壹在《非草书》一文中就提出章草书起源于秦末。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章草书法作品是1973年甘肃居延破城子发现的汉宣帝神爵、五凤年间的章草书简牍。只是这些简牍中的章草书法作品还夹杂着不少非草书的字,说明当时章草书法还处于滥觞阶段。到西汉晚期的元帝、成帝、哀帝和王莽时期,章草书法已经完全成熟。甘肃居延汉简之中就有不少有明确纪年的西汉章草书法简犊,它们几乎通篇都是章草书,而其书写非常熟练。如1979年甘肃敦煌马圈湾所出土的西汉后期至新莽时期的简牍,其中书于新莽时期的一枚章草书简用笔圆融流畅,字字独立,气韵贯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章草书法。这些出土物说明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章草书法已经成熟并成为当时社会所通行的一种书体。
东汉时期的简犊之中,章草书作品更加成熟.同时,掖长章草书法的书家在正史之中屡见不鲜,如《后汉书》所记载的北海王刘睦等。西汉晚期名臣陈遵以长于尺犊著名,人们得到陈遵所书写的尺犊都喜爱珍藏,而陈遵所使用的书体一定是章草书,因为当时只有独具创新意义的章草书法才能产生这样的艺术魅力。汉明帝喜爱珍藏刘睦的草书也是同样原因。东汉晚期的著名书法家如杜操,崔缓、崔寡父子,张芝、张昶兄弟,以及罗晖、赵袭、韦诞、姜诩、梁宣等在历史上都以长于草书著名,说明东汉晚期的章草书法已经完全成熟并在全社会流行。
东汉著名学者赵壹在《非草书》中曾描述东汉末年草书艺术的流行情况:“夫杜、崔、张子(芝),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逗细谈,展指画地,以草判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但他对东汉末年章草书法的流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赵壹从传统儒家思想的观念出发,认为当时流行的草书是无关乎天下国家的“末事”,“盖伎艺之细者耳。”因为“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徒善字既不达于政,而拙草无损于治。”但这种思想并不能阻止草书艺术的自然发展。
上一篇:要学草书,先学章草
下一篇:草书大师第一人: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