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瑄璞《芬芳》的艺术特色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497
时间: 2023-11-07 17:25:37
她是一朵在凄厉中飘摇的向日葵,托举着哥哥、拉帮着父亲;她是一朵清晨点缀着露珠的牵牛,把家当作篱笆笨拙地依靠;她是凛冽寒风中散发幽香的红梅,被夫家抛弃也会自己绽放;她是农家炕头被子里絮的棉花,温暖着瘫痪的丈夫和一屋的孩子……命运把她们搡进严酷难挨的生活,她们惊鸿一现,成为泥土中开出的各色花朵,顽强绽放,尽显芳华。这样的故事在周瑄璞历时两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芬芳》里,该书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贾平凹评价《芬芳》是一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写活了时光,诉尽了乡情,描画出中原厚土的无穷魅力。一本书,留住乡愁。
周瑄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多湾》《日近长安远》、中短篇小说集《曼琴的四月》《骊歌》《隐藏的力量》、纪实文学《像土地一样寂静》等多部作品。在《人民文学》《十月》《芙蓉》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被转载和收入各类年度选本,进入年度好小说榜单。获得中国女性文学奖、柳青文学奖、河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其新作《芬芳》是一部关注中原城乡生活的长篇现实题材力作。从上世纪70年代写至当下,时间跨度半个世纪,把杨烈芳兄妹的成长经历作为主线,杨姓家族数十位人物命运为辅线,通过人物命运、生活的向好转变反映出时代发生的巨大变革,由此歌颂勤劳勇敢顽强的人们永不服输、向美好生活进发的精神品质。多角度、零距离写出了中原大地上个人与家族、农村与城镇的历史演变及内在变化。
《芬芳》作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中的一本,是目前为止第一位由女性作家创作、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作者延续一直以来的风格,将女性人物作为刻画重点。写她们的发芽、开花和与收获,写她们如同土地般芬芳的日常生活。她们渺小、平凡,但善良、坚韧,扎实走过每一个生命历程,对家庭、社会、民族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作者以善美、诗意、细腻、丰满的笔触,记录乡村发展之路,纪录乡村儿女的奋斗故事,为乡村振兴画像,为普通人物立传,深刻反映了中国城乡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小说聚焦河南颍河边一对在贫困中艰难成长的兄妹,着重讲述烈芳等女性跌宕起伏的命运,描绘了一个大家族中四代数十人的众生相。作者以充满美和善的笔触书写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以淋漓尽致的鲜活细节再现中原乡村从20世纪70年代至当下的历史变迁。作者将家族之间互相帮衬、血浓于水的亲情付诸文字,其对故乡深厚质朴的热爱与眷恋令人动容。据悉,该书是目前为止第一部由女作家创作、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芬芳》是周瑄璞积累多年、酝酿已久的最新长篇小说,作品定位河南漯河颍水一带的村庄,文字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书写中原乡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直至当下的历史演变及生活变迁。时间跨度半个世纪,描述人们从追求温饱,到建设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历程。着重讲述一对兄妹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所在的一个大家族中长辈及堂兄妹一众数十位人物的众生相。笔墨和情感聚焦女性命运与人生经历,她们像花朵与果实,顽强绽放生命的芬芳,对家庭、社会、民族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充满美善的笔触、讲述和回忆,试图唤起尘封的记忆,记录乡村发展之路,城市化进程样貌,由此映射出中国城乡改革开放所走过的路程,中国平民、普通小人物的奋斗之路。
《芬芳》延续作者一贯的风格,将女性人物作为刻画重点,写她们的发芽、开花和收获,写她们如同土地般芬芳的日常生活。她们虽渺小、平凡但善良、坚忍,扎实走过生命历程,对家庭、社会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作者以诗意、细腻、丰满的笔触记录乡村发展之路,记录乡村儿女的奋斗故事。周瑄璞表示,《芬芳》是自己一贯的文学理念的体现——就是对那片土地和笔下人物的热爱、对生活与人间的眷恋。这曾体现在她的小说《日暮长安远》中的大烈和罗锦衣、《多湾》中的季瓷等人物身上。这些人物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是她欣赏的女性。她们虽然一无所有,却一往无前地为生活打拼,执着、坚强、勤奋,有着不竭的动力与热望,像大地一样温厚包容,永远不知疲倦。
说起《芬芳》的创作契机,周瑄璞说,自己对小说中的故事都很熟悉。作为作家,其实不用虚构、编造什么,睁大眼睛观察、及时记录就行了。这本书,她只不过是把四面八方很多人的故事集中在一条“过道”里了。这些故事都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或许正是因为作者所具备的深厚的乡村生活积累、扎实成熟的文学表达和敏锐独特的时代洞察力,才让《芬芳》具有了较高的文学品质。作品以充满美善的笔触、真实的生活描述,试图唤起尘封的记忆回望峥嵘岁月,记录乡村变迁中家乡亲人的命运走向以及普通小人物的奋斗之路。
《芬芳》以扎实的生活体验和采访为基础,在对故事发生地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描绘中运用了当地特色语言。这些语言也被单独整理出来,以卡片的形式附在书中。对于小说中的方言,周瑄璞表示,方言会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鲜活,富有生活气息。“方言的魅力在于似懂非懂之间。它不是孤立存在,而是需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的。某个方言词汇第一次出现时读者不懂,第二次出现时还是不懂,第三次出现时就会有点懂了。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不需要每句都去注解,要相信读者的领悟能力。千百年来,那些流传下来的方言非常雅致。比如啰唣、觳觫、精细、日西、天待黑等,既好听又文雅,在我们老家还经常被人们用着。”周瑄璞说。
本书中还有大量关于当地特色美食的描写。比如芝麻叶面条、胡辣汤、菜馍、咸食菜、蒜面条、红薯糊涂……对于外乡人来说,这些美食意味着新鲜、好玩,看到作品中的描述,他们会忍不住想去尝试一下那热乎乎的、泛着香味的、让人垂涎欲滴的各种美食,也尝试一把当河南人的感觉。对于土生土长的人来说,看到这些食物的名字,脑海中就会出现一段儿时的记忆,或是在炊烟袅袅的家里听着母亲的唠叨和呼唤,或是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听着小贩的叫卖声……“吃一碗家乡味是对童年的时光最好的纪念。”周瑄璞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所谓的美食并不是有多好吃,而是童年原汁原味的记忆。
新作出版之际,周瑄璞接受媒体采访,她说:“想通过我的写作告诉世人,中国人曾经这样生活,我想让大地上默默一生的那些乡亲,被更多的人看到。”她是周瑄璞。
《夏日残梦》《我的黑夜比白天多》《疑似爱情》《多湾》……她的人生和她的长篇小说比肩着一个词:精彩。
她却是谦逊而冷静的。访谈中,我们客观地表述了“著名作家”这样的字眼,被她“划掉了”,我们希望她说些启迪和警醒当代女性的话语,被她机警而有禅意地推让迂回但又着实是给出了真切的答案了。
对话周瑄璞,采访的小埋伏和小机锋总被她轻轻戳破,又让她不动声色地重新构建。
她的平静和优雅里,像她的小说叙事,藏着澎湃。她的下一部新著,就在2019年的春天绽放。和所有行业一样,女作家也要面临职业中的种种难题。周瑄璞向记者回忆:“世纪之交,孩子正小,我白天上班,晚上带着她写作,那时还没有电脑,我伏案在前,她站在身后趴我背上,不停地捂眼睛搂脖子揉头发要抱抱,终于我生气了,扯住孩子一把扔到床上。她大声啼哭我默默流泪。后来想了办法,晚上八九点跟她一起睡觉,订闹钟四点起床写作,写到七点,收拾出门上班。我经常是步履匆匆,有时需要小跑,时间总不够用,我必须在晚上八点半之前收拾好家务,坐在电脑前,中间还要穿插着给孩子作业签字,招呼洗漱睡觉。后来有条件白天写作,到点要做饭,洗衣机在转,开水壶在烧,它们发出叫唤,我起身处理,然后再回到电脑前。这就是一个女人的日常和写作,所以我一直都很珍惜时间,也很守时,因为我深知时间的珍贵。你如果真的爱一项事业,就会想办法克服困难,专注于它。”她很感慨:“我经常想,没有人逼你写请你写,文学事业少了谁都行,而你不能没有文学。你对你自己口口声声无比热爱的这个事业,只能无怨无悔,永远如若初见。”我也不想简单地说“十分感谢那段时光”“青春无悔”的套话。我只想说,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愿再回到那时。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假如每个人都是从八十岁向一岁活而不是从一岁向八十岁活,那么大多数人都会成为圣人。如果重回那段时光,我会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写作,而不是虚度光阴,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说,不会为一次失恋而花很长时间去痛苦。
如果,那时候每天——不说每天了,每周两三天总可以吧——坚持写车厢日记的话,现在会是一份非常珍贵鲜活的资料。有人说,我应该将那段生活写成一部小说,我也曾经想过,但需要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和切入点,而不能落入行业写作的框架限制。为此我不敢轻易动笔。在物质贫困的年代,它们都是美食,并不是有多好吃,而是原汁原味的童年记忆,有时候我们吃的是回忆和时光,以及历史。河南与山西是邻省,有些食物的确是相似,比如我老家的烙油馍,我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但是到山西洪洞县,见到了完全同样的做法。我站在那个小店门口,心中一暖。那么我老家的烙油馍,肯定是当年移民时祖先带过来的。知道了这一点,我对它的情感,那就不单单是一个吃食了。现在每次我从老家回西安的时候,还要让邻居给我烙几张油馍,带到西安吃好几天。谈及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周瑄璞深有感触地说,从她个人有记忆开始后的四五十年,亲眼看见生活发生了巨大的、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变化,那么几十年后,还会发生什么?所以这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就很有必要书写下来,因为它不可复制。
周瑄璞说,大地生生不息,大地上的人们绵绵瓜瓞,都是为了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文学作品有很强的纪实功能,书写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真诚地表达着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告诉世人中国人曾经这样生活,这是她写作的初衷和动力,“我想让大地上默默一生的那些乡亲,被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是,对故事发生地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描绘中运用了当地特色语言,这些语言被单独整理出来,以卡片的形式附在书中,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比如:不郎盖、载嘴儿、丧眼摆呆……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切身体会到故事中人物的神态表情,感受他们的无奈、倔强,甚至可以闻到河南泥土的芬芳气息。
比如“我说,下车走多使得慌,几百里地,俺又不是憨子,给腿扛劲哩?”读来,可以感受到来自河南的幽默诙谐。
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方言?作家周瑄璞回答说:方言会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鲜活,富有生活气息。它的魅力在于似懂非懂有所懂,它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结合上下文。第一次出现不懂,第二次出现不懂,第三次出现时,噢,有些懂了。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也不需每个都去注解,要相信读者的领悟能力。
如果你到河南,我推荐你吃油馍、烙馍、菜馍、厚馍、焦馍。因为它们是在鏊子上烙熟的,从前烧鏊子用的是麦秸,人们形容一个人性子急:麦秸火性。你看,你吃的不是烙馍,是文化传承。我个人有记忆以来四五十年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变化,那么几十年后,还会发生什么?所以这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就很有必要书写下来,因为它不可复制。
大地生生不息,大地上的人们绵绵瓜瓞,都是为了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文学作品有很强的纪实功能,通过书写众多普通人的故事,记录人类奋斗的足迹,历史前行的足音。我的力量或许有限,能力也许不足,但我一直在努力书写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真诚地表达着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想通过我的写作告诉世人,中国人曾经这样生活,我想让大地上默默一生的那些乡亲,被更多的人看到。说起《芬芳》的创作契机,周瑄璞表示,自己对小说中的故事都很熟悉,“其实很早就想写了”,“其实在广大乡村,几乎每一个家庭都能写一部书。我村一人曾经在儿子婚姻变故闹得鸡犬不宁时说:俺家的事要是拍成电视剧,也得怼它几十集!这句话非常生动地说明了生活的丰富性。因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几乎都是紧贴时代步伐和政策变动,风向哪里吹拂,人们便倒向哪里,这就是世风吧。作家其实不用虚构编造什么,睁大眼睛观察,及时记录就行了。这本书,只不过是把四面八方很多人的故事集中在一条过道里了。它们都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写作过程基本比较顺利,因为故事和人物都已经计划好了。我只需要时间,能够坐在电脑前,就可以了。”
或许正是因为作者所具备的深厚的乡村生活积累、扎实成熟的文学表达和敏锐独特的时代感受力,让《芬芳》具有了较高的文学品质,作品以充满美善的笔触、真实的生活描述,试图唤起尘封的记忆,回望峥嵘岁月,见证了乡村的变迁、新时代乡村的发展,以及家乡亲人的命运走向,由此映射出中国城乡改革开放所走过的路程,中国平民、普通小人物的奋斗之路。小说思考了一些社会现实,并在作品中不露痕迹地植入精神理想之光。周瑄璞说,其实方言都是古汉语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非常雅致。比如《水浒传》《红楼梦》中的很多词语,河南老家还在用着。比如罗唣、觳觫、相遇、精细、日西、天待黑……这些词,好听又文雅。“河南人自带幽默,是在长期苦难生活无奈之下自我开解的一种方式。总不能被生活硬生生压死吧,于是柔软而顺滑,产生了自嘲和幽默,而好的文学作品,也应该有适当的幽默感,当然要有个尺度,不能流于油滑,而是参透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达观和纾解。”《芬芳》是一部关注中原城乡生活的长篇现实题材力作。从20世纪70年代写至当下,时间跨度半个世纪,以杨烈芳兄妹的成长经历作为主线,杨姓家族数十位人物命运为辅线,通过挫折起伏、生活的向好转变反映出时代发生的巨大变革,以及人物的心灵成长,由此歌颂勤劳勇敢顽强的人们永不服输、向美好生活顽强进发的精神品质。多角度、零距离写出了中原大地上个人与家族、农村与城镇的历史演变及内在变化。一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写活了时光,诉尽了乡情,描画出中原厚土的无穷魅力。一本书,留住乡愁。 ——贾平凹(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第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芬芳》是瑄璞迄今为止优选的一部长篇小说。艺术地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生活中“人的巨变”,尤其是乡村女性非同凡响的人格成长。小说犹如一台大戏,人物是第一叙述人,命运使之高潮迭起。不仅呈现了70后女作家感悟生活的深厚功底,而且昭示了她不同于众的才华与笔力。 ——何向阳(作家、文学批评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从《多湾》开始,瑄璞的小说就以一种很特别的力量持续打动着我。这力量来自她体验到的辽阔大地、故乡村庄和丰饶民间。《芬芳》里,这种力量仍然在强劲燃烧,热烈绚丽,灼灼其华。 ——乔 叶(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
作者延续一直以来的风格,将女性人物作为刻画重点。写她们的发芽、开花与收获,写她们如同土地般芬芳的日常生活。她们渺小、平凡,但善良、坚韧,扎实走过每一个生命历程,对家庭、社会、民族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作者以善美、诗意、细腻、丰满的笔触,记录乡村发展之路,纪录乡村儿女的奋斗故事,为乡村振兴画像,为普通人物立传,深刻反映了中国城乡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他们,尤其是那些立足乡村泥土的女性,在或无奈或自发的努力下活成了各自喜欢的、想要的、怒放的样子。
中原的语调:柔软顺滑又生动鲜活的河南方言
《芬芳》以扎实的生活体验和采访为基础,在对故事发生地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描绘中运用了当地特色语言,这些语言也被单独整理出来,以卡片的形式附在书中,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比如:不郎盖、不醒世、栽嘴儿、蝇子屎、麦秸火性……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切身体会到故事中人物的神态表情,感受他们的贫穷、无奈、倔强,甚至可以闻到河南泥土的芬芳气息。
虽然是方言,但也很通俗易懂,在阅读过程中慢慢也就理解摸透了它们的意思,兴许还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它的使用也很好地掌握了尺度,不论是量的使用还是感情色彩的运用,在幽默的基础上有所节制,不至于显得过于繁复。也正是在这真实自然的对话中,将人物乐观幽默豁达的心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凭着这样积极向上的姿态,生活虽然艰苦但也慢慢熬过了那些在土里刨食的日子,迎来了自己的芬芳,家乡的芬芳。
舌尖上的河南:积聚以胡辣汤为代表的美食大会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在当时那个年代,没有高端的食材,人们常常不能果腹,却有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比如熬胡辣汤、踏菜馍、炸咸食菜、蒜面条、红薯糊涂、加了豆面的芝麻叶面条……
对于外乡人,这意味着新鲜好玩,通过作品中的描述禁不住想去尝试一下那热乎乎的、泛着柴火味儿的、让人垂涎欲滴的各色美食,也尝试一把当河南人的感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下一篇:重读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