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蚕乡习俗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816
时间: 2023-09-07 08:13:10
金秋时节,我们《文艺界》采风团一行13人到鲁山蚕乡采风创作。在河南省鲁山县革命老区乡镇下汤镇袁桥村,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道道河流绕山间,一个个桑园山腰缠,一片片柞林绿满山,一只只蚕儿织锦卷。绿水青山之间,伫立着“红二十五军途经地”等红色路牌。红色精神传承和绿色生态发展在这里汇聚,呈现出红绿交相辉映的山乡壮美景象。
曾经以“小满蚕满坡,辫子结茧壳”“男女会络经,村村梭子声”而著称的鲁山传统养蚕业,如今又成为老区人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生的蚕桑文化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味与遐想。她与农耕活动息息相关,“家家儿女忙蚕事、墟里处处机杼声”;她与儿女情长密不可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是闺怨别绪的自然流露,“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她是乡村田园的闲情逸致,“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她是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她是兵燹匪接生灵涂炭的乱世写照,“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蚕自古被尊为神虫,历朝历代不同地域的民众都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供奉蚕神,祈求桑柘繁茂、蚕丛丰熟、衣食无忧。
燕兆平场长向我们介绍说:近些年来,我们深入挖掘蚕桑文化的内涵,不断提炼精华,努力提升品位。一是打好民俗牌。深入探寻我县蚕桑文化历史渊源,在蚕桑旅游村和蚕桑观光园区倡导恢复古代流传的祭祀“蚕神”、“蚕娘娘”等蚕桑民俗活动。二是树起保护牌。竭力将“金蚕之乡”及其相关的蚕桑文化要素整理打包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力求发挥更大的资源效能。三是擦亮文化牌。充分利用“仙女织”这一举世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顺藤摸瓜研究论证鲁山在蚕桑生产、丝绸发展、丝路源起、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建立完整体系。四是铸造效益牌。加强市场运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广泛开办“蚕家乐”,系统开发蚕桑旅游纪念品,通过策划包装、科学营销,进一步丰富蚕桑文化内涵,不断增强蚕桑文化的吸引力。
燕兆平说:蚕桑文化肇起于农耕,是农耕文化的最重要的精华部分,是农耕文明最重要的特质之一。相传上古时代,黄帝的妻子嫘祖在渔猎之余发明了桑蚕,便带领妇女栽桑养蚕、缫丝织帛,解除了人们的冻馁之苦,后世尊她为“先蚕娘娘”,成为名副其实的“蚕神”。据各方面考证,5000年来蚕桑作为我国广大乡村普遍开展的农耕活动,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不断繁衍壮大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先后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先秦时期,蚕桑生产即达到较高水平,丝织品已优于其他农产品率先迈入商贸领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表述商品交换“抱布贸丝”的词句。
进入汉唐以后,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以中国为主体的国际丝绸贸易活动空前活跃。以张骞出使西域为起点,先后形成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水域的南北两条“丝绸之路”,中国丝绸通过海陆通道大量出口,商贸活动差不多遍布全球,使我们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文明古国在世界上出尽了风头。千百年来,蚕及蚕桑文化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我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图腾和农耕文化的重要象征。历经两千年沧桑,褒奖蚕和蚕农的“仙女织”现身有史以来以农耕为本、秦汉之际桑柘遍地的鲁山,充分印证了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与蚕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情结,使我们借助蚕桑文化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的特质成为可能,更为我县着力打造“金蚕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9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正式进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遗产的内容除了包括种桑、养蚕、缫丝等一系列环节的生产工艺,还包括有由此衍生的各类相关民俗活动。
2000多年的养蚕历史,让中华大地形成了包括口头文学、民间信仰、人生礼仪、节日庆典、民间工艺等各方面内容的一系列传统民俗,是独特的区域性文化形态,并一直得以传承。中国养蚕习俗中有拜蚕神、点蚕花火、点蚕花灯、扫蚕花地、烧田蚕、轧蚕花、关蚕门、开蚕门、育蚕禁忌、蚕花廿四分等。
1.拜蚕神。
蚕农称蚕神为“蚕花娘娘”。从前的蚕乡,到处都有小庙供奉“蚕花娘娘”,一进腊月,香火更旺,蚕农们纷纷去叩拜。腊月十二为蚕花娘娘的生日。这一天,“拜蚕神”活动达到了高潮。蚕农们纷纷在各自家中焚香点烛,备上大鱼大肉,供奉起“蚕花娘娘”的塑像或“马张”(一种印有马头娘的木刻像)。
2.点蚕花火。
旧时,年三十夜里吃过年夜饭,养蚕人家的女主人须在家中的神龛中点上一盏油灯,有的人家则点上一支红蜡烛。这灯和蜡烛说要点到大年初一的早上为止,以示尾红到年头年年红火之意。
3.点蚕花灯。
吃罢年夜饭,小孩子们便兴高采烈地提着大人为他们精心制作的西瓜灯、兔子灯、鳌鱼灯,灯中点燃一支蜡烛,三五成群,在村前村后田头地角到处奔嬉,嘴里还纷纷唱着一首儿歌:“猫也来,狗也来,搭个蚕花娘子一道来。”一面跑一面唱,最后都跑进了各自的家里,带回了幻想中的“蚕花娘子”,带回了全家人的新年希望。
4.扫蚕花地。
正月初一早上,蚕妇扫地必须从门口往里扫,俗称“扫蚕花地”。因为年三十夜里点过“蚕花火”“蚕花灯”,家中沾上了蚕花宝气,故扫地须从外往里扫,以确保蚕花宝气不出门。
5.烧田蚕。
大年三十夜里或正月十五夜里,村民用稻草、竹苇或其他柴火扎成小束,点燃后高高举着在田埂上到处奔跑,还不时地把手中的火把掼上掼下,在黑暗的夜空中划出点点流星,煞是好看,此俗名“烧田蚕”。据说,烧田蚕时还要唱一种名叫《烧田蚕》的歌谣,由请来的民歌手演唱。
6.轧蚕花。
清明前后,镇上和四邻八乡的蚕农全都纷纷赶往山里的大小庙宇烧香敬拜蚕神,去烧香的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在头上戴上一朵用彩纸或绢制的小花,名为“蚕花”。女的将蚕花插在鬓边或头发上,男的则插在帽檐上,远远望去,成群集队的蚕农头上一片蚕花,故此俗以“轧蚕花”为名。
7.关蚕门。
每逢蚕月,蚕户家家大门紧闭,日常生活均改从边门进出,并在大门上张贴写有“育蚕”“蚕月知礼”的红纸条,有的还在大门旁边插上一些桃枝,或者在门口打上梅花桩,并用稻草结成网状以示禁区。谓之“关蚕门”。关蚕门后,亲邻遂不相往来。
8.开蚕门。
蚕熟茧成后蚕禁减除,蚕农重开大门,亲邻之间重新往来,相互慰问,互赠茶点,共祝丰收。此俗谓“开蚕门”。开蚕门时,忙了一月的蚕妇蚕姑互相串门,有吃烘豆茶打茶会之习俗。
9.育蚕禁忌。
蚕农为求蚕花丰收,禁忌颇多。平时语言忌讳“鼠”“僵”“亮”“扒”“伸”“冲”等。并忌用破匾养蚕、忌生人进蚕房、忌戴孝人进蚕房等。
10.蚕花廿四分。
这是一句在蚕乡通用的一句祝福语。乡间认为,农作物的收成总共为十二分,廿四分则为两倍,取双倍丰收之意。
蚕乡在清明时节还要举办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蚕花会。蚕乡居民在每年清明夜开始设祭,进行襄白虎、斋蚕神等活动,期间要烧香祈蚕,抬着蚕花轿出巡,妇女、孩童沿途拜香唱曲,汇集蚕花庙,俗称“蚕花会”。“三月三、庙门开,乡下蚕娘出门槛,东亦逛、西亦颠,轧朵蚕花回家来。”一首民谣唱出了当时的盛况,生动地再现了鲁山养蚕人的生活。
蚕花会期间,蚕乡妇女们烧烧香,祭祭蚕神,或添置一些蚕具、农具和日用品,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很特别的民俗活动,那就是在庙里烧过香之后,还要到土地庙前面的水潭里洗洗手,俗称“洗蚕花手”。据说,在那里洗过手以后,养起蚕来就特别顺手,蚕也会无病无灾。
清明节这天,蚕乡各地的蚕花会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也会拉开帷幕。古韵依旧的蚕花会吸引当地成千上万乡民前来“捧场”。传统手工缫丝、土布机织布、高杆船表演等一个个具有蚕乡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成为一大盛会。
很多蚕农为了赶赴盛会,天蒙蒙亮就徒步出发了。如果是在水乡的蚕花会,那么更具特色。蚕神娘娘船、缫丝船、蚕凳龙船和拜香船让人大开眼界,摇快船比赛更是让乡民们齐声呐喊,而压轴戏高杆船表演则把盛会推向了高潮。由年轻女子扮演的貌美如仙的“蚕花娘子”在数万蚕农的簇拥下,沿街播撒蚕花。一时间,人们欢声笑语,场面热闹非凡。
据民俗文化人士介绍,鲁山是著名的蚕乡,也同样有着这些与蚕有关的民俗。所以在敬奉蚕神方面现在还有这个习俗,鲁山多地仍然保留着这个民间信仰场所。蚕乡的人们长期以来信仰蚕神,以为冥冥之中总有一位神灵主宰着蚕桑生产。蚕神也不止一个,比如嫘祖西陵氏,织女、马头娘、蚕姑、蚕花五圣、蚕丛青衣氏等,都被人们信仰过,而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蚕花菩萨”。鲁山人信奉的以织女与嫘祖为多。
十分有趣的是,这些祭祀的名称中大都离不开“蚕花”二字。蚕花,是当地蚕农自己制作的一种纸花或者绢花,人们常常把它当做蚕神的象征物,并用它来命名相关民俗活动。比如蚕事开始,蚕农祈求蚕神保佑的仪式叫作“请蚕花”,仪式中有“接蚕花”,象征蚕事兴旺,蚕神诞辰要过“蚕花生日”,蚕事完毕则将新茧、新丝呈献于神灵前,称为“谢蚕花”。到了清明节,这里的许多地方都要举行以祭祀蚕神为中心的庙会,俗称“轧蚕花”。
民间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鲁山,在这里留下蚕花喜气。谁能脚踏鲁山地,谁就能把蚕花喜气带回家,保佑蚕桑生产丰收。为此,每年清明节,远近蚕农,特别是蚕娘们都要争相上鲁山,到蚕神殿烧香礼拜,到处走一转,轧轧闹猛。
蚕乡的婚姻礼仪中也渗透进了蚕桑丝织的文化元素。结婚仪式上要送蚕花、点蚕花、讨蚕花蜡烛、撒蚕花铜钿、经蚕肚肠、送桑树陪嫁。特色产业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生活样式。这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弥足珍贵,对于它的传承与保护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鲁山多地拜蚕神风俗仍在。人们为了蚕桑生产祈福,兴起过许多蚕神拜祭的民俗。“门外桑田青不断,大家争拜马头娘”就是当年蚕花会的盛景。
过去鲁山这里有一座蚕姑庙,是在后来重建的,神龛里供奉着两尊神像。村民说,正中供奉的是蚕姑娘娘。村里人一般先去拜祠堂里的祖先,再来蚕姑庙拜蚕姑娘娘。大约300年前,这里的族人从外地迁来,一直有拜蚕姑的习惯。现在每逢过年过节,以及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村里家家户户还会在家里焚香摆供,祭拜蚕神。
蚕姑庙大门两侧,有“风调雨顺歌丽日,国泰民安颂华年”的对联,里面的神案上早晚还有香火供奉。墙上留有“马氏蚕姑娘娘”等用毛笔书写的神位。据老人们说,蚕姑庙有200年历史了,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去祭拜。
蚕姑庙的神位上,居中以毛笔写着马氏蚕姑娘娘的名字,两侧还写“起眠逢日午,大熟遇天晴”的对联。“起眠”指蚕成长中的生理变化,蚕农根据这个变化掌握下桑叶的量:“大熟”指蚕结茧的天气,此时天晴则丝的质量就非常好。
鲁山的蚕神祭拜见证了当地蚕桑叶的发展。在清代,很多村都有蚕姑庙。祭祀蚕神目的是保佑桑蚕业丰收。民俗是约定俗成的,神崇拜深受当时的产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蚕姑娘娘是蚕乡人们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中祈求丰顺而产生的。
蚕花会依托蚕桑文化,复原了众多蚕乡民俗。游客清明假期来到鲁山可以参加以下民俗活动,体验蚕乡历史悠久的文化。这些民俗都化身旅游体验活动,游客可以参与。
1.湿地湖泊放鱼苗,保护渔业与水资源。清明节,鲁山昭平湖也举行主题为“丰富渔业资源,养护生物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游客来到昭平湖时,可以放一勺鱼苗到湖里。通过这个活动促进渔业资源的发展,维护水域生态平衡。
2.观赏蚕宝宝,亲手喂蚕宝宝。游客可以观赏了解蚕的一生,尤其是小朋友可以学习蚕的知识,还可以体验亲手喂蚕。
3.轧蚕花,祈盼蚕桑丰收。游客手拿一束蚕花,扎在稻草上,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收获美好的寓意。
4.恢复射柳习俗,一起玩投壶游戏。射柳与投壶都是清明的传统项目,游客可以挽弓,在百步以外,射断柳条。投壶就是游客把箭拿在手里向壶中投去,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5.踏青牛郎织女文化园,荡秋千体验民俗。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牛郎织女文化园新建了不少秋千,游客可以像古人一样荡秋千玩乐。
6.体验手摇缫丝机,体验缫丝过程。游客在文化园,可以体验传统的缫丝过程中,明白剥茧缫丝的传统含义。摇动仿汉代的木制缫丝机,看着蚕丝从茧中抽出,缠绕在纺轮上。在漫长的养蚕劳动中,勤劳聪明的鲁山人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姿多彩的各种蚕文化习俗,人们在过年及婚丧嫁娶中都有和蚕有关的习俗。
大年初一不开大门,只走大门旁边的小门,谓之“关蚕花”,这样新的一年养蚕都会丰收。腊月十二相传是蚕花娘娘生日,此日农村家庭主妇必做手捏南瓜圆子,称捏宝宝圆子。因为当地叫蚕为蚕宝宝。
过去鲁山本地老人过了六十岁,就可以为自己置办好棺材,称为“做茧”,老人把为自己准备的棺材称为“茧子”。把人去世比喻为蚕做茧子,将来还会像蚕一样化蛹成蝶,破茧重生。先民们千百年来在养蚕过程中悟出了豁达,淡泊生死的乐观的人生哲理。八十年代末随着火葬的推行,这个风俗现在已经没有了。
在丧礼中,逝者子女有为逝者”照蚕花“的习俗。去世者按先媳妇后女儿的顺序,分别拿一碗插在米里的蜡烛(两支),从逝者头部照起到脚,再从另一边脚照到头部,然后媳妇的那碗蜡烛放在灵台上,出嫁女儿的那碗蜡烛拿到屋外房檐下,进大门的踏步石边上。之后逝者就大殓进棺材了。所以懂这个习俗的人只要看见门口有几碗蜡烛,就知道逝者有几个女儿,而且知道马上棺材就要抬出来了,会让自己家小孩子回避,以免有什么犯冲。来吊唁的人凡用篮子带丧礼物品来的,他们回去的时候空篮子里有半截点过的蜡烛,称为“蚕花蜡烛”,是为来吊唁的亲戚养蚕讨彩头的。
诗人艾青曾说:“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地处豫西的鲁山县,蚕桑既是历史底蕴厚重的传统产业,也是新时代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产业。
“蚕宝宝”吐丝生财,废桑枝生出菌菇,蚕桑宴带动旅游,丝绸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近年来,鲁山县围绕蚕桑构建全产业链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拓宽乡村振兴的“丝路”。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深秋时节,我们来到鲁山县蚕桑产业园,微风轻轻吹过,泛起片片碧波。
因土壤气候宜桑宜蚕,鲁山自古就是蚕桑之乡,据《鲁山县志》记载,鲁山栽桑养蚕已有千年历史。
“近20年来,蚕桑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发挥桥梁作用持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成为鲁山县生态经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燕场长说。
栽桑养蚕,在我国的农业生产经济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长久以来,人们对于蚕的神化崇拜是既深又广。传说,远古的时候,鲁山的深山沟里一个小庄子上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父亲被征召从军多年,女儿在家里十分想念自己的父亲,就对家里饲养的白马说:你若能将父亲找回,我就做你的妻子。白马一听,仰头长啸,挣脱缰绳,撒开四蹄,扬长而去。没过几日,白马便驮着风尘朴朴的父亲回到了家乡。父女相见万分喜悦。但女儿却只顾得高兴了,把事前对白马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不仅如此,待女儿将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父亲后,父亲一怒之下将忠心耿耿的白马给杀死了,并将剥离的马皮晾晒于大门之外,作为女儿不仅不为此后悔,而且还在晾晒的马皮面前唱歌跳舞。谁也没有想到,此时一阵大风袭来,马皮竟然趁机将女儿裹着飞的没了踪影。
后来,人们在这对父女家门前发现了一只白皮裹着的蚕宝宝,大家笃定以为这就是忠心耿耿的白马与这家美丽女儿的化身,于是大家便把这只通体透白的蚕宝宝拿回家去饲养。从此以后,人们就奉此女子为“蚕神”,美其名曰“蚕花姑娘”,并将其意想为一个美丽的女子骑在一匹英俊的白马背上,手里捧着一盘雪白透亮的蚕茧。再后来人们又根据这意想的“蚕神”形象塑造成像,供奉于家中或庙宇之中,以求年年养蚕顺顺当当大丰收。
传说是很美丽的,养蚕是有讲究的,稍不注意就可能养不好,甚至“全军覆灭”。燕场长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常讲的关于一些养蚕的讲究。比如:幼蚕初生时,蚕室必须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将四处门窗敲打一遍;蚕室内一般不得有小孩的哭闹声音,不能有刚生完孩子的妇女进入,不得焚烧有怪味的皮毛等杂物;三四月份养蚕的时候,一般养蚕人家要红纸贴门,邻里之间最好是不来回走动,生人则更不得随便进入蚕室,等等。
这些讲究或者说是禁忌看起来有点迷信的意思,其实不然,这些都是蚕农们长期养蚕积累的经验,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养蚕特别是幼蚕不能近风日晒,最怕忽冷忽热,最宜洁净安静,最喜温湿适中等等;三四月份养蚕的讲究也是如此,因为三四月份的时候,风特别多且大,邻里之间不相互往来,主要是怕带进风来引起蚕茧感冒,生人不得进入蚕室,主要是怕带来病菌引发蚕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好优美动听的蚕乡风俗啊!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