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 作者: 周博文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576
时间: 2023-09-18 10:31:37
《朋友》的四重“艺术境界”
——浅析李春雷老师《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一文艺术特征
周博文(江西)
李春雷老师报告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名篇,起于习总书记1998年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发表了一篇《忆大山》的悼念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李春雷老师工笔描绘了习近平书记1982年3月在河北正定县任职,登门拜访了一个人之后,便与此人工作友情相识、相交、相处,最后两人打破官职上下障碍,不受文化高低困扰,“伯乐识马”“奇骥十跃”,朋友赤诚相待一段鲜为人知的精彩往事。
习近平书记刚在正定任职时,这个著名的历史古城里经济、文化都出现了种种乱象。全县文化低迷,作为刚上任的县委分管领导,习近平书记为了能快速有效地改变这种落后县情,工作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县情了然于胸。每年的粮食产量虚报,“文化局下属剧团、新华书店、文化馆、文保所等七家单位,三四百人,大都是知识分子和演员,情况复杂,矛盾重重。最主要的是,正定县城有九处国保单位。这在全国名县中也是屈指可数,却年久失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文化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诸事兴。文化可以铸魂。“这时的正定县,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文化系统都需要一位硬邦邦的领导人物……。贾大山成熟稳健,刚直正派,……最关健的是他对文化事业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对这座县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关注,心如烈火燃烧,眼似灯盏明亮……”所以,在对这点县情的认识上,当时习近平书记与贾大山这个文化人是有相同政见,“同与不同,相互沟通,互通不同,通而后同”,“春雨润青、夏日泼墨、秋草摇黄、冬雪飞白。岁月如歌,他们共同享受着友谊的芬芳……。”
通篇报告文学,着墨虽不多,但给人的想象和艺术感染力前所未有,成功描绘出习近平书记任县领导时,工作实事求是,敢抓敢管,领导干部交友注重纯洁至上,对下属干部厚德载物,礼贤下士,所有这些良好的领导人格魅力,在文中都充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正如当时香港《华夏纪实》总编辑王彤认为:“《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具有深刻独特的思想范文和精妙绝伦的艺术价值,是一篇不折不扣的传世名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语)。为把这段看似普通实又深厚,看似深厚而实又平凡的“朋友”往事再现好,李老师写作确实花了上乘工夫,叙事时,做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把那种因工作相交纯洁“朋友”之情刻划得维妙维肖,艺术表现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李老师作品的这种大家风范便跃然纸上,扑面而来,让人如沐三月春风,耳目一新。依笔者来看,这篇精短的报告文学真正做到了“精品中的经典,高原上的高峰”,是中国当前纪实报告文学中一个十分难得经典范本。分析发现,其至少具有以下这四重高妙的“艺术境界”。
第一重:“跋山涉水”,干部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美活灵活现。习近平书记刚到正定县任职,下基层,到对象家“登门拜访”,问计于民。“马不停蹄”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江河两岸。不坐公车,有时还自己扛着自行车单个前行,奔走于各个公社和大队之间,以最快速度熟悉县情。多次和其他县领导,跑省进京,向上级部门实情反映当年正定县现实困难,减少粮食征购任务。保护古树,修缮文物,知人善任,使得“正定的文化事业,进入该县新中国成立之后最辉煌时期”。这些短语工笔化文字铺叙,主人翁的工作风范便已一览无遗。
第二重:“厚德载物”,领导礼贤下士人格美传神入化。“厚德载物”一词,最早出自于先秦《易经·坤卦》。其义是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此处用来反映当年习总书记在河北正定任职时身处官位,但却礼贤下士,为工作,主动屈尊登门拜访下级一般干部,并两人相识甚欢。“县委门卫铁门紧锁,为不惊吵门卫休息,这时,习近平蹲下身去,示意大山上去。大山不知所措,却又别无选择,只得手把栏杆,小心翼翼地踩上肩膀。近平缓缓地站起身来,像是一台坚实的起重机,托起了大山。……,两人相视一笑,隔门道别。”“大山病重后,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在北京开会之机,抽空前去其家里探望……,在那个他们无数次晤谈小屋里,两人又见面了。……还是那张桌上,那个茶几,那一对沙发。只是眼前的大山,枯槁赢弱,目光暗淡,再没有了当年的红光满面和言辞铿锵。近平强作笑颜,佯装轻松,提议合影,……倚靠在被垛上,挺直身子。近平赶紧凑过去,这是大山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张留影。陪同他的,是他的朋友,他的好朋友。”巧用比喻句,善用动词,领导的人格化优良品德已栩栩如生。
第三重:“冰清玉洁”,上下级同事坦诚相交的友情美跃然纸上。习书记与贾大山在河北正定两人相识以来,谈的都是正定的县情,正定的文化状况,正定的未来。相似的知情岁月,相近的问题认知,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工作之余,常常彻夜长谈,谈政治,谈哲学、经济、文学、史学、佛学。关注现实,解剖麻雀。对这座大县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们俩有一种深深的热爱和关注。习总书记《忆大山》文里的一行行友情滚烫文字,是他俩冰清玉洁纯洁友谊最有说服力的印证。李春雷老师这篇报告文学中,“那个晚上,我们相识相聚,进行最后一次长谈。临分手时,俩人都流下激动的泪水,依依别情,难以言状”。睹物思人,托物言志,贾大山家里那一峰骆驼和一匹骏马的两尊唐三彩闪亮的釉光,又好似他俩这种纯洁友谊最忠实、最贴切无声的历史见证人。“朋友,朋友,两心如月,冰清玉洁,肝胆相照,辉映你我。”
第四重:“顾盼生辉”,双线运行结构巧妙的布局美天衣无缝。这篇报告文学全文有两条线索并排运行。明线:以习近平书记与贾大山两人相识—相处—分离—再相看—再分离的工作交往,友情探望的时间线索为脉络。叙事时,李老师用饱含真情的笔墨,简洁传神入化的白描,极富特色篇幅,极富古典韵律精致语言与现代沉稳朴实白话相结合,把习近平书记那时的工作风格、为人品质,贾大山的文学情怀及工作抱负,两人之间具体工作交往的件件难忘事例,虽着墨不多,但惜墨如金,以生动感人的细节,细致入微的情感,“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暗线:以“两尊唐三彩”在文中一前一后的不同交待来巧妙呼应全文。第一次出现,是文前贾大山与习近平书记相识几天后,贾大山见“县委机关习近平书记办公室里没有书架。成群的书籍,或躺在桌面上,或站在窗台上。屋内最醒目的物品,是窗台上的两尊仿制唐三彩:一峰骆驼和一匹骏马,那是北京朋友赠送的纪念品”。表面上看是白描,写习近平书记工作时住宿房间的景。习近平书记尽管工作繁忙,但仍酷爱学习,生活简朴、艰苦创业之品德巧然体现。第二次出现,是文后,习近平书记马上从正定县调走。“贾大山那天从习近平书记办公室回家时,那天晚上,大山回来,怀里抱着两尊唐三彩:一峰骆驼和一匹骏马。他一言不发,倒头便睡,直到第二天中午,起床后仍是呆呆地发愣,妻子以为他病了,催他吃药,他摇摇头 ,慢慢地说了一句:‘习近平调走了’……”。简洁精确的一段文字白描中,人物、动作、语言、心理。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唐三彩的这两次精妙布局,先后照应全文,既完善了结构,也渲染了情节和气氛,更重要是突现了他俩之间那种像“唐三彩”一样散发着漂亮釉光的纯洁友谊。
读名篇,如入宝山,满眼都是珍珠。细览李春雷老师《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一文,虽仅8000多字,但字字珠玑。正如一老师评价所说:“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简短精致,如连城玉璧,温润晶莹又光彩夺目。另一重要特证,就是用词传神入化,把人物的证言、心理、动作形象刻划,做到笔法自然,效果浑圆,达到了人物丰满之崇高艺术境界。”
十九世纪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在教导写作之际,曾对莫伯桑说过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精准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我看,“……习近平缓缓地站起来,像是一台坚实的起重机,托起了大山。……”这是李春雷老师此文中最感人肺腑、最传神入化、最成功漂亮的绝妙世纪“文眼”。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