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刀郎现象【二百九十一】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2

郭进拴|刀郎现象【二百九十一】


       这几天都在听一张专辑,来自刀郎的《弹词话本》。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这张专辑,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人到如今还保持着那一份对音乐真挚、热烈的心境,依然在创作、唱着那些歌曲。发现这张专辑的过程实在是非常非常的偶然,首先是映入眼帘的手绘专辑封面吸引了我,这个封面图非常明显的借鉴了《清明上河图》中的一角。简单的看了几行文字介绍,就迫不及待的收了,当然这里先拿到的是数字版的,实体CD还得再等等。

算起来这已是相隔有十多年,从遥远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到今天的《弹词话本》,从西域到江南,一个是大漠孤烟直的粗犷与沧桑,一个是浅斟低唱、烟雨楼阁的江南水乡。唱歌的人还是那个人,但听歌的,大多已经不再是同一拨人了。就像近期的《旺达幻视》在前三集用复古的调调率先杀掉了一波路人,《弹词话本》这个专辑名一看也是显得劝退感十足。如果不是之前听过他的歌声,多半不会感兴趣。而知道他的人,一看这名称也会有所蒙圈,可见这门槛还是有些高了。

整张专辑听下来,曾经那个沧桑而又略带些沙哑的嗓音,现在又多了几分温柔,历经岁月的打磨后,显得更加的成熟与圆润。每支歌曲唱段中多处转音的运用收放自如,还有夹杂其间的假音连接哼唱,听来让人感觉非常享受,十分入耳。就像一个既熟悉又久违的老朋友在耳边呢喃低语,娓娓道来。穿行在江南某个不知名的小镇上曲折幽静的小巷中,荷叶细雨,风拽雾弥,任那油纸伞上滑落几许晶莹剔透的珠滴。而对配乐器材的选用上更是独具心思,琵琶、三弦、中阮等传统民乐器材的搭配给人在听觉上恍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切切,若临其境,刹那间来到鲁迅先生《社戏》中听戏的现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二十】

下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二百九十二】





相关内容

作家郭进拴传奇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21
作家郭进拴传奇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17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