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 作者: 孙臣付
  • 编辑: 宋颂
  • 来源: 未知
  • 点击: 1585

时间: 2023-11-22 17:16:11

  我家的老屋消失二十多年了,在睡梦中总在眼前晃动。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家住颍汝灌渠北岸的襄城县双庙乡岗孙村。我家的老屋是一所普通的三间农舍,始建于1976年初。当时我正在上高中,星期天和节假日亲眼目睹并参加了建房劳动。家里经济困难,央人建房管不起饭,总是全家老少齐上阵,按照农村建房的程序一样一样接着干。父亲和我哥俩拉土脱坯、垛墙、劈墙、垒砖,一天下来累得腰疼腿酸,精疲力尽。母亲也不甘示弱,负责烧茶、做饭,做好后勤工作。建这所里生外熟的砖瓦房真没少下劲,打好根基后,垛了三次墙,包了三次砖,每次需要干两三天时间。房子建到上梁、叠脊扣瓦的关键环节,必须请工匠帮忙。因为扣瓦技术要求比较高,如若扣不好,房子建成后遇到下雨天就会洇里子或漏雨。父亲无奈,才请村里一位木匠和几位泥水匠帮助盖房。我家建的这所里生外熟的砖瓦房,先后盖盖停停,持续了七八个月才算建成。当时,在我们村还被人们传为佳话。不少人说,这一家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建一所房子,真是了不起。有了新房,我哥也结婚成家了。

  1982年冬,我准备结婚,家里没有新房,父母发了愁,哥哥伸出援助之手为父母分忧,主动提出搬入家里一所旧房住,把这所砖瓦房腾出来让我做婚房。

  哥哥高风亮节,连夜搬家,帮助我打扫收拾房间,首先用白石灰和成浆,把屋内墙壁重新粉刷一遍,刷得洁白如雪;其次用细铁丝横竖拉成方格型,上面铺一层浮棚纸,搭得平平展展;其三,我哥发挥了能写会画的特长,画了一幅“迎客松”和“梅、兰、竹、菊”四扇屏,公公正正地贴在堂屋最高的墙壁上;四是将东间耳房墙壁上掏了一个半尺多高、二尺多宽的长方形小洞,用白纸裱糊后作为简易书架,方便我存放书籍。哥哥独具匠心,屋内布置得非常美观。仅此,那时我已经很满足了,感谢我有这样一位好兄长,他对我太好了,使我终生难忘。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老屋陪我走过了18个春秋,我结婚生子,进城参加了工作,家庭和睦,日子越过越好!

  2000年夏季,连降大雨,下的村里坑满、沟平,一片汪洋,老屋上棚坍塌,实在不能住了。我果断拿出多年的积蓄,购买建筑材料,扒掉老屋在原址上建了一座两层小楼房,直到现在进城住进了商品房。想想过去,看看现在的变化,真是不堪回首。当年的老屋已成为我思念家乡最好的记忆。

  老屋不仅是我成长的乐园,也是我人生经历的见证。四十多年来,我无悔人生,执着追求,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带着田间晶莹的露珠,带着乡野清芬的泥土,从老屋走来,一路艰辛,一路豪迈,一路高歌;不忘初心,笔耕不辍,出版了作品集《小溪之歌》《岁月印记》。不仅获得许昌市职工自学成才奖,还当选为政协襄城县委员会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2015年12月11日,被河南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终于圆了我的作家梦。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襄城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宋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空中”的小草

下一篇:曾经的文学青年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