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佛光禅寺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321

时间: 2023-11-09 14:18:32

       佛光禅寺位于河南省舞钢市祥龙谷的半山之上,原名观天院。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明代末期战乱寺院被毁。二零零三年重建,二零一五年建成,易名“佛光禅寺”。

       在祥龙谷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一些步行的人们。蹲、趴、拜、起立,再蹲、再趴……如此反复。他们磕着长头,一路朝拜。他们用身体丈量着与佛光禅寺的距离,为了心中那神圣的远方,怀揣一股巨大的力量。与他们原始朴素的虔诚相比,我顿时觉得汗颜。儿时,有一次母亲与村里人相约去临近县的一座寺庙烧香。他们凌晨出发,回家时已是深夜。那一次,母亲带给了我关于“远方”的一些想象:一座寺庙或一次夜归。那时候,我便对这些远方充满期待,就像今天这些步行上山的人们对佛光禅寺的神往,一个高贵而圣洁的理想。

       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却要拐弯而上。陡峭的山路让人心惊胆战。

       佛光禅寺大殿外,不断有磕长头的信众和游客。此情此景,我用一个并不标准的姿势在大理石上磕了一个长头,但心是虔诚的。中间是正殿,环绕着的是转经廊和那些巨大的经筒。高大的殿堂正中供奉着观音菩萨。

       据说每年的秋收过后,各地的信众从四面八方奔赴佛光禅寺,有的信众连续跪拜达数里,壮观景象举世罕见。一千多年以来,执着虔诚的宗教信徒在佛光禅寺往来不断,时常有远道而来的人们在佛光禅寺泪流满面。不能不让人感慨,这是一种怎样的抵达啊!

       当我们到达远方之后,似乎又有新的远方值得期待,这就是人生之美好所在。 

       我在佛光禅寺遇到了我们平顶山的老乡——观音菩萨。我们平顶山市是全国闻名的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是观音文化的源头。观音菩萨,是古代东方最著名的慈悲善神。在中国,观音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语所谓“家家有弥勒,户户有观音“,反映了观音信仰在中华大地普遍盛行和在民众中的深远影响。

       观世音,是佛教的菩萨名。梵文AvalokitesvAara的意译,亦译“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  “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观世音无论是传说还是小说,都说她是菩萨中的红人,不仅把她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还说她法力无边,变化无穷。《法华经普门品》中说,遇难众生只要诵其名号,即“观世音”三个字,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因此,观世音这个名字便是根据这个说法,从梵文意译过来的。观世音的名字,随着大乘佛教传人中国后,因唐太宗李世民讳“世”,只能略去“世”字,改称观音。观世音,顾名思义,就是观声音也,一般人都是“听”音,而独她能“观”音,即眼睛可当耳朵使唤。东魏有个叫孙敬德的犯人,念了观世音经即“枷锁自开,牢门自启”。临刑前他又念了观世音经,刽子手一刀砍下,那刀竟然折了三段。

       据《悲华经》上说,观世音是男性,他本是一个王太子,名叫不眗,成佛后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的左胁侍。在《华严经》中,说得更明白:童子拜观音,到了普陀山,“风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这都充分说明他是男性。不过佛经上曾说他在“普度众生”时,应机能作三十二种变化,许多佛阁中塑有“六面观音”、“七面观音”,乃至三十三面观音(亦称三十三身),以及“千手千眼观音”,都是他的变相,女像也是他的变相之一。

       到了元朝,当时皇室贵族妇女中有个叫管夫人的,经她精心策划,印刊了一本《观音菩萨传略》,从各方面证明观世音是个女性。因为佛教诸多菩萨中没有一个女性,有了女菩萨就可以扩大宣传佛法,特别是对吸引女信徒有好处。而且女菩萨能执行男菩萨不便执行的任务,如送子等。因此,在中国寺院中的观音塑像常作女像。但也绝不是说观音塑像以前就没有女的了。据记载:“女像观音造像始于南北朝。”南宋甄龙友题观世音像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又寿涯禅师咏鱼篮观音词曰:“有窈窕丰姿都没赛,提鱼篮,堪笑马郎来纳败。”就是平时我们所见的观音画像塑像,莫不多为女身,“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戴缨珞,穿罗袍,乌云盘龙髻,香环结宝明,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一副端庄秀美、慈祥可亲的女性形像。

       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的“香山”条目下,赫然列在第三位的,就是我们平顶山市的香山寺,这里才是观音菩萨布道的正所,“有着突出佛教色彩的真香山惟独于此”。在寺中的观音大士塔下,宋代书法名家蔡京手书的观音史话碑尚存,该碑字体雄浑古朴,笔力刚健遒劲。碑文洋洋洒洒,长达四千余言,详述了楚庄王三公主妙善修成正果的始末,赞扬了她矢志“拔众出苦”的美德。

       春秋时期,我们这里地属楚国版图。楚庄王的三公主妙善聪明美丽,纯洁善良,她从小吃斋信佛,一心削发为尼,妙善的这个要求,得到楚庄王的坚决反对,命她饮剑自刎,但剑非但未伤害她,反而断成了千节。于是楚庄王下令把她闷死,使她的灵魂堕入地狱。管地狱的净王念她美丽善良,使她复活于火炷山(即香山寺)。据称她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从此,她普度众生,行善天下,她能使瞎子复明,残废复全,母牛多乳,阉人生子,老女得夫,沉船获救。

       后来,楚庄王得病,在垂危之际,她不念父王前恶,挖下自己的双眼,砍下自己的双手,制成药丸,救活了父亲,使父王转危为安。楚庄王良心发现,非常痛恨自己。为了纪念自己的女儿,弥补内心的愧疚,楚庄王令天下能工巧匠为她塑造一尊“全手全眼观音像”,可是,匠人们把“全手全眼”错听为“千手千眼”了,结果就塑了一尊现在大家看到的千手千眼观音像。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广太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称:观世音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  “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发誓要以大慈大悲,普度天下众生于水火之中,超脱世人于尘世之外,于是长出千眼千手。寺院一般造型是两眼两手下,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各配所谓二十五“有”(三界中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环境,包括四洲、四恶趣、六欲天等),而成千手千眼。河南省开封市相国寺的八角琉璃殿(亭)里,耸立着一尊木雕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巨像,高约七米,全身贴金,是用一棵大银杏树干雕成的,精美异常。这座观音菩萨像,除正面两手两眼外,左右各有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各配所谓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即二十乘二,再各乘二十五,就是千手千眼,意思是:度一切众生,手疾眼快,眼到手到,毫无阻挡。

       香山寺三山并立,二龙戏珠,香山寺就是一颗宝珠。据说大、小二龙一度猖獗,直搅得方圆十里地草木枯萎,水瘦山黄,妙善公主制伏顽龙之后,连夜下山,南汲沙河,北取汝水,担水救旱,一桶清水倒出,便有一条淙淙溪流。直到山山泛绿,她才把最后一担水挑向香山寺(即火炷山)。离山五里,深沟挡道,妙善放下水担,动手架桥,桥未修好,鸡叫五更,公主匆匆回山归住,一担水留在桥边,便成了两眼水井。如今,这“一步两眼井”和“三步两孔桥”就留在了山下的石桥营村。

       另据传说,祥龙谷佛光禅寺才盖起那会儿,方圆附近,烧香拜佛的老是多,火红得很啊!可就一条不老美:寺里头缺水。要说也奇怪,别处都是风调雨顺,就佛光禅寺那一片成年不下雨,打井也打不出一点水。咋啦?谁知是香客给老佛爷、观世音烧香上供,没有龙王爷的事,龙王恼了,就把这一带的雨水给停了,把地下的水也给掐了。有一年佛光禅寺举行香火大会,人山人海,到了晌午,赶会的人都渴了,可是往哪儿弄水喝呢?有一个人从可远处担一挑水来卖,挑子才放下,几百人挤来要水喝,一挑水也被挤翻了,谁也没喝住一口水。这时候,老龙王听见乱成麻了,就扒开云彩笑了,说:“你们不能了吧?你们光巴结观音菩萨、老佛爷,叫他们给您水喝吧!”正说哩,观音菩萨拿着甘露瓶来了,说龙王:“你咋弄哩?没看这一带的老百姓都快渴死啦!”龙王脸一仰,说:  “你管我弄啥?下雨这权在我手里,我想咋下就咋下!”观音菩萨也恼了:  “你咋恁不讲理哩?你要再不下雨,咱找玉皇大帝说说去!”“去就去!”龙王刚想走,见观音还不动,看着下头老百姓直掉泪,仔细一看,观音手里拿着个瓶儿,就问:“你那瓶里装的是啥?”观音说:“没任啥儿!”龙王说:“我不信!”观音把瓶儿往下一倒:“你看有啥?”接着,轻轻拍几下,瓶里滴下去两滴水,这两滴水滴下去,一家伙就从山崖里流出两股泉眼,水又大又清又甜。龙王气得没法儿,忽一下儿就走了。

       祥龙谷一年四季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点林立,负离子含量高,珍禽异兽时有出没,奇花异草漫山遍野。原始次生林苍茫连绵,独具自然生态特色,曲径通幽,一步一景,传说动人。是集生态观光、娱乐健身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

       自唐朝开始,我国相继出现了四大名山。僧尼们居峨嵋而供普贤,居九华而供地藏,居五台而供文殊,居普陀而供观音。四大名山南北呼应,东西相望,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

  而被称为“观音圣地”的平顶山,就是在四大菩萨中影响最大的观音菩萨的老家。观音的老家就在我们河南平顶山,白雀寺就是她修行所在地,现有浇花井、吃水井,观音菩萨一、二、三号墓留存;香山寺是她修道成果之地,现有大香山寺大悲观音塔、《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石碑等珍贵文物传世。祥龙谷佛光禅寺是观音菩萨出道后的第一个道场。

  古人有诗云:“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只见佛光禅寺古木参天,绿荫蔽日,巨石森罗,峨岩林立,是惟一集山、寺、瀑、林之美于一体的胜地。

  佛光禅寺依山起势,雄伟壮观。该寺巨石盘陀,流水潆洄,老树虬蟠,飞岚滴翠;更有长廊回匼,碑石题记,雕梁画栋,亭榭相映,引人注目。

  路过感恩湖,从那湖里舀了瓢凉水喝了,顿觉甘甜可口,清凉透骨,颇有醇酒甘露之美。

  在通往佛光禅寺的石级香道,石阶上刻有莲花、荷叶或莲蓬图案。过去朝山进香者,凡见香道上有莲花等图案,均要跪拜,真是“三步一叩、五步一跪,虔诚备至。”那石级,一层又一层,一梯又一梯,接连不断,在下面望上去,似乎没有路了,但走完一段,一转弯马上又现出新的一段来。有时我回头看去,山坡就躺在我的脚下,那满山满壑、苍翠欲滴的林木,用青黛浓绿装点出青色的城、绿色的海,组成了幽静的基调。风乍起,绿漪碧涟,起伏荡漾。山上林密弯急,移步换形,头脚接踵,虽近在咫尺,笑声朗朗,往往难见踪影,愈往上走,景致越美。啊!祥龙谷,你的一泉一石都有一段那么动听的故事;你的一草一木,也都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我站在祥龙谷极顶,望着显得很低很低的天幕,似乎一伸手就可以从云屏中扯出几块云纱,而又自得刺眼,软得拿不住。谷壑幽深而又险恶,山峰婀娜而又怪异。在艳阳的照耀下,时有水蒸汽从林中升起来,是那么的纤巧清丽,幻化无穷,构成了一幅轻纱浮动的山云图,使祥龙谷奇秀中略带一点神秘,妩媚中稍添几分羞涩。这时候,我才真正领会了“一览众山小”和“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浓郁诗情。举目眺望,奇峰深壑,层层叠叠,浩浩山川,鸟鸣兽叫,茫茫林海,涛声吼啸,千般风物,万种诗情,都奔来眼底,涌于心头,凝成了高亢而激越的最强音:美哉,祥龙谷!

  祥龙谷的天,就像孩儿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碧空如洗,眨眼间,黑云滚滚压在头顶,一会儿就电闪雷鸣,山风裹着暴雨,劈头盖脑地猛浇了下来。我们快步来到佛光禅寺的亭子里来避雨。放眼望去,远山近水,烟雾笼罩,危崖奇峰,时隐时现。整个祥龙谷,云腾雾涌,似乎处于飘渺之中,好像是仙山琼阁,我们则有腾云驾雾之感。看着那浓墨泼洒的美妙图画,迎着满亭的清风,我们完全沉醉在了浓如醇酒的意境之中!

  雾散天开,乌云惊退,天色更蓝,山水更美!一道彩虹,横跨山涧,祥龙谷更有一番风情。只见悬崖绝壁上,流水潺潺,飞瀑腾空,珠花翻飞,在艳阳下映出了七色虹霓,溢光流彩。

  啊!此刻的祥龙谷啊,你多像刚刚出浴的美人,梳洗打扮一新,容光焕发,转眄流睛,顾盼生情,楚楚动人,你内在的美全都溢了出来,令人一见钟情,不酒而醉!

  当我们顺着石级继续前行时,一团云雾翻卷着向我们袭来,四周茫茫一片,我们眼前刹时成了漫无边际的雾都,在朦胧恍惚中,犹如置身于蓬莱仙境。近瞧,如棉絮平铺,连接天边;远望,几处云海上的小岛时隐时现,奇幻神秘。一阵山风吹过,那飘逸无定、若即若离的朵朵白云,追赶着、奔逐着、嬉戏着、聚散着,一会儿似异峰突起,一会儿又如茫茫平川。它似仙女们那婀娜多姿的裙裾,又像锦织缎绣、团花簇簇的玉带。它不停地飞转、升腾,你挤我撞,排列组合,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绝妙奇景,使你怎么也看不透它。停了一会儿,风起云涌,犹如波涛翻滚,更是一番奇观。神秘莫测的祥龙谷云雾呀,你把我们带入了“虚无飘渺”的“太虚幻境”。

  真是有缘,在这里我巧遇到了佛光禅寺的主持大师,他学识渊博,对观音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说:“数珠手观世音,丰腴圆润,典雅大方。高不及一米,上身微微向后侧转,装饰华丽,眉稍嘴角流露出微妙的喜悦,神情潇洒,慈悲庄严。千手千眼观世音或三头十一面观世音,都为佛教密宗所传,其他宗派大都供奉标准相观世音。标准相观世音像称‘圣观音’或‘正观音’。观世音结跏趺坐,手中持莲花(或结定印),头戴天冠,天冠中雕有阿弥陀佛像。但到了近代,我国民间所流行的多为手持杨枝净瓶的“杨枝观音”立像。观世音手中所拿的杨柳枝和净水瓶,乃普洒法雨(佛法)的意思。菩萨寻声救苦满众生愿。河南汝南《重修汝南县志》记载,当旱魃为灾,大地开裂时,观音菩萨现身,遂降甘霖。”

  佛教传入中国,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题材、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增添了新的活力。佛教经典不但刺激了文学家们的想像力,鼓舞了我国古代小说,尤其是神魔小说的创作,而且佛教中的佛和菩萨也成为我国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观音菩萨的慈悲和救苦救难的德性,对于生活在苦难中的百姓来说,无疑是精神寄托之处。因此许多人把观世音当成了拯救自己命运的救星。由于种种复杂的因素,促使观世音从佛殿中的莲花台上走下来,走上了戏台,走进了戏曲和小说天地,而被广泛颂扬。

  在我国古代,表现观音菩萨的戏曲较多。诸如《观音救父记》、《慈悲菩萨惜龙南海记》,都是传世的佳作。在这众多的戏曲中,《观世音修行香山记》中的观世音是以少女形像出现的。

       《观世音修行香山记》是元朝的作品。这部戏曲共分三十出,描述了观世音从楚庄王的三公主(妙善)成为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艰难历程:

       第一出 剧未出场    

       第二出 众友游芳

       第三出 庄王设朝   

       第四出 群臣祝寿

       第五出 命结彩楼   

       第六出 花园受难

       第七出 鬼神助力     

       第八出 贬女出宫

       第九出 从尼礼佛     

       第十出 到庵皈依

       第十一出 佛殿拂尘  

       第十二出 玄机授善

       第十三出 隆旨办斋  

       第十四出 磨房清冷

       第十五出 砍柴受苦   

       第十六出 采芹遇佛

       第十七出 修斋候驾    

       第十八出 驾至庵门

       第十九出 命焚庵寺     

       第二十出 韦驮护法

       第二十一出 押解上京        

       第二十二出 法场枭首

       第二十三出 黑虎驮尸   

       第二十四出 遍游地狱

       第二十五出 五十三参  

       第二十六出 宣经普度

       第二十七出 庄王患毒   

       第二十八出 榜招医士

       第二十九出 舍身救疾   

       第三十出 证果团圆

       这出戏是根据我国民间所传“妙善得道成观音”之说加以艺术的加工创编而成的。

  这出戏的作者,为了把佛教中正法明如来与中国的妙善公主两者统一起来,使之达到高度的融洽,令人置信,在第六出“花园受难”戏中,巧妙地安排了一个“鬼怪托梦”的情节:

  (妙善于花园草亭畔打睡,一跤放倒)(鬼上舞介)(世尊上)妙善抬头听我嘱咐,你非是他人,乃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只因发下宏愿,故投胎于楚庄王家,我今赠你木鱼一个,数珠一串,你急急辞了父王到白雀寺中修道,日后定有香山佛位。

  (旦引)一梦到南柯,醒来还依旧。睡梦之间,梦见神人,说我非别人,乃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因发下宏愿,故投胎人间。他赐我木鱼、数珠,要我精进修行广度众生。

  这种融合,弥补了印度佛教之传说与中国民间之传说之间的沟渠,使正法明如来成为中国观音菩萨,变得自然起来。

  这出戏中,韦驮菩萨并非以护法神出现,也非以观音的“未婚夫”面目出现,而是楚庄王三千御林军的“百户”官。在戏中充当了押解妙善(观世音)前往京城开斩的刽子手。

  《观世音修行香山记》终以大团圆结尾。而这种“大团圆”的出现,使得佛教天宇世界中的诸佛菩萨完全汉化起来,使佛道合于一体。一人得福,千人受禄。后妙善一家人人成佛。

  观世音的艺术形像,不但在元朝戏曲中有所塑造和反映,而且在明清的小说中,也多被写到。明吴承恩撰写的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成功地塑造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海岛观音”的艺术形像。民间视观音为惟一救苦救难的“菩萨”,故书中设想能解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困厄者,只有观音菩萨。所以,观世音在这本书中屡被请出。《西游记》中的观世音是“理圆四德、智满金身”而无所不敌的大菩萨。五行山下救悟空,蛇盘山中收龙马,伏熊怪,教化红孩,现鱼蓝救唐僧,洒甘露活宝树。她出没于道教玉皇前,周旋于神仙菩萨间,以至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得不伏地称拜,同时请她相助。

  除开《西游记》《封神演义》这样的名作之外,在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中,观音菩萨的形像是经常出现的。可以说,观音菩萨是我国文学艺术长廊中塑造得较为成功的典型艺术形像之一。

  “天下名山僧占多”,是《西游记》中的一句名言。

  《华严经》第六十八卷载:“瑟脉罗居士告善财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普陀洛迦山,彼有菩萨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行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花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善财童子……渐次达行,至于彼山,处处求拜此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这段佛经所记述,就是佛教故事中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拜善知识中的第二十八参——于普陀洛迦山参拜观音菩萨。也成为了普陀山之所以成为观世音道场的佛经依据。

  佛光禅寺是先有观音道场,后有观音佛像。而观音佛像的供奉,奠定了佛光禅寺作为观世音道场的基础。

  佛光禅寺主持大师最后说道:“今天在佛光禅寺与诸位欢聚一堂,研讨佛教的发展和观音文化,很荣幸。佛教产生于我国孔子时代,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几经兴衰,起起伏伏,在民间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的传统。平顶山的白雀寺和香山寺是四大菩萨之一观世音出生修行证果的地方,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普渡众生。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同心携力把观音文化弘扬光大,进一步提高平顶山市的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造福于民,功在千秋,利在万代。过去,由于历史上的缘由,香山寺在宣传和弘法方面力度不够,使观音修行证果的道场封闭多年,在经济发展上比较缓慢,与普陀山相比,有着很大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把香山寺的观音文化宣传出去,一定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信徒都会来寻根问祖,共同探讨和推动观音文化的发展。最后,祝愿大家得以诸佛菩萨的洗礼,让我们的心灵如祥龙谷的山泉一样清洁无垢,滋润大地的一切众生。”

  啊!佛光禅寺,我被你那神奇迷人的魅力所征服,我被你那浓厚的观音文化氛围所陶醉!当我依依不舍地与那位博学多识的佛光禅寺主持大师握手离别的时候,我的心、我的魂儿却丢在了佛光禅寺那温馨的怀抱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雨后祥龙谷

下一篇:指甲花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